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X86服务器关键业务新常态归根结底考验的是平台的价值

关键业务新常态归根结底考验的是平台的价值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虽然表象看起来是关键业务本身在变化,但追根究底不难发现,关键业务内涵的变化说到底反应的还是用户需求的变化。从前端到后端都会影响用户业务的发展,自然其对前后端都会重视;实时数据分析关系到业务决策,重要程度同样可以想象。

来源:ZDNetserver频道【原创】 2015年5月28日

关键字: 关键业务新常态 x86 ARM Power 平台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5月28日 新闻消息(文/于泽):有关何为“关键业务新常态”,在笔者之前的文章《论“互联网+”时代下的关键业务新常态》中已经有详细的解读,这里不再赘述而只引用观点。简而言之,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关键业务涵义可以说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常态下关键业务已经不再局限于数据库、ERP、CRM等,一方面其已扩展至从前端(用户交换界面层)到后端(数据中心层)的全业务平台(关键业务的外延),另一方面,面向数据分析时代,即便是传统的数据库、ERP和CRM,它们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数据分析,特别是实时数据分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关键业务的内伸)。 

谁更满足业务需求? 

虽然表象看起来是关键业务本身在变化,但追根究底不难发现,关键业务内涵的变化说到底反应的还是用户需求的变化。从前端到后端都会影响用户业务的发展,自然其对前后端都会重视;实时数据分析关系到业务决策,重要程度同样可以想象。在这样的需求下,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就变得异常关键。 

关键业务新常态归根结底考验的是平台的价值

x86、ARM、Power,该如何选择?其实最终比拼的是各自能带给用户最终价值的高低

关键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平台才能满足用户关键业务新常态下的需求变化?这问题看着挺大,仔细想想也不难回答。综观如今企业级主流的几大平台,x86、POWER,顶多再加上ARM,其中以英特尔为代表的x86占据绝对优势,市场份额90%以上;POWER尽管在传统关键业务领域仍然有一定优势,但正不断受到x86的挤压,为此IBM近两年先后采取众多举措来挽救颓势;ARM虽然在移动市场风生水起,但进入企业级市场以来表现平平。当然以上这些不是笔者杜撰的,去听听用户、研究机构的报告相信你可以自行判断出来。 

从这个层面来看,虽然常言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如此大规模的用户认可总归是有道理的,我们不排除经过几年、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发展,有能和英特尔匹敌的对手,但就当下而言,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一种主流价值的反应,这就引出了本文要探讨的另一个层面,为什么英特尔会有如此高的占有率。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如前文所讲,关键业务的变化说到底反应的还是用户需求的变化,显然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谁就会有更高的市场率。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们换个维度解释,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如果以关键业务新常态下用户需求的契合度(也就是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来区分三大平台,优劣势可以说一目了然,x86全体系覆盖(至强D、凌动对应用户交互界面层,E5对应业务逻辑层,E7对应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反观POWER和ARM,一个更多覆盖的是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也就是传统关键业务那部分)、另一个则只能覆盖到用户交互界面层。 

换做是你,在选择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犹豫。当然,或许也会质疑,POWER不是开放在下探?ARM不也正积极地在进军更广泛的企业级市场?也许不久后,就会出现三国鼎立的现象。这一点我认同,企业级市场蛋糕这么大,别说有强劲实力,就是有点实力的人都想进去分一杯羹,但笔者想反问一句,你的企业等得起吗?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从英特尔发布至强7000系列处理器正式进军关键业务市场到取得今天的成绩,用了10年的时间,就算如今的科技进步要远快于10年前,我们假定是5年或者3年、2年,企业能等得起?说句不好听的,如今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决定企业的命运。而且即便你等得起,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等你布局完成了,我在技术上都甩你好几条街了。 

生态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当然,以上更多还是从业务与平台本身之间的契合度层面所做的分析,用个更准确的词来形容就是能用,请注意这里的措辞,仅仅是能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光有平台是不够的,还得有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软件、中间件、数据库等一系列配套设施,而且上层软件越丰富,你能用的越好,从而达到适合用的境界。 

由此也就引申到了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层面——生态圈。如今无论哪个领域估计都得讲个生态链,靠自己一手掌控上下游产业链的时代正在过去,开放、协作已经成为IT行业各个厂商的行事准则。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同样是做生态,各有各的算盘。还是以x86、POWER、ARM为例,x86从一开始就秉承开放的原则、POWER半路出家,而ARM虽然模式看起来与英特尔很相似,但由于只提供核心架构,对于整个生态发展所能贡献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 

基于各自不同的策略所得到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其实,这个层面也无需多讲。众所周知,秉承一贯的开放原则,x86的生态系统最为庞大,无论是硬件、软件、应用,哪个层面其都能够给用户提供丰富的选择;而POWER近两年才开始做生态圈,要想真正发挥出合作伙伴的价值,尚需时日;至于ARM,情况甚至还不如POWER(这里指在企业级市场),原因也很简单,ARM几乎不会参与到各个层面的研发、生产、推广环节,全凭合作伙伴自己的实力。只简单分析,高下立现 。 

虽然我们只重点分析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平台与业务的契合度,一个是各自的生态圈,但这两点足以决定很多东西,比如说产品、解决方案的性价比,谁都知道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给用户带去实惠;再比如后期维护的便利性,一个普世性的东西和一个小众的产品,哪个用起来更便捷,相信不用多说了。类似的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各自去感受吧。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笔者并不想去争辩谁高谁低、谁好谁差。作为用户关心的肯定是谁能给我带来最高的价值,价值都包括什么?产品好坏、价格高低、维护便利与否、生态圈丰不丰富……这些都是,因此至于孰优孰劣、该选择谁,还是让用户自己来判断吧。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