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同样在意料之中的是,至强E7 v2比前代产品更加节能——毕竟Westmere至强E7采用的是32纳米制造工艺,而全新Ivy Bridge至强E7 v2则采用英特尔的22纳米三栅极制造工艺。
新芯片还拥有其它提升功力的手段,其中包括在插槽以及DRAM层面进行平均运行功耗限制(简称RAPL)、由英特尔在Sandy Bridge产品中首次推出的功耗管理功能——虽然已经不新鲜,但大家别忘了、英特尔是跳过了Sandy Bridge打造新一代E7的,所以这仍然算是该功能在至强平台上的首次亮相。
Esmer还指出,至强E7 v2的闲置功率相当低——实际闲置功耗大约只相当于前代四插槽Westmere系统的三分之二。虽然这些强大的新宠在被安装到数据中心内部之后,恐怕很难再有闲置的时候;不过即使将Westmere与Ivy Bridge的耗电水平视为等同,至强E7 v2仍然能够带来高出前代40%的系统处理能力——至少我们从Esmer那里听到的结论是这样。
可以看到,至强E7 v2的目标市场包括“关键性任务”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安装环境;有鉴于此,其RAS(即可靠性、可访问性以及可服务性)能力就成了芯片设计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事实似乎也证明他们的确完成了任务。
英特尔表示至强E7 v2拥有40 RAS能力,其中还包含多项新内容
除了现有至强E7产品线所具备的RAS能力之外,英特尔还对新一代芯片的机器校验架构(简称MCA,machine check architecture)与PCIe实时错误恢复(简称LER,live error recovery)能力进行了升级——不过后者的实际效果仍然依赖于OEM厂商的实际调校。
单从RAS角度来看,RISC芯片在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表现一直要优于英特尔的x86芯片:那些价格高昂、性能强劲的芯片从传统上始终更适合承担关键性任务应用程序。
不过英特尔多年来坚持从RAS能力角度对RISC芯片发起追赶,每一代产品也都实现了减小差距的既定目标。事实上,这一次英特尔公司的营销团队甚至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组织宣传攻势:为新产品赋予新的口号。“确保运行技术(即Run Sure Technology”,这就是至强E7 v2产品线的核心卖点。
在与RISC竞争对手的对抗当中,RAS还只是英特尔x86服务器芯片逐步拉近差距的因素之一。根据英特尔公司全球数据中心企业市场营销经理Sajid Khan在至强E7 v2预告会上的发言,芯片巨头还期望借此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Khan指出,在过去十年中x86芯片在四插槽设备整体市场营收领域所占据的份额已经由不足20%、增长到如今隐隐可以与RISC/大型机系统并驾齐驱的水平。
营收数字统计表——英特尔表示x86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0%以上
Khan解释称,最初促成增长趋势的主要动力在于价格因素:x86芯片的价格远远低于其RISC同类产品——而且就目前来看,多数情况下二者也仍然保持着显著的价格差异。不过x86芯片的性能同经典服务器RISC以及大型机处理器相比,还是存在巨大落差,他补充道。
当2011年英特尔的Nehalem架构以32纳米Westmere芯片为载体出现在市场上时,x86方案在价格之外又迎来了另一大优势。“在各类性能基准测试中,我们开始逐渐居于领先位置,”他告诉我们,“因此现在二者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价格范畴,也不再纠结于性价比——虽然这在一开始确实是我们的强项——如今比拼已经上升到各类基准之下真刀真枪的原始性能层面。”
他总结称,整个2013年x86四插槽及以上系统的营收比例占据关键性任务市场的46%。由于x86系统在成本上低于其RISC以及大型机竞争对手,因此46%的营收份额换算成产品占有率将达到80%——相比之下,Khan回忆起2003年时x86与RISC及大型机系统的产品占有率还只能达到五五开。
随着当前关键性任务处理市场二八份额划分态势的形成,大家可能认为x86芯片的发展过渡期已经基本结束。Khan同意这种说法,但同时还要强调一点。“我们认为总体局限已经倒向我们这一边——不过转化还将继续进行,”他指出,“关键性任务环境将逐步脱离RISC与Unix,转而接纳至强以及以Linux为基础的各类主要平台。”
Khan也非常积极地为我们列举了一系列x86芯片痛击竞争对手的例子:譬如说SPEC CPU2006基准测试结果——特别是SPECint_rate_base2006得分,参赛选手包括IBM Power 750 Express、甲骨文Sparc T5-4以及英特尔至强E7-4890 v2等四插槽系统。
根据Khan给出的结论,英特尔的新型关键性任务处理器不仅在性能测试中横扫八方、更为用户带来低廉的整套系统构建成本:
英特尔营销人士指出,新一代产品确确实实给竞争对手带来致命一击
当然,能让高性能计算走向寻常企业家当然很好,不过对于关键性任务应用程序来说、维持无故障运行的能力同样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些问题,Khan显然信心满满。在三份调查数据当中(请注意,只是三次调查而并非科学测试),我们看到由信息技术情报咨询公司(简称ITIC)提供的对比结果。
在将ITIC的2013调查报告与2009以及2012两份报告进行比照时,我们发现了一种清晰的发展模式:x86系统在正常运行时间方面正在迎头赶上。
事实上,根据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管理员及企业高层所说,甚至连Windows Server——在2009年,其正常运行时间在AIX与Solaris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如今都拥有比Solaris更出色的正常运行时间比例:
相信Larry Ellison(甲骨文老板)不会喜欢这样的调查结果
当然,小数点后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差值根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其表达的含义却非常明确。Khan解释道,“这些数据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同时指出,根据调查报告的统计结果,由x86系统支持的Suse SLES以及红帽RHEL等Linux系统以及微软Windows Server不仅一举超越了甲骨文Solaris,其中Suse SLES甚至只比稳定性之王IBM AIX的正常运行时间低了0.0004%。
当然,Khan也坦率地承认这份ITIC调查报告并不属于科学的验证结果,其背后缺乏可靠而且客观的数据支持。也就是说,如果他之前提出的论点——即至强E7 v2系统能够在1.28倍于四插槽Sparc T5-4系统性能的同时节约“最高”61%成本,而且在稳定性上还有所超越、那么甲骨文干脆关门大吉算了。
Khan还拿出三个标准化英特尔关键性任务应用程序运行实例:其一是由Veyance进行的私有云迁移项目;其二是Moody的服务转换项目;第三则是关于Essar的商务智能总体持有成本调查。从中可以看到,Khan所列举的例子仅仅代表上述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的自身经历与感受——但其中仍有不少有趣的细节值得挖掘。
本周二于旧金山科学与艺术探索博物馆举办的至强E7 v2系列发布活动还披露了大量其它消息。举例来说,新一代产品在随机调查延迟方面带来改进,“确保运行技术”也实现了多种全新RAS能力。不过受到篇幅所限,我们就不再进一步加以分析了。
言归正传,我们希望借这篇文章帮助大家通过英特尔员工的表述、建立起对至强E7 v2的概括性印象——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英特尔公司公布了2013年第四财季的财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键性任务芯片系列在芯片巨头业务成功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有记者问起,高端至强处理器会对英特尔公司的财报结果产生哪些影响。“哦,影响很大,”他回应称,“我们可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