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赵效民 来源:ZDNet【原创】 2010年7月29日
关键字: 大型机 IBM zEnterprise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我们已经知道每个MCM模块含有6个PU和两个SC,那么它们具体的设计又是怎样的呢?其实这才是zEnterprise 196的真正精华所在。
PU的结构图,它其实是一颗4核CISC处理器,其中MCU为内存控制单位,CoP为协处理器,共两个,用于数据压缩与加密处理,每个CoP都是一颗双核处理器。在缓存方面,每个PU有两块L3缓存,各为12MB,共24MB,类型为IBM引以为荣的eDRAM,最高可同时为每个核心提供高达160GB/s的数据带宽
每个PU核心的结构图,每个PU核心包括一个指令序列单元(ISU,Instruction Sequence Unit,用于乱序执行)、恢复单元(RU,Recovery unit,它保存一份有关系统完整状态的拷贝,包括所有的寄存器、收集硬件错误信号并管理硬件恢复动作)、指令预取与分支预测单元(IFB,Instruction Fetch and Branch)、指令缓存与合并单元(ICM,Instruction Cache & Merge)、指令解码单元(IDU,Instruction Decode Unit)、整数单元(FXU,Fixed-point Unit)、 十进制单元(DU,Decimal unit,用于整数和浮点的十进制运算)、二进制浮点单元(BFU,Binary Floating-point Unit,用于所有的二进制与16进制的浮点和整数的乘/除法运算)、存取单位(LSU,Load-Store Unit)、转换单元(XU,Translation Unit,它拥有大规模的TLB与动态地址转换功能,用于加速逻辑地址向物理地址的转换)
MCM中的PU采用了名为CMOS 12s的芯片技术,CMOS 12s是IBM开发的领先的处理器技术,其基于13层铜互联与硅覆绝缘体技术,生产工艺为45nm。不过,虽然每个MCM可以提供了6个PU,按理应该是24个核心,但这6个PU中的核并不见得全部用上,要看具体的zEnterprise 196型号。一般的是采用混合模式,即PU0、PU1、PU2和PU4只开启三个核,而PU3和PU5则开启4个核,这样总共只有20个工作核。所以在zEnterprise 196 M15(一个处理器库)中,有20个工作核,在有两个处理器库的M32则有40个,M49(三个处理器库)有60个,M66(4个处理器库)则就是80个,到了M80则就把所有的核全打开,这样就是96个,为最高水平。
在内存方面,MCM采用了内存冗余阵列技术,每个控制器有5个内存通道,但数据通道只有4个,另一个专门为校验准备(即N+1设计),当然每个数据通道中也将存有校验数据,内存总容量可达3840GB
介绍完PU,我们再来看看MCM中的那两个存储控制器,它们的芯片技术与工艺和PU一样,芯片大小为24.4 x 19.6 mm,由15亿个晶体管组成,它主要由L4缓存组成,类型也是eDARM,共占用10亿个晶体管,为MCM上的6个PU提供最后一级的缓存服务。
存储控制器(SC)的内部结构,一个SC共含有96MB的L4缓存
以一个MCM为单位,总共有192GB的L4缓存为6个PU最高24个核心服务,平均每个核心分配8MB L4缓存,需要指出的是,每个SC可为所有的PU服务
至此,我们可以为zEnterprise 196主机系统做一总结了,详见下表:
表中所指的SAP,就是原来z System中的专门针对某种应用而加入的辅助处理器,另外,还有一系列的逻辑处理器,主要用于虚拟化和z/OS等指定环境,目前有以下几种:
IFL(Integrated Facility for Linux,集成Linux设备): 用于在z/VM虚拟机环境下Linux虚拟机用的处理器,负责处理Linux应用
ICF (internal coupling facility,内部耦合设备):用于耦合设备控制代码的处理器
zAAP(Application Assist Processor,应用辅助处理器):主要用来处理z/OS JVM的Java或是z/OS XML系统服务工作负载
zIIP(Integrated Information Processor ,集成信息处理器): 主要用来处理器DB2 DRDA或 z/OS3 Communication Server IPSec工作负载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