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十年前,Tony花了4080元,在电脑城给自己攒了一台台式计算机。“当时这个价格只能配到入门级的机子,不像现在4000元可以配到很不错的机子,但是我已经很知足了。”十年后,在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厂里,“攒机”因为档次太低,早已被清理出局;当年人头攒动的电脑城,如今门可罗雀;而那些一度炙手可热的国产电脑品牌,也转行另谋生路。外资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在IBM的率领下,越来越多的PC企业选择转型“去PC化”。
日前,行业研究公司IDC和Gartner均表示,在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超过8%。而Gartner的另一份预测数据 更打击了PC厂商信心,其预计201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为3.63亿台,相比去年的3.65亿台缩水0.4%,这将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之后PC市场 的首次萎缩。
十年间,PC这个光鲜耀眼的行业,就此悄然落幕,在夕阳中,寻找转机。
一次义无反顾的放弃
2004年底,IBM将旗下PC业务以12.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联想集团。
这段被称为“蛇吞象”的收购,给联想争取到全球PC领域第三的名次,同时换来品牌和技术;而对IBM而言,则是甩掉一个利润趋薄的包袱。
联想老帅柳传志后来回忆称,“当时很少有人看好这笔交易,风险太大。”而当时,也很少有人能想到,卖掉全球最响亮的PC品牌及业务,会是IBM走向百年老店的关键一步。
事实证明了IBM的预见力。2009年前后,此前在公开场合互相攻击的全球四大PC巨头惠普、戴尔、宏碁、联想,口水战逐渐减少。
受利润变薄影响,行业开始出现“IBM化”趋势。
IBM化的典型是惠普和戴尔。前者在那一年开始加速从打印成像、PC业转向以IT服务为主的平台化模式,并持续涉猎软件与服务,连续完成多起收购。而戴尔也加速在服务器领域的布局。
2010年,国内老牌IT企业方正集团将PC业务出售给宏碁公司,淡出PC江湖,转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2011年2月,戴尔CEO迈克尔·戴尔在电话会议中宣布,为保护利润率,该季度戴尔选择缩减部分PC销量,将重点从PC转移到其他领域。“我们已经不再是PC公司了。”
2011年8月,惠普CEO李艾科也在一次财报会议后的电话会议中宣布,惠普将关闭WebOS的硬件业务,剥离PC业务,102亿美元并购英国第二大软件软件厂商Automy。
尽管随着李艾科的下台,惠普并未真正舍弃PC业务,但其业务重心早已偏移,今年第三季度,其PC业务终被联想赶超。
这一变化也从侧面说明,PC业务已经不是这些行业巨头关注的焦点。
“挤水分”挤掉小品牌
这十年,PC行业“城头变幻大王旗”。全球PC行业老大的宝座,从戴尔交给惠普,惠普今年又交给联想。而前六的位次,也是每年更新。
但在这些鲜花和掌声之外,更多的PC品牌的命运更加可悲,或者悄然死去,或者逐渐隐退,或者转手卖人。
还记得“长城”、“七喜”、“神舟”、“清华同方”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脑品牌吗?
还有人记得当年PC行业如日中天时,TCL、海信等家电企业,也纷纷杀进,大举造电脑吗?
