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X86服务器IBM李实恭:云计算与智慧物联网

IBM李实恭:云计算与智慧物联网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云计算,先要知道云计算到底是什么。规模扩大,规模扩大是因为有分工,有标准,大规模流水线会产生,再进一步大幅度降低成本,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能够活泼起来。

来源:CNW 2010年6月11日

关键字: IBM 云计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云计算,先要知道云计算到底是什么。首先我有一个漫画,我们很多人对云充满了期待,也有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到底它是一个混沌未清的云,还是可以随时按照我们的需要来改变它的形状满足我们的要求。接下来的时间希望借着还算是很浅显的研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

  有关云计算的定义有很多种,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暨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李实恭先生

每一个企业或者研究的机构,都提出他们看法。在我们看起来都有所侧重,按照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方向或者偏重的地方强调了一些特别的重点。在我们的理解里面,稍微退回来一下,不要人云亦云,我们可以培养出来自己的一种看法。实际上IT的技术是在不断的演进,大家对IT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还对IT比较低的地位,就是要求高,地位不够高。实际上IT在我们的业务发展里面看起来十分的重要,重要的程度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就像水龙头打开就自然有,IT给我们的要求是从没有要做到,做到要能够更好,更好要做到更快、更便宜、更好用。

  IT技术的演进使我们每一个时刻都必须回头看,当初所做的假设是不是正确,条件是不是改变了。从这两个观点理解的之后,我们来看云到底是什么?云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特别强调对效果的要求,从使用者的观点,IT不重要,技术不重要,但是要的是得到全面的满足,这个重点是在完全的满足。简单来说所谓“完全”就是所要付出的费用,本身要做这件事情的成本,所产生的效果是可靠的程度、安全性无所不包。我们叫Quality of service,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云计算不够,那只是从一个角度来看,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提供者,他必须要能可持续的发展。如果我们强调使用者的一面,使用者要的是要求高、又快、又好、又便宜,如果提供者无法满足,这个事情不能发生,只有在提供者持续的有盈利发展的状态,使用者的要求才能力才能够得到满足,我们从使用者和需求者两方面来看云是什么。

  在讲云之前我们拿另外一个系统做一个对比,就是电力系统,从自己发电自己用、自己管理,到局域的整合开始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到今天我们坐在房间里用了很多的电,我们的设备里用的很多的电,我们没有任何的忧虑,我们没有管这个电是从风、水、烧煤、烧气产生的,到底谁供应给我们不太知道,电力系统的演进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我们在计算机IT系统上还没有做到这样,我们期望云计算可以让我们达到刚才所说的像电力系统的程度,我们今天只处在中间的阶段,我们有局部的、企业内部的,少数是跨企业的整合。整个的云发展和演进有它一定的道理,这时候要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

  第一,经济发展的规律,在社会的经济上面,我们从自给自足,这其实是一个很美好的生活方式,但是已经越来越不可行。在自给自足的时候你的需求很低,要告诉你自己不要要求过多,就可以得到满足。渐渐的我们看到有一些分工,是从少数的小农社会进入比较接近工业化程度的进程里面,分工开始精细,然后彼此分工的时候要能够衔接起来,所以必须要有标准,彼此要能用共同的语言,我们做的工作要能够连接起来,这时候开始有少部分个体的效益能够提高。

  规模扩大,规模扩大是因为有分工,有标准,大规模流水线会产生,再进一步大幅度降低成本,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能够活泼起来。技术上其实也是一样的,我们以计算机的技术为例,从使用的角度自己买一套设备自己管,自己来开发,这是属于自给自足。慢慢走向分工,有提供商、运营商、服务商,这时候彼此之间不同的角色必须衔接,也要标准化,再来是规模化。大家都采用类似的方式就可以规模,规模的情况下,不管是技术的提供者、运营的提供者都要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这时候产业的效能能够提高。云带来的是下一步更精细的分工。简单的说,不管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技术的发展来看,都是一个不断结耦的过程,我们对所做的事情开始了解得更清楚,划分更细之后,让它能够拆借开来,原来是丝丝缕缕纠缠在一起,在一个盒子里面,只有自己知道,了解之后可以分开来,把条理分明地连接起来,这就是结耦。

