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历经两年开发,曙光公司最新研发完成第三代双核/四核刀片服务器产品,设计采用世界领先的最新服务器设计理念,为突破计算机系统规模增加而效能降低的瓶颈而开发,是高稳定、高可用、高扩展、高密度、高性能的新一代服务器产品。通过系统的整体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实现了卓越的性价比和计算密度,再加上其人性化的设计、超强的系统扩展能力,可以覆盖广泛的用户需求,可以有效减少线缆、加快部署速度,可以简化系统管理、降低用户的总拥有成本,是满足更高性能的计算需求和关键应用程序运行的理想平台。
图1 曙光刀片服务器实物图
技术特色
此次最新研发的刀片服务器采用7U 10片的超高计算密度设计,适应各种IEC标准服务器机柜。最大支持20颗双核/四核64位高性能处理器、160GB DDR2内存和2.94TB的内部存储容量。内置冗余高速I/O链路,应用最新的高速I/O技术,成倍地增加I/O带宽、减少I/O延迟;每刀片提供42Gbit/s的I/O带宽,每机箱总计高达420Gbit/s的累计I/O吞吐量。集成并融合了计算系统、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电源系统、散热系统、监控管理系统、KVM等模块于一身,通过管理模块的自动优化调节,能够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发挥最优的整体性能。高可用的机箱背板,保证所有网络、电源、散热、管理、KVM等关键部件的冗余。每刀片包含两颗AMD Opteron2000系列双核高性能处理器(支持即将推出的四核处理器),集成内存控制器,支持16GB ECC Registered DDR2-533/667内存,采用AMD直连架构,配以HT2100+1000芯片组,最大限度提升系统的处理性能和I/O吞吐能力。每刀片可配置两块2.5”SAS/SATA热插拔硬盘,支持RAID0、1。刀片本身支持热插拔,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硬件维护。配置前置I/O管理接口,可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及USB外设对每个刀片单独进行维护。计算刀片提供曙光智能管理卡接口,同管理模块无缝连接。
该刀片服务器支持远程电源控制和实时的电源负载监控;创新设计的I/OE模块,打破刀片服务器I/O扩展方式的限制,为每个刀片独立配置了PCI-E扩展插槽,可支持多种标准板卡为刀片服务器系统的I/O扩展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可配置两个千兆以太交换机模块,快捷实现刀片之间、刀片与外部网络的互联,最大程度上减少线缆数量;可选Infiniband交换机模块,为高性能计算用户提供集成的高速网络解决方案。 “计算机建模仿真+实物散热仿真”精心设计的散热风道,专利设计的热管散热片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保证了立体散热,均匀散热的实现。
行业优势
相对于目前其他主流刀片服务器产品,曙光刀片服务器有着卓越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先进的系统架构
曙光刀片服务器是研究目前主流十几款刀片服务器产品,对其架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进行详细的技术路线分析包括CPU,硬盘内存发展趋势跟踪,主流高速互连技术发展分析,确定的曙光刀片服务器7U10片的系统架构。目前对该架构,曙光已经递交发明专利的申请。
优秀的散热和节能技术
刀片服务器设计第一个最大障碍为散热问题,大部分的刀片服务器项目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散热无法过关。曙光刀片服务器首先在确定科学的系统架构(7u10片每个刀片宽度类似与1U服务器),保证系统散热和计算密度达到平衡。同时对系统的散热风道进行研究和设计,并对设计进行详细的软件散热仿真模拟进行修正,最终在实物仿真中通过7U机箱内安装20颗120W高性能CPU,创造了业界记录。在节能方面,采用5+1冗余电源,研究电源模块的效率曲线,找到最佳效率点,根据刀片负载的工作情况,随时打开关闭电源个数,保证系统电源工作在最佳效率点上,可以使系统大大节能。
高带宽低延迟的背板技术
刀片服务器中,背板带宽和延迟是其性能瓶颈。在曙光刀片服务器设计中,创新的把PCI-E总线引入背板,每个刀片背板总带宽为42.5G。
背板设计信号为PCI-E,在背板的后端,可以根据系统需要灵活设计各种高速交换设备,比如IB交换,Myrinet交换,ASI交换,FC交换等。
支持标准工业部件
同其他刀片服务器产品不同,曙光刀片服务器设计理念是支持工业标准部件。从CPU、内存、硬盘到PCI-E卡都可以支持标准工业部件。而其他刀片产品需要使用低功耗CPU,定制的内存或者定制的PCI-E插卡,这样可以为用户节省整体成本,并降低部件维护费用。
刀片服务器,显然已经成为07年服务器发展主流趋势。此次研发新型刀片服务器代表曙光引领行业标准化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