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出席“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发展之路”专题会议时谈到自主可控,希望政府在“黑暗森林”里面扎起篱笆,给自主处理器一个封闭厮杀的空间。一时之间,这个观点引发争议。国产化是否就意味着自主可控?中国芯能靠这道篱笆发展起来吗?整个CPU产业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
“无人用”尴尬难解
近年来,在计算机领域,除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话题之外,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主可控软硬件就是从基础软件和基础硬件方面实现自主可控,实现国产化。”
他认为,政府应该在黑暗森林里围个篱笆墙,构建一个小森林,把国外芯片挡一挡。让国内各家CPU公司在小森林里进行适者生存的竞争,谁的产品好,谁的服务好,就选谁的产品,政府不要去干涉。在市场竞争中练出自己的体格,最后的胜出者成长壮大后,再打破藩篱,和黑暗森林里的国外产品竞争。
按理说,政府对国产芯片产业扶持无可厚非。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显然也反映出龙芯目前所面临的竞争压力。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首先,中国加入WTO后,政府不可能限制消费品进口;其次,即使限制了国外芯片进口,也很难让龙芯在大众市场上崛起。因为目前龙芯本身的MIPS指令集是不符合整个PC或者手机的生态系统,并且不支持Flash、 Adobe等软件,所以这个说法不太符合现实。”
一直以来,“缺芯少魂”是中国信息产业的痛点。所谓“芯”是指芯片,“魂”是指操作系统。即便到了今天,这个痛点依然难以缓解,PC芯片被英特尔和AMD垄断;在操作系统方面,微软、苹果、谷歌几乎垄断了PC和移动设备。业内人士称,如果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中国很多领域就会彻底瘫痪。
更为严重的是,在芯片上受制于国外巨头,还会威胁到国家安全,因为国外芯片制造商有可能通过在芯片中设置漏洞窃取机密数据以及公共资讯。因而,实现CPU的国产化与自主化成为迫切需求。
早在2006年,国家就将“核高基”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并列为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之后在核高基项目补贴和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扶持下,国内从事高性能CPU设计的单位或公司数量不断壮大,其中有像龙芯、飞腾、申威这样拥有深厚技术底蕴的老牌IC设计单位,也不乏海思、展讯、兆芯这样的后起之秀。但也出现了像汉芯这种以科研为借口、造假圈钱的企业。
龙芯算是这当中起步较早的企业,从2001年龙芯项目组成立算起,已经有15年历史。几经浮沉中,龙芯建立了产业化基地,取得了MIPS指令集授权,其系列产品也由2002年的龙芯1号拓展到后来的龙芯2C、2E、2F、3A等多个产品系列,甚至还应用到新一代北斗卫星上。
虽然龙芯的表现可圈可点,但缺陷也显而易见,就是“无人用”。今年6月,胡伟武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谈道:“我们可以做世界第一CPU,但关键是有人用。”
其实这也是国产芯的通病,一直鼓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似乎只应用在某些特定领域,而在市场主流产品中鲜少看见其身影。据悉,龙芯曾多次拜访联想集团,希望能得到联想的支持,从而打开国内PC市场,但这合作迟迟没有谈下来。
王艳辉表示:“联想不采用龙芯的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CPU本身还是其生态圈,龙芯和英特尔、AMD都有很大差距。如果联想不采购技术更成熟、性价比更高的处理器,不光电脑产品在海外无法与其他厂商竞争,在国内也无法与同行竞争。”
自主化之路悬疑
从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国产CPU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阵型:一种是以龙芯和申威为代表,走独立自主路线,构建自己的技术体系;一种是以海思和展讯为代表,依附于AA体系,购买ARM微结构,集成自己的SOC,能够商业化、赚快钱;还有一种是以兆芯、宏芯为代表,和威盛、IBM、AMD合作的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路线。
不过,事实上国产化并不完全意味着自主可控,尤其是和国外CPU巨头合作的模式。比如兆芯2014年推出采用X86架构的国产兆芯处理器,从用户拿到的实际样品来看,芯片封装上竟然还赫然印着威盛“Nano”的商标字样,而据称这款国产兆芯芯片与威盛公司在2008年推出的“Nano”芯片似乎并无二致,知识产权也在对方公司手里。
IBM虽然在开放POWER架构的处理器授权方面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但其POWER处理器设计流程与工艺相当复杂。所以,有业内人士质疑,这些国外巨头究竟是真心合作,还是寻求在中国的产品“代言”?
相比之下,海思、展讯这类厂商的日子则过得比较滋润。海思是华为子公司,最早是给华为储存和视频作配套的,后来转行到智能手机芯片。随着华为手机Mate7意外走红,将中高端产品的销量带动起来,芯片自产自销不愁卖,这是很多厂商所羡慕的。
王艳辉表示:“海思、展讯这种是面向市场的,开发的产品要符合市场潮流,这个与政府的支持没有关系。而且在安全方面,海思是可以满足的。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购买ARM的内核,内部怎么设计可能不清楚,另一种是购买架构,内核自己设计,这种可以实现自主可控。海思早就自己买架构了。”
按照其说法,龙芯的不同在于其是政府扶持的企业,如果要参与市场竞争,还是要有面向市场的方法、战略。如果要进入军工、国防领域,国家从安全角度,肯定优先选用国产的方案。“对于龙芯来讲,国家支持它,还是希望它面向军工、国防等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
胡伟武认为,基础软硬件总体上都是薄弱环节,但最薄弱的环节是API。整机系统性能瓶颈也在于API相关软件不行,我国在API基础软件方面没有积累,API的差距比CPU的差距大得多。中国写Java的程序员有上百万人,写JavaScript的程序员也有上百万人,写QT的也很多,但Java虚拟机、JavaScript引擎、QT库却没多少人干。
“基础软硬件要把这几块做起来,就能够打破硬件、操作系统、应用层之间的藩篱,实现基础软硬件和应用层的对接。”胡伟武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卡内基梅隆大学发布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对20多个开源推理模型进行了后训练,涵盖数学推理、科学问答、代码生成、指令遵循等多个维度,最终发现,数学能力优异的模型,在其他任务上表现平平,甚至还不如未加强数学推理能力的原始模型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Meta正在建设名为Hyperion的数据中心,预计提供5千兆瓦算力支持其AI实验室。该项目占地面积足以覆盖曼哈顿大部分区域,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将在数年内扩展至5GW规模。此外,Meta还计划在2026年启用1GW的Prometheus超级集群。这些项目旨在提升Meta在AI竞赛中对抗OpenAI和谷歌的竞争力,但也将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