  第二,生态系统的演进也是另外一种结耦。从云的角度来看,有建设云的,有基础设施的技术提供者、架构提供者、应用服务的建设者,好几种不同的分工。在云的运营里面,有运营本身的平台拥有者以及去管理他的人,就跟我们在企业里面一样,我们有企业的拥有者,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开始当我们进入进化的阶段,这个角色开始分开。使用者也有终端的使用者和中间的使用者,中间的使用者因为自己的使用从终端的使用者产生更高的价值,成为中间的使用者,从生态性来看,这是另外一种结耦,它的产生基本上还是IT技术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看技术的演进,今天因为我们不是讨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所以我这边简单的分,从硬件、软件在最早的时候计算机是硬件软件结合在一起的,没有分得那么清楚,我们从软件的角度来看,开始有一个区隔,把软件和硬件分开来,这是第一步的结耦。第二步,有了软件之后,当时所有的东西都绑在一起叫做软件,这时候产生了操作系统,有了操作系统才有应用程序,下来我们发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我们抓出来叫做中间件或者是其他的平台,这是不断结耦的过程,计算机的技术也帮助我们在经济的发展,生态体系的发展方面不断的结耦。当我们继续结耦的时候发现经济效益和规模不断的提高。

  第三,云计算是真是假,时候到了没有,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可以不太一样。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历史长河来看,技术的演进到底对云的推动有没有关键作用。首先,芯片的技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便宜,网络技术越来越强。还有一些技术跟云有很大的关系,前面的Michael Basnes也谈到,多租户的管理技术,这里强调的是不只是多租户。我解释一下多租户,原来住房是自己有一个独立屋,里面住一家人,我们各式各样的设施都要自己提供,自己管理,当我们搬到一个公寓的大楼,这个大楼里有很多户人,但是我们共用了一些设施,比如说电梯、大堂、水电、垃圾清理,这是公共服务。当每一户住的不是一家人时,很多家人住在同一间里面,这开始有虚拟化的想象,这时候叫做多租户,多租户里面要能够区隔,让每一家住在里面享受的服务是一样的,却好象彼此不知道另外其他人的存在。更进一步,云之所以成为云,不是简单的少数多租户的应用,要在前面加一个“大量”,我们在一户里面住进去不是两家人彼此好象不存在,而是有很多人在里面,而且彼此好象不受影响,彼此的行为、数据得到极端的保护,这叫做“大规模多租户”。只有在大规模多租户这个技术成熟的时候,我们的云计算要能够成为大规模的经济效益才可以完成。

  像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简单来说也是另外一种结耦,因为有SOA我们可以把硬件、中间件和其他很多所需要的系统底层资源进一步的结耦。从使用者的角度也很重要,在很多云计算的定义里面,都强调要用互联网,为什么用互联网跟云计算有这么密切的关系呢?实际上是因为有Web2.0的技术,当Web2.0的技术越来越得到实现的时候,把使用者的界面跟所跑的应用数据究竟在哪里做了进一步结耦,把它分开来,有了Web2.0让云计算的产生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是可以进一步的得到发展。网络不管是用互联网或者哪一种连接方法都可以,都可以就是结耦,我们看到的就是结耦的过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则,生态体系、技术的演进我们看到的都是不断的结耦过程,创造了云计算所能够实现的根基。

  刚才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的,接下来各位需要了解的是,云计算到底有哪些点是最重要的,我们叫做云计算的本质。我们在了解自己是不是应该从事云计算的工作,是不是使用云计算,怎么使用的时候才能够掌握住重点。云计算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两点: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投资回报。进一步细化会看到有四点:

  第一,使用云、提供云初期的投资必须降低。有很多的研究提到云计算对大家有很大的鼓励,不用怕,云计算进入门槛十分低,这个话我相信有极大程度的真实性,但是在有一些技术只是说的不能真正提供的时候,这个真实性都要打折扣,我建议大家都要很实在的看这件事情。减少初期投资,对使用者而言,有没有一个云存在我可以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云并不存在,我们告诉他这里有很大的好处这是空谈。

  第二,对建设者而言,要知道怎样能够有最低的初期投资成本,原来已经有的资产,已经有的设备不能丢掉,如果告诉他可以丢掉,重新建构,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比较负责任的说法是,我们要尽量利用现有的设备,才可以降低初期投资的成本。同时我们要理解不管你是从零开始还是已经有一些小部分的东西要开始,只要你决定要开始做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一个异构性很强的,因为建构一个云的基础设施是需要时间的,那段时间从决定要做到建设完成技术在不断的演进,所以我们唯一要看的是理解这是异构性很强的事实,我们要有要求,要有能够解决异构性问题的技术,来帮助我们建设这样的云,而不是任何一个东西挂上云的名字就可以被接受。

