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虚拟化/云计算IBM的公有云野心 Softlayer能否挑落AWS?

IBM的公有云野心 Softlayer能否挑落AWS?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2013年亚马逊、微软、IBM等几大国际巨头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联合本地IDC等形式将公有云引入中国,并首先在2014年揭开了价格战的大幕,如今中国公有云市场已经形成“中外混杂、豪强林立、群雄并起”的局面。

作者:张桂林 来源:比特网 2014年6月5日

关键字: IBM 公有云 Softlayer AWS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6月05日 新闻消息:2014年已经过去一半,回顾过去半年云计算市场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公有云”。2013年亚马逊、微软、IBM等几大国际巨头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联合本地IDC等形式将公有云引入中国,并首先在2014年揭开了价格战的大幕,如今中国公有云市场已经形成“中外混杂、豪强林立、群雄并起”的局面,刚刚兴起的中国公有云市场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新的红海。

根据Forrester Research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910亿美元;2014年Forrester预计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为720亿美元。公有云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吸引国际巨头和本土厂商参战公有云的一个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犹如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有的是为了开疆辟土,而有的却是为了守住江山,面对市场带来的机会,公有云玩家不同的角色和立场,也决定了其在公有云中能够走得多远。

中国的公有云江湖

如今国内公有云市场门派林立,但如果按照企业属性大致能分为以下几类:以亚马逊、微软、IBM为代表的、已经在国际上有着成熟公有云体系的国际云计算巨头;以世纪互联、首都在线、光环新网、网宿科技等为代表的IDC服务商;中国电信、移动等传统通讯运营商;IBM、惠普、华为、曙光等传统IT基础架构提供商;以及阿里、腾讯、百度、盛大、金山为代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如果按照进军公有云的目的来划分,这些玩家其实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为了扩大市场,一类是为了转型。亚马逊AWS、微软Azure、IBM Softlayer属于前者,由于政策所限,这些厂商需要借助本土厂商的力量将公有云引入中国,抢先一步跑马圈地;而IDC、运营商、传统IT设备提供商、互联网公司则需要借助云计算实现企业转型,因为云计算带来了让这些厂商重塑市场格局的新机会,同时云计算也让这些ICT、互联网企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然,还有一种更加简单的分类方法,就是国际和国内,这样的划分虽然简单粗暴,但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国际巨头已经具备成熟的用户群体和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人才和资金雄厚;但劣势在于国际企业进入中国往往出现“水土不服”,难于保证和国际接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在价格上也无明显优势;而国内厂商则要更接地气,更加善于打价格战,但是技术实力还有差距,产品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成熟的生态系统和用户群体。

可见,刚刚起步的中国公有云市场在不同角色玩家的参与下已经快速形成了一个纷乱的江湖,目前来看,市场格局还未明朗,俗话说,乱世造英雄,也正是这种不明朗的市场,才潜藏着更大的市场机会。

IBM的公有云野心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诸多公有云的竞争中,IBM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笔者将IBM同时归类于两种不同的角色:这家百年老店既需要通过云计算来实现企业转型,也希望将已经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公有云引入中国,这两者之间有个重要的纽带,就是Softlayer。近日,IBM宣布其在香港新建的SoftLayer数据中心正式对外营业,也由此开启了SoftLayer在中国发展时刻。

首先来看IBM的转型。

自2007开始,IBM开始了自家的云计算之路,也开始加快向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价值”业务的转型之路,巨额投资、收购、剥离低价值业务是IBM的主要手段。在投资上,IBM每年投资超过60亿美元用于研发;在收购方面,2007年以后,IBM已经投资超过70亿美元用于收购,其中40亿美元用于SaaS方面的收购,20亿美元用于收购我们所熟知的Softlayer。

2014年,IBM再做惊人之举,将x86业务全盘出售给联想,看似这一举动和当前互联网时代的“x86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实则对于IBM来说,转型中的重要一步就是剥离低价值的传统业务,而集中精力从事新兴的高价值业务——这和历史上IBM出售PCD业务、逐渐弱化硬件的占比、转型软件和服务的做法实际上是一脉相承。

在今年召开的IBM论坛2014中,IBM明确提出了“IBM即服务”的转型方向,未来IBM的业务重心将是“CAMS”,即云计算、大数据及分析、移动、社交。在云计算方面,IBM公布了围绕Softlayer的一系列举措:投资12亿美元在全球将云计算数据中心拓展至40个;投资10亿美元,用于发展业界独一无二的PaaS,这是一个可以将IBM任何软件产品与服务可以供开发者随意调用的,高速、自动化、开放的平台。

借云计算实现转型将是未来IBM的核心战略之一,IBM认为,云计算的未来是混合云,作为混合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云自然也就成为了IBM所追逐的对象。