如今在电脑城里,这些曾经家喻户晓的品牌早已难觅其踪迹。
2006年,行业惨烈的价格战已让PC厂商利润大跌,此后几年,几大国产品牌企业的日子越发艰难。2006年长城电脑实现净利润6045.3万 元,同比下跌82.08%;七喜控股净利润为5792.2万元,同比减少29.40%;方正科技和同方股份略有增长。而到2008年,国产PC品牌几乎全 线亏损。
2009年第一季度,七喜净利润同比下滑超62%,方正科技净利润同比降低68.18%。
2011年业绩下滑后,长城电脑出现亏损严重,这个被誉为“第一品牌”的长城电脑不得不面临全线的危机。
长城电脑发布的201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63亿元,同比下降7.76%;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1亿元,同比暴跌325.67%。
业内专家认为,专卖店减少,品牌渠道都在没落,在PC领域,长城电脑已经放弃了自我救赎。而在以前所依赖的政府采购这块,本身采购在整体下滑,其次这块份额中有大部分要分给联想,小部分还要照顾跨国品牌,长城已经难再分一杯羹了。
而四次冲击IPO的神舟电脑则显得更加悲情。
2002年“四千八百八,奔4扛回家”广告首次在央视播出,神舟电脑市场份额迅速提升到3.7%,进入全国台式机销量排名前五位,惊艳行业。而 今年7月,神舟电脑第四次IPO提交的财务数据却显示,神舟电脑的主营业务依赖零配件,而电脑整机业务增长乏力。2010年神舟电脑整机收入增长 1.5%,零配件却增长30%。
而TCL、方正等企业,则先后放弃PC业务。
从后来者到全球老大
联想这杆IT大旗,在这十年里迎风飘扬,从国内走向国际,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全球PC老大,可谓传奇。这恐怕也是这十年,国内PC企业里,唯一的一抹亮色。
在PC行业出现“IBM化”趋势时,还同时存在另一股“苹果化”趋势。联想则是“苹果化”的坚定执行者,联想柳传志和杨元庆也一直喜欢将苹果视为最大敌人,希望至少在中国市场能超越苹果。或许正是苹果“专注”的思路,引得联想走上称雄之路。
2005年,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交易正式完成。但在随后几年里,联想的国际化旅程其实并不顺利,甚至一度出现亏损。
情况危急之下,已经隐退的老帅柳传志只得复出江湖,为联想制定“进攻加防守战略”,在随后一年内,联想完成扭亏为盈。2010年后,联想不断提速国际化步伐,在海外展开多起并购,并加大海外市场投入。于此同时,将业务领域扩展到智能手机和电视领域。
当然在这十年里,联想也走过不少弯路。
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是,2008年3月,联想宣布以1亿美元的价格向弘毅投资等投资公司出售联想移动,目的在于专注发展PC的核心业务。2009年苹果iPhone热卖,推动移动互联网市场迅速发展,联想只得花掉2亿元重新购回联想移动业务。
站在全球PC行业的顶端,此时联想的视野更加开阔。在上月联想新品发布会上,杨元庆表示,未来联想的目标将在PC+时代成为领军企业,包括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在内的多种电子终端产品。
不过在这个领域,联想面临的敌人将更加强大。除苹果外,还有微软、谷歌、三星,压力不可小视。
windows系统的杀手
严格考究起来,平板电脑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微软提出来的,但让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的企业却是苹果。
让微软想不到的是,这个原本看上去都不像电脑的玩意,却对其定义的传统PC产生严重威胁,并导致其windows操作系统销量下滑。
最让微软想不到的应该是,以卖软件起家发家的微软,在2012年后,也要学习苹果,参与硬件生产工作。
从这个角度看,苹果2010年发布的iPad,确实撬动了整个PC产业。
2010年,苹果首款平板电脑iPad的出现,一方面宣判了上网本产品的死刑,另一方面也叩响了后PC时代的大门。
在彼时,iPad也近乎成为平板电脑的代名词。据苹果公司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苹果iPad的累计销量已达1亿台。而全球每年PC总销量也不过9000多万台。
iPad很快有了众多追随和模仿者,乔布斯厌恶地称之为“copycat”。
三星、华硕、宏碁、戴尔、联想,甚至连国美、中移动这样的跨领域企业,也跟着推出平板电脑。在2011年,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上市,平板电脑市场也顺势快速成型,并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状态。
平板电脑颠覆并不仅仅是触控方式和电脑外观,还有PC行业的盈利模式和产业链。
同传统PC“一次销售”模式不同,消费者购买平板电脑后,还会持续为应用商店里的内容和服务付费。也正因于此,苹果iPad利润率高达50%,而传统PC的利润率仅为个位数。
在这种局势下,传统PC领域的霸主微软公司,也终于坐不住了,推出微软首款平板电脑surface,以及适用平板和PC的操作系统windows8。
平板电脑是否会对PC行业产生更深刻的冲击?就像站在2002年,很难料想今天PC行业的状态一样,未来十年PC行业的发展,同样不可预期。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