  第三,对运营者而言,最好的方法在我们看起来是寻找合作伙伴,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这也是从结耦、分工、标准化的角度看事情。当一个云已经建设起来,要开始用了,我们必须要降低运营的成本,前面从使用者的观点是要得到完全的满足,对运营者来说能够提供使用者要求的完全的满足是很大的挑战,所以运营者必须很清楚的理解,所谓一个服务的提供,要从产生、建设、成长、结束一个生命周期的概念来看,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提供动态的管理。有没有这样的技术,有这样的技术可以成为运营者,没有这样的技术还要三思而后行。要慎重地选择,运营者要寻找合作伙伴,做运营的,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问合作伙伴最重要的一点不是能不能便宜的卖东西,那是初期投资的问题,而是问他有没有协助我解决整个运营生命周期的工具和技术,以及过去最佳实践经验帮助我做这件事情。

  刚才提到要实现规模化的经济,这部分不只是跟技术有关,跟商业模式也有关系,当规模扩大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资源的共享,可以在一个程度上降低成本。还要有方法,藉由商业模式和商业手段,在市场里能够增加我们的使用者,所以在一定的基础设施成本之下,因为使用者的增加而降低运营的成本。还要能有方法,在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降低的时候,使用者增加,听起来两者很美好,但在实践上有冲突,怎样选择对的技术,对的运营方式,使这两者不是冲突而是产生相乘的效果,达到一个很差异化的增长。所以在这里,我觉得选择什么样的技术,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关键,或者是你选择不恰当的话会在初期有小规模的成功,但在竞争的情况下会快速的退缩到成本不断升高,两者冲突加剧,或者是因为选择的正确而可以产生相乘的效果,会把竞争力的差距在这时候做倍数性的加大。

  第四,当我们可以建设,让它跑起来,让它进入市场实现商业化运营,接下来要能产生新的价值,更高端的新价值,这时候就是要看云计算可不可以对我们在产业链上面来创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合作方法,有新的服务。这时候我们看到走到了这一个点不只是可以享受使用云计算对自己的一些初期美好的成果,同时也是把我们的竞争力能够提到一个程度,让后来者很难追上来。

  了解这个本质,接下来会试着用几个不同的场景来看看哪些题目是碰到了我们所说的这四个本质。虚拟的桌面云,它可以存储系统的前两者,开发测试云让我们看到清楚的经济规模的效果。大规模分析优化很明显可以产生新创的价值。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也是有这种效果,所以我们接下来用这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第一,虚拟桌面云。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使用者都有一个桌面,桌面需要管理,要花很多的时间,要打包,要改它的问题,为什么不能集合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

  第二,存储系统。简单说明就是银行有一个空盒子,里面放了不同形状的物件,放进去的时候肯定不会填满,单独看存储的时候已经有浪费,因为里面的物件看起来形状不一样,很容易找到你要找的存储物件。进一步的做法是把这些不同形状的物件打散,变成很多颗体积很小的像沙一样的粒子,我们开始发展一些技术,很快在不同的沙粒里面找到我们要找的对象。但是它在存储的角度,是最大的功能的发挥,最大的空间使用。在云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来看,这时候你把每一个盒子,假设你现在有一个更大的盒子,里面可能有100×100的单独的板子,你把中间的板子都抽起来,发现所有的沙粒都在最底下,用最好的空间使用,我们空间完全不需要那么大,原来100×100的盒子可能会缩小,到20×20,这就是用云做存储系统时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是它的关键点,当我们在一个小盒子里面能够找到我们所要找的存储物件,当我们把它全部打开来的时候,这些沙粒,红色、黑色、红色的沙粒都混在一起,更大的范围里,我们可不可以有效地找到我们要找的对象,这里有技术的关键,你们如果要做存储云的话,是需要去考虑的。

  第三,开发测试云,我们知道,开发测试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工作,通常开发测试,平均时间,没有Web2.0之前,都是2-3年,有了Web2.0之后时间缩短,但是应用缩小的。但是一些很关键性的应用上,开发时间还是很长。在开发测试的过程里面,你的基础设施是被占用的,不能共用。所以,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多的开发测试要做,它占用到的基础设施是很可观的,换句话说就是成本十分高,有没有什么方法借由云让我们的开发测试就像刚才存储系统一样有很高的共用效果,我们的技术已经可以做这个事情。这里面有三个好处,一是单独的企业内部,我们把它结合起来,降低我们因为开发测试的支撑而在设备、人员上面的浪费。二是,把产业链里属于同一类的需要做开发测试的,比如说都是做成衣、鞋子设计的公司,他可以在做他设计开发测试的时候,可以共用同样一个系统,经由云来做,这样可以降低我们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本。三是,从产业链里面,产业的上下游,在利用开发测试的时候,做进一步衔接,帮助我们在产业链比较长的过程里面开发测试时间可以大幅度缩短,而且产业链条里面,不同企业上下游的整合可以进一步做到更好。