再来看IBM的公有云布局

实际上,IBM在云计算版图中的优势在于企业私有云,其对手寥寥,堪称企业私有云市场的领导者。这要归功于IBM有着完善的企业级软硬件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和生态系统,包括Power Systems、主机、存储、Websphere、SCE+企业托管云平台等等;当然,IBM在私有云市场的成功还离不开其业界领先的咨询和服务能力、以及多年积累的成熟用户群和品牌口碑。

据统计,迄今为止IBM已经在云计算领域拥有1560多项专利,已经在超过100国家开展了5000多个私有云和混合云项目,财富500强中前25中的24家企业依赖于IBM的云解决方案。2013年,IBM的云计算收入为44亿美元,比2012增长了69%,通过“以服务方式”实现的云销售额翻了一番。

虽然IBM已经构建了企业私有云的帝国版图,但是相比之下,IBM在公有云上的步调要晚了一些。或许是IBM太注重企业私有云的投入,而忽视了公有云,或许是全球公有云发展的步调相比私有云更慢了一些,总之IBM并没有搭上公有云的第一班车,结果造就了一个公有云巨头的诞生,也就是AWS。

当IBM开始重视公有云的时候,全球公有云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寡头时代:据Gartner在2013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亚马逊AWS的市场占有率是其他14家主要公司总和的5倍(当然中国市场具有特殊性,和国际市场完全不同),在公有云市场已成气候;Rackspace、saleforce、Google、微软等公司也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在收购Softlayer之前,IBM在公有云方面可以说是表现平平,也没有像其私有云那样明确的发展战略。

历史上IBM并不是一家甘于落后的公司,在瞄准公有云市场之后,IBM并没有选择在这个寡头时代慢慢培养自身的公有云业务,小火慢炖来的太慢了,并非明智之举,于是,IBM祭出收购法宝,2013年6月,IBM以20亿美元的代价将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商Softlayer纳入囊中,迅速补充了在公有云上的实力。Softlayer在全球有着13个数据中心、10万多台服务器,在全球140个国家有超过21000个客户,这对在公有云领域雄心勃勃的IBM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SoftLayer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在世界各地以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式建立数据中心。每座数据中心都能够提供相同的全自动化的服务组合,并拥有将所有数据中心连接到一起的专有、安全的网络。这位SoftLayer带来了性能方面的优势。据了解,自2013年的收购至今,SoftLayer已经为4,500多个新云计算客户提供服务。

收购Softlayer也让IBM参与中国公有云的混战底气更足。受中国政策所限,国际公有云厂商需要借助本土厂商的力量才能“曲线”落地中国,比如AWS联合北京、宁夏政府,微软Azure联手世纪互联。IBM在中国的公有云步调并不慢,2013年7月,IBM联合中国IDC服务商首都在线共建公有云平台,12月,IBM又联合中国最大的IDC服务商首都在线建设公有云,两次合作均依托于IBM SCE+(现已更名为CMS),其定位是高端的云计算用户,如制造、零售、金融和GIE企业等,它和AWS等公有云提供商的业务并不重叠。而面向更加广泛的用户、和AWS等直接交锋的,IBM就要仰仗Softlayer了。

为了让Softlayer更加贴近中国用户,IBM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区建设三个数据中心节点,一个在香港,如今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中国内地数据中心最终的选址将在Q3最终确定,以上海为中心,不超过2.5小时的行程,而Softlayer的中文站点也将于今年6月底、7月初上线。

看来,IBM虽然在公有云布局上晚了一步,但是已经卯足了劲头,打算全力以赴了。

IBM+Softlayer能否在中国挑落AWS?

就像一家厂商进入企业IT市场无法避开IBM一样,IBM大举进军公有云也无法避开AWS,双方必然会有一场正面的战争。虽然IBM已经开足马力,AWS依旧是面前的一座大山,想要越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IBM也有着不少的优势,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一下。

首先看落地的情况。AWS采取了前店后厂的模式,数据中心落户宁夏,前台运营在北京,网宿和光环新网提供IDC和CDN。中国区域将是亚马逊AWS在亚太地区的第4个区域,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第10个区域。中国地区有限预览将于2014年初开始,一批中国客户和在华运营的跨国企业客户将被邀请开始使用AWS中国区域的服务,在AWS的云服务平台上开发和运营他们的应用。

