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中国自主IT的发展之路
我真心的觉得,此次发布上浪潮制作的客户、技术合作伙伴与专家证言的视频质量相当不错,最主要的是能看出视频里的受访者,对K-DB的表现都是发自内心认可与赞美。在私下里与一些试用过K-DB的资深DBA聊天时,甚至听说一些大型国企的IT主管在发布会当天主要打电话来询问K-DB的表现如何,DBA则给出了肯定的推荐。这与网上很多嘲讽般的评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觉得让这么多第三方专家、合作伙伴、客户都为浪潮而违心的发言,是不切实际的臆想。
由此,我也对当前中国整体舆论界对于中国自主IT的发展,有了某种无奈或者是可悲的感觉。诚然,这也是在过往几年,甚至十几年里,因中国IT圈某些厂商的浮躁与夸大其词所付出的必然代价,即使是今天,一些无良厂商的吹嘘炒作,仍然时不时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在笔者写稿当天,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个据说是某创业公司在融资会议上,自我说明的一页PPT,以我在IT行业里的积累,真是被“吹”得无语了,我想说的是,对于这样的宣传,的确没必要遮掩我们的鄙视了
所以,对于中国自主IT产业的发展,很多人抱以不信任,甚至是冷嘲恶讽的态度我完全能理解。但我认为,从一个理性成熟的角度来看待中国IT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主流趋势,至少我们从心底都应该是希望中国自主IT的发展得更好。而负面舆论的主要焦点,除了明目张胆的吹牛必须被批判之外,绝大多数争议的来源就是“国产化”。
其实,我本人也不喜欢“国产化”这个说法,因为在严格的辩论中你很难界定什么算是国产化,网上的一些质疑声虽抬杠意味明显,但在某些道理上,是能说得通的,或者说宣传国产化的一方很难从辩论的缠斗中自自圆其说。也正因为如此,大肆的强调国外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引发更大的反感与抨击,也有自找的活该成分。
在我与浪潮沟通本次高峰对话的基调时,浪潮方面就明确表示不想强调“国产化”,因为从K-DB本身来讲,源自于韩国的Tmax,只是浪潮得到全面授权并定制化了相关代码,以适配K1运行环境与中国的相关安全可控的要求。因此强调国产化,的确会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反而会削弱大会实际的主题。我完全认同浪潮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务实的体现。
从更大意义层面上讲,我认为国产化其实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在于IT的自主化——在借鉴或授权获得别人先进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的开发与定制,形成自己可控制的IT环境。它与国产化的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避开了无谓的国产化的层级的纠缠,强调了自主可控。就好比,你的身体移植了一个别人的肾脏或肝脏,虽然与你妈孕育的你有了区别,但你就不是你了?显然不是,因为核心的大脑仍然是你的!所以,如果能实现在最高级别的管理控制,即是自主的表现,这才是最重要的。
回顾浪潮在K1平台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到,浪潮也正是基于全局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身的生态与实力。虽然K1的主CPU是英特尔的安腾,但核心的操作系统是基于UNIX代码自己定制的,互联架构中的节点控制器(NC,Node Controler)也是浪潮自己开发的,这次K-DB的发布,则在关键的OLTP数据库层面,丰富并增强了自主可控的替换选择。K-DB虽不算是国产,但在代码一级无疑是可以有权修改的。也说明,K1的生态在这三年来,正在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渐丰富,正在自主的道路上不断努力着。这本身也代表了一种并非只图一时政绩的持久发展态度。
浪潮集团副总裁胡雷钧,在高峰对话中表示,“K-DB和K1的价值观是一致的,那就是敢为不可为,当年去挑战小型机市场,没有什么积累,当时根本不被人看好。K-DB就是直面竞争对手的,和K1的市场策略是一样的,很多人会害怕投入之后颗粒无收,但实际上在我们的努力下,产出大家都看到了,K1是这样,我相信K-DB也会是这样。总而言之,K1和K-DB采取的是不妥协的精神,用一句直白的话说是,Fighting!Fighting!Fighting!”
胡雷钧的话,也让我想起当初K1在2012年刚发布时,国内也有很多质疑。似乎中国就没实力做UNIX小型机,做出来也是面子工程,是骗国家经费的。有类似舆论待遇的还有很多,典型的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处理器和刚发布不久的C919大飞机。对于龙芯,指令集是授权MIPS的,是骗子,对于大飞机,说除了机壳以外的构件都是国外的,哪能算是国产的?根本上,还是“国产”惹的祸。可是,如果看看其他国家,又有几个在本质上比中国强的,又有几个算是真正的国产?比如日本也没有自己的处理器,要说有也是基于先前SPARC架构的,如果说富士通有自己的SPARC架构设计,那龙芯的MIPS自主扩展指令集算什么?再说飞机,空客和波音上的设备难道就全都是自己国家生产的设备?至于其他国家,自主开发大型客机机壳的水平也不见得比中国强吧,日本研发飞机比中国艰难得多。
总而言之,从很多网友的评价中,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不自信。中国自主IT发展所受到的舆论待遇,似乎还不如中国国足,即使后者踢得再烂,一有球赛,也会有大量球迷在电视或现场助威,并且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进入世界杯,超越日本、韩国的梦想与期待。那中国IT怎么就不可以了?总拿业界的顶尖水平,来对比我们现在的成就,就好比用奥运会冠军的成绩来嘲笑幼儿园的小朋友。谁天生就是冠军?谁没有学习的过程?在当今世界,又有几个国家,有几个厂商能以后来者的身份和实力,杀出一个不一样的生态?为什么偏偏苛求于自己的国家?一方面,觉得中国没有自己的技术就没有前途,一方面又奚落自己的创新,没有自己的生态,活该没人用,有这钱还不如捐几个希望小学……那你到底想怎样?这不是胡同里赶猪两头堵吗?我认为——借助业界既有的成熟经验与平台环境,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与技术特点和优势,再逐步的完善自身的生态体系,才是最有效率也是最佳的自主可控的IT发展道路,这期间不要求事事国办,样样国产,只求最高层面的全局可控与自成一体的良好生态。但这需要时间!
回头再看K1+K-DB,我认为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个有益的实践!三年来的不断努力,也说明了浪潮在自主高端关键业务系统领域里Fight的决心。发布会上,浪潮并没有什么不自量力的吹牛,也根本没提所谓的国产化以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所看到的是客户们由衷的证言与业界专家的广泛好评。对于未来,即使我们不看好最终的战果,即使我们懒得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完全没必要自我拆台和妄自菲薄(当然,对于明显不切实际的吹牛皮跑火车,必须严厉批判!)。总之,一切用时间来说话吧,优胜劣汰,自有规律与定数。即使一战不成,整装再战不行吗?不战的结果显而易见,求战的结果谁又能保证必输无疑?要这么说,中国就没有8年抗战了!
最后,我想用我在“高峰对话”结束时的总结发言,作为本文的收尾——作为中国人,我们真的应该自信一些,而且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中国相关机构与厂商的努力。没有今天的蹒跚学步,怎么会有明日的健步如飞?没有第一步何来第二步、第三步?对于中国自主IT的发展,我们应该抱以善意的态度与衷心的期待。
最后,祝愿浪潮的关键业务系统在未来战斗中越来越健壮,祝愿中国自主IT的实力不断强大,也更祝愿相关机构与企业在这一历程中,脚踏实地,务实前行(宣传),不要肆意地辜负我们的信任与希望!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