  第四,分析优化。我们很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累积,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散布在企业里不同的部门,当我们在商业的发展上需要更进一步发挥更高价值的时候,我们发现因为不同的部门所掌管的系统跟它的数据没有紧密结合,没有在一个共通的平台上面,很难全方位地做分析和优化,所以新的价值就比较不容易产生。如果有一个云的平台,在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共用,然后也共用这些数据所产生分析优化的成果,甚至共用能够提供做分析优化的这些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从一个企业内部同样看到,把它按照刚才我讲的前一个例子来参考的话,我们也可以想象,跨企业在产业链条里面的整合,我们做供应链、上下游整合的时候,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分析优化,我们可以看到同业之间的合作有没有分析优化的空间,这里是产生新创造价值的部分。

  第五,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我个人觉得是在所有云里面困难度最高的。我们前面提到,关键的技术是大规模的租户,只有在中小企业是大规模的租户,它的确很需要在一户里面有很多家住进去,所以这是要得到证明的。中小企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强,而且它所有的资源很有限,在我们的调研里面很清楚地看到,多数中小企业能够接受一个新的技术,一个新的想法的时间,能够投入的时间是在一天到三天之间,如果你需要对一个中小企业说明一个课题,它需要花超过一天的时间,很可能就不会听了,如果他接受了这个想法,他开始看到他怎么样把这样子的服务和应用可以得到使用,需要超过三天的时间,就不是他可以负担的。所以从这个场景的例子,我们如果回忆一下前面提到的云的本质,云计算的一个基本的定义时,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云如果能够做成的话,表示我们在云计算上面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的技术是大致可以得到验证的。

  今天我们国内有很多的期许,我们要发展智慧的物联网。物联网是在描述我们整个物理的世界,我们通常在想到云计算的时候,还在今天互联网的世界,互联网所处理的信息是我们人所创造的信息,物联网所处理的信息是这个物理世界所产生的信息。如果我们对物理的世界都能够感知它,它所产生的信息是很大量的,它所需要的规模是比刚才我所说的几个场景里面包括中小企业的场景规模要求是最高的,物联网对信息的要求可能超过成千上万倍。可见,如果有先进的技术,在云计算上面发挥到极致,有一天我们可以让云计算成为支撑物联网实践的一个根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相信,在我们理解的一个针对物联网设计的参考架构上面时,云计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我们使用更高的运算能力、存储能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更高的合作。

  前面我们谈到了这么多研究的很浅显的想法,我们对云计算到底要怎么做?如果我们理解宏观上它是一个必然,到底我们要选择怎么办?当越多的人同意要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波浪,我们怎么样在这里参加选择你所在的位置,这是关键,关键不是波浪会不会产生,而是你怎么样在波浪当中得到最大的好处。所以我们要掌握宏观的趋势,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定位,怎么样产生合作共赢。接下来,很实实在在地安静下来,做一点真正的事情,那是最重要的。所以,企业的定位,首先要问的是你到底是做建设还是要做运营者,还是要做使用者,或者一个组合兼而有之。比如说,做开发测试云上面,我们看到一个例子,他是使用者,在无锡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上面,是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很新的商业模式的组合。

  因为今天是云计算的论坛,所以我也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我觉得政府在云计算推动上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政府如果能够看到云计算可以带来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的时候,如果产生制高点的话,我相信是会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前面已经提到要了解自己的定位,同时我也呼吁,我们的教育界以及科研界都能够一起合作,用开放、合作来完成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些云计算上面还需要克服的难点产生一些好的效果。

  一会儿也会有IBM其他的同事介绍IBM现有的一些产品和服务,很多跟我前面提到的概念是能够呼应的,希望大家很仔细地去看,同时我知道,今天也有一本很好的书是《智慧的云计算》,在这里可以提供。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IBM在云计算上面从事的工作有很多年,除了今天会场上介绍的一本书以外,另外两本书已经出了,一本叫《虚拟化与云计算》,如果大家从事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建议可以参考那本书的一些内容,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只有IBM的产品和服务,是整个业界的。第二本台湾天下杂志出版的《云端策略》,除了技术以外,也加了如何从事云计算的策略和分析。第三本很快要推出,也是比较偏技术的部分,云计算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分布式系统,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推荐。

  最后总结一下,首先,从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从社会经济的规则、科技发展的规则,我们看到不断地结耦是促成云计算必然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且现在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所以它肯定会出现。我们了解了云计算的本质是重视在服务质量跟投资回报,这里面有四个重点,我们希望在建立生态系统的时候,大家可以一起合作,不只是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也要在商业模式上有创新,然后希望能够在中国经过合作的模式,以开放的态度,来从事这些工作,我们可以让中国在云计算的发展上面,在全世界里面产生领导的地位。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