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不应该孤立Linux管理

不应该孤立Linux管理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随着Linux在数据中心领域成为一种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基础OS和硬件将不再是问题,但是把Linux看作一种孤立的技术、并要求单独管理并不正确。

作者:techupdate.zdnet.com 2004年5月27日

关键字: Linux 数据中心 系统管理 操作系统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随着Linux在数据中心领域成为一种越来越强大的力量,运行支持就逐渐成为决定它是否能够获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把Linux看作一种孤立的技术、并要求单独管理并不正确。但是,Linux也确实有一些独特的需求。

根据META Trend的研究:在2005年,用户们会要求减少类似的基础架构和应用管理厂商的数目(比如监控厂商)。在2006年,新的基础架构和服务定价模式,持续能力和版本费用增加了,企业协议期满后就会让购买者进行重新评估。趋势将是围绕着网络服务协议,针对功能,松散关联,“足够好”的套件。

Linux就符合这些标准。数据中心将持续地使用Linux。基础OS和硬件将不再是问题,所以其他的不同开始出现了。这包括硬件供应商提供的增值服务,厂商同Linux团体的紧密程度,厂商支持力度,以及能够获得何种类型的管理。

好消息是未来在逐渐清晰。厂商都在提高服务上加大了投入(比如安装、一级、二级支持,迁移),到2005年,这将是硬件厂商之间主要的区别。领先的厂商想通过扮演贡献者而不是开拓者的角色来推动Linux团体的发展。这个团体对此很敏感。如果一家厂商被认为是没有贡献就从Linux中获利,就能会被认为需要对厂商需求负部分责任。

企业需要做的决策是在哪里获得Linux支持以及如何获得Linux支持。他们是应该从硬件供应商(比如IBM、HP或者Dell)那里获得支持,还是直接同发行厂商(比如Novell、红帽子)还是从第三方厂商(比如Oracle)那里获得?影响决策的一个因素是同供应商一起对企业现有的支持协议进行评估。如果企业非常需要数目最少/稳定的供应商,那么建议把对Linux的支持添加到现有的协议范围中。除此之外,决策应该要考虑价格和对于一级和二级支持的理解程度(比如呼叫中心)。现实是,无论是哪家供应商提供一级或二级支持,三级支持都应该由发行厂商(比如红帽子或者Novell)来提供,这是由于他们同所有大的硬件厂商都有协议。

企业必须对自己进行教育以了解支持是如何实施的。当问题出现了,支持厂商能够很快为企业解决它。但是,复杂性是主流发布的产品如何能够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它们如何被跟踪和分发。问题在于,当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被反馈给Linux团队,何时报告给发行厂商,什么时候报告给客户就取决于支持供应商。虽然对于核心来说,这个工作被清晰定义了,但是在其他方面就没有那么清晰了。如果一家企业不了解它的支持厂商如何执行这个流程,就可能会非常不和谐,甚至更糟:会运行一个同主流版本不一致的系统。虽然管理在成熟,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Linux应该被独立管理吗?
基础架构和应用管理厂商都忙于Linux。大部分厂商(比如CA,Tivoli,HP)都把它加入了自己的主流产品线,甚至把它作为首选平台,而一些厂商(比如BMC)提供Linux工具。更好的消息是,主机厂商也是如此(Candle、BMC、CA)。Linux厂商也把管理作为潜在的利润增长点,它们都提供了一些管理产品,这些管理产品都把Linux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来管理。

补丁管理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目前,所有的Linux版本都有非常多的补丁。随着Linux的成熟(2006),补丁会越来越少,程序将变得更加成熟。所有的这些都会减少支持费用。企业不应该把Linux补丁安装工作看成是一项独立的工作。相反,这项工作是日常配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同企业的补丁工作相一致。虽然真正的Linux补丁需要一些不同的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建立一套独立的流程。企业必须采用一个通用的流程,按照实际情况使用针对平台的工具。把它作为独立的工作将增加支持的成本。

我们既不建议把Linux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来对待,也不建议在Linux特有的工具上进行投资,只要这种投资可以被避免(设备管理是一项不能被避免的Linux专业工具投资)。性能监测就不应该孤立地考虑。智能配置管理(比如供应)可能需要特殊的Linux工具,尤其是厂商提供对软件和第三方组件的综合测试。如果对于Linux的测试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个通用的工具也能够胜任。这些工具通常是由硬件厂商提供的,但是对于Linux,它们通常是由软件供应商提供。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开放源代码的工具可供选择。

Unix系统管理员团队应该也扩展到Linux领域,如果需要,现有的运行流程也应该加以调整(比如变化、事件、配置管理),但是不要创建新的独立的流程。而且,如果使用的是Linux+Intel(Lintel),Linux可以使用Wintel(Windows+Intel)平台配置和资源管理工具。

Linux应该同共享件和企业级工具一起被管理吗?
如果Linux的支持已经是主流的支持,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简单,只要使用同样的企业级工具就可以了。但是,这不是对于所有设备都有效。我们建议把所有的服务器资源进行分类,确认哪些承载着重要任务,那些是支持功能(比如打印服务器)。建议对于低优先级的设备使用低价格的或者开放源代码管理工具。Linux有非常多的低价格或者免费的管理工具可以选择(尤其是针对设备级的管理),但是绝大部分都不是企业级的,只适用于小型或者非重要的环境。

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es,SMBs),Linux可能会成为主流的平台。中小型企业比较少使用企业级工具,这就使得他们有可能采用开放源代码或者共享件管理技术来管理Linux。这样做的前提是同以前的管理技术没有冲突。

总结:Linux谋求为客户节省费用,并增加灵活性。但是支持和管理需求处理不当可能会抵消掉这些优点。只有当Linux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得到很好的管理,它才能够帮企业省钱。(责任编辑:刘燕之

查看本文的国际来源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