也就是说,AWS的中国数据中心同样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建设才能投入使用,这和IBM Softlayer的情况差别不大,双方目前为中国用户提供的还不能算是完全本土化的云服务。我们知道,国际厂商想要在中国“吃得开”,本土化是关键的一步,这其中涉及平台在中国的落地、本土化的研发、技术、运营和服务团队,否则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再者,无论是AWS还是Softlayer,在中国还都缺乏像国际上那样丰富的案例和经验,能否在保证和国际接轨的产品、安全性、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要贴近国内用户的实际情况,是两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在本土化方面,IBM要更有优势一些,毕竟IBM云计算已经根植中国多年,在北京、上海有着现成的研发中心和大量的技术人员,也有着大量在中国的云计算实施案例可以借鉴,当然也有着雄厚的中国本地客户基础。更大的一点区别,IBM在中国还有着庞大的GBS、GTS业务部门,能够提供一条龙的咨询、实施和服务,这些都能够成为促进IBM公有云在中国落地的有力因素。反观AWS,虽然在国际上一枝独秀,但历史上亚马逊似乎对“中国化”并不擅长,其电商业务在中国表现平平,远不及土生土长的阿里和京东——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但不免让人质疑亚马逊的本土化能力。

再看AWS和Softlayer的定位。很多人认为AWS更适合广泛的中小企业市场,而自诞生就定位企业市场的Softlayer要更加“企业级”,原因在于亚马逊本身是一个电商和零售公司,难以获得企业级用户的信心和认可。笔者对此稍有异议,两者的最大差异并不在于此。获得企业级用户认可的因素有很多,但排在前面的无外乎合规性、安全性和服务可用性,AWS EC2服务的SLA同样可以达到99.95%(IBM的SCE+也是),AWS在国际上获得了大量初创企业的青睐,也获得了NASA、CIA、美国国务院、纳斯达克,以及西门子、辉瑞等大型客户的认可,可见AWS并非不“企业级”。

笔者认为,两者的差别不仅在于对中国企业级市场的了解程度,还在与对企业公有云市场投入的程度以及价值观的问题。首先看AWS,亚马逊业务中最为核心的还是电商和零售业务,也是其最大的利润所在。AWS自诞生之初所秉承的原则是快速扩展服务和较低的利润,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虽然AWS发展迅速,在亚马逊整体业务中占比越来越多,但公有云所带来的利润并不丰厚,在微软、Google等厂商参与的价格战作用下利润被进一步削弱,故而AWS很容易出现“叫好叫座但不赚钱”的局面,导致亚马逊并不能放手将大量投入押宝在AWS上。

IBM并未参与公有云的价格战,因为历史上IBM并不是打价格战的好手,它希望通过“高价值”来吸引客户,而不是价格。IBM认为,企业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一种随需购买的IT资源方式,而是推动业务创新与转型的重要推动的云计算,这就是“高价值云计算”。在IBM看来,Softlayer提供的公有云服务能提供更高的性能、控制和灵活选择度,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适合企业级环境,结合IBM在企业市场的经验,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而IBM对于云计算的态度则像是孤注一掷,将公有云的未来押宝在Softlayer上,不惜重金投入,云市场的成败决定了IBM能否摆脱转型期的阵痛,蜕变为一个全新的IBM,所以能够肯定的是IBM将不遗余力的继续投资,而长期稳定的投入无疑能给企业客户更强的信心。

最后再从产品技术层面进行一下比较。

首先看性能。从很多企业用户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公有云的性能并不抱太高期望,虚拟机技术、网络带宽、I/O等都是制约公有云性能的因素,因而他们并不希望把要求性能的应用搬到公有云上——但性能终究是他们选择公共云的一个考量因素。对于AWS和Softlayer的性能,2013年3月14日《信息世界》中的一篇文章“云评论:对8个公有云服务的测试”(作者Peter Wayner)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SoftLayer的速度比Amazon EC2小实例情况下快近10倍,比Amazon的高CPU模式快约30%至40%。SoftLayer对于高I/O工作负载的性能比同类AWS实例高出50%以上;该公司的网络性能经常高居第三方进行的公有云性能调查的榜首,而且它的全球专有网络为内、外部数据中心通信提供了安全的“点对点”连接。

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AWS和Softlayer也有着一些差别:AWS仅提供了一套非常有限的虚拟服务器,内存、CPU和存储器的变化余地都非常小,而SoftLayer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其中包括裸机专用服务器、虚拟共享服务器、受管理的私有和公有云、存储、网络、管理服务等等,而且全部可以迅速地从网上供给。客户可以按他们需要的方式开始或增加服务,付款方式可以按小时或按月计费任选。此外,Softlayer提供了超过2000个可编程接口(API)以及数百个硬件和网络配置,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灵活性,能够混合虚拟和专用服务器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负载。

看上去,Softlayer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产品及服务的灵活度上要优于AWS,再将IBM的本土化优势、对企业市场的了解程度、对云计算市场的投入程度以及价值观等因素考虑进去,至少在中国市场,IBM Softlayer具备了和AWS正面过招的实力。至于结果,还要看双方进一步的策略和布局,毕竟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有着太多的不同,这两大公有云巨头的本土化进程中还有着太多的未知数。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