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高性能计算清华大学:夺冠ASC背后的选择

清华大学:夺冠ASC背后的选择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首届ASC(Asia Student Supercomputer challenge)亚洲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总决赛上,来自中国大陆的清华大学代表队摘得决赛总冠军,同时获得最高计算性能单项奖,此次清华大学出征ASC大赛的成员是六位本科学生分享了比赛中收获的喜悦和心得。

作者:王涛 来源:ZDNetserver频道【原创】 2013年6月5日

关键字: 高性能计算 HPC GPU 英伟达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ZDNet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6月05日 评论分析(文/王涛): 在首届ASC(Asia Student Supercomputer challenge)亚洲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总决赛上,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来自中国大陆的清华大学代表队力挫群雄,一举摘得决赛总冠军,同时获得最高计算性能单项奖。

可能很少人知道,此次清华大学出征ASC大赛的成员是六位本科学生,作为还身在象牙塔的学子,是什么让这六个年轻人走到一起组成一个团队?他们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背后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对此ZDNet记者走进了清华大学,倾听了这群年轻人收获的喜悦和心得。

清华大学:夺冠ASC背后的选择在ASC大赛上夺得决赛总冠军的清华大学队员

竞赛规则下的最佳选择

按照ASC13大赛的规则,每个参赛队伍搭建的系统功耗约束在3000瓦以内,主办方提供的硬件平台包括基于最新Intel至强E5-2600处理器的浪潮主力服务器NF5280 M3,以及NVIDIA最新的GPU Tesla K20和Intel刚发布的MIC众核加速卡,浪潮NF5280 M3通过转接卡方式可以支持2块加速器。

“3000瓦的功耗是最高约束,因此系统必须在3000瓦以下运行。”ASC13清华大学队教练黄小猛老师如是说,当时为了拿到更好的成绩,在一定的功耗限制下,采用怎样的架构配置是摆在队员面前的一个问题。

清华大学:夺冠ASC背后的选择ASC13清华大学队教练黄小猛

ASC13清华大学队队长徐持衡告诉记者,在比赛过程中,采用怎样的方案和平台,以及怎样进行优化,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一路下来大家都是会有讨论会有争执,正是在一个激烈的争论中我们才有了提升,最后才能明确到底哪个方案好,哪个方案不好,我觉得这个是必要的。”回顾当初确定方案的过程,徐持衡这样说道。

最终,清华大学选择了CPU+GPU混合集群,而且采用了每台服务器搭配两块GPU加速卡的做法,在3000瓦的功率规则下,很好地解决了性能和能耗平衡问题,并最终夺冠,值得一提的是,NVIDIA Tesla K20在功耗不变的情况下,性能提升3倍有余。

除了在大会主办方指定的应用中采用了MIC,清华大学在其他的应用中采用了GPU。清华大学队员金昊衠坦言,起初清华大学也尝试过使用MIC来进行计算加速,但相对于GPU,MIC的应用还不太成熟。

尽管基于MIC的编程要更容易,跟GPU的编程模式也不太一样,但是在后期的调优过程中,清华大学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效率上不去,达不到必胜的效率,此外,MIC卡是3000瓦的被动散热,一旦温度过高后,就会限频,但在温度降下来之后,频率也无法恢复到原来那么高,会比原来慢一些。

“从比赛的角度来看,当时为了拿到更好的成绩,综合考虑了所有的方案和技术,采用GPU是最好的选择,会保证得到最好的分数。”黄小猛老师说道。

GPU有更广阔的未来

对很多高校而言,并行计算还是一个新的学科,学校开设的课程不算太多,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学生自然也少,在回顾当初挑选这些参赛队员时,ASC13清华大学队教练黄晓猛老师坦言,看重的是这些学生良好的编程能力。

“只有一部分本科生开过并行计算的基础课,坦白讲在加入参赛队伍之前大家都没有相关的基础,但是他们都有很好的编程能力,大部分清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具备丰富和强悍的编程能力,接下来他们需要训练的是理解整个比赛的规则,理解并行计算,怎样做并行调用和串行。”黄晓猛老师进一步补充道。对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四年累积10万行的编程代码是平均的水准,黄小猛老师笑言,其中有些学生从初一、初二就开始接触编程。

除了具备良好的编程基础,清华大学很早就开设了CUDA编程课程普及GPU计算,从而培养了学生并行计算的思维能力,以及采用GPU架构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能力,其中参加ASC13大赛的清华大学队中有两名成员接受过CUDA培训。

“英伟达的CUDA中心就设在我们的实验室,我们已经和英伟达采用了合作培养方式。”黄小猛老师介绍:“课程分为三个主要的内容,分别是并行计算、GPU、FPG,在针对研究生的考试中,电子系也开设了一门课,此外,计算机系也开了这门课,来跟学生普及未来可能遇到的知识。”

在人才的培养上,可以说清华大学在不遗余力的在向前推进。同时黄小猛老师也透露,在英伟达工程师的帮助下,清华大学能够获得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GPU产品,在应用领域的形成合作,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学习。

回顾整个GPU生态系统的发展,黄小猛老师认为“一年比一年好”,“尽管还有太多的问题,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在进步,我们对未来很乐观,也期待在未来5-10年,GPU完全进入所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黄小猛老师说道。

正是凭借在ASC大赛上的优异表现,清华大学获得了角逐ISC13国际大学生超算大赛的入场券,就在这个月,黄小猛老师将带领自己的队伍奔赴德国参加比赛,我们在期待清华大学取得好成绩的同时,也更加有理由相信,GPU在加速高性能计算中将受到更广泛的应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