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带你轻松了解服务器

带你轻松了解服务器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服务器、PC服务器、IA架构服务器、工业标准服务器,这些名词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感觉是那么相似,却又被不同的厂商解释出了不同的概念。为此,本文介绍了服务器的相关知识,以便读者对服务器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作者:计世网 2007年9月17日

关键字: 芯片组 服务器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2页)

    服务Intel服务器5年的RCC芯片组

    时光走到了2006年的8月,Intel的酷睿架构体系已经完善,在服务器上也酝酿了全新的平台,一个被称做Bensley的新服务器平台出现了,全新的E5000系列芯片组成为双核Xeon的绝对搭档。

    这个时候的AMD也没有闲着,调整了Opteron的管脚,升级了原本DDR的内存控制器为DDR II,配套的芯片组也开始使用了NV的nGeforce Pro 2200,支持了新的特性。

    I/O接口的变迁

    很多读者一谈到I/O就是PCI或者PCI-E,没错,这些都是I/O接口部分,但是要全面解释的话,I/O接口包含的内容就很广了。

    从传统意义上的扩展插槽,到磁盘的接口、网络的接口都被称为I/O,现在甚至连USB也被认为是服务器上的一个重要I/O通道。

    从早期PC机开始EISA、ISA、VESA都是那些时代的扩展操类型,不过真正在服务器上应用到的还是PCI,随后发展演变成PCI-64、PCI-X、PCI-E等,无一脱离PCI的概念。网卡和各种SCSI、SCSI RAID,SATA等接口,都停留在这个PCI类的接口上,因此在服务器领域中,PCI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期的PCI只有一个共享的总线,甚至形成了网卡、RAID卡和显示卡等多种PCI设备共同争用的现象,所有设备都挂在PCI总线上,形成了带宽共享的形式。PCI设备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逐渐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规范:从最低的32位33MHz PCI的133MB的带宽到PCI-X 133MHz的1.07MB的带宽,再到PCI-X 8×的数GB带宽,PCI的带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 

    左为FB内存,右为DDRⅡ内存

    在100MB时代,所有的接口都能够满足100MB网卡的流量带宽需求,但是在1000MB网卡逐渐普及的今天,从性能带宽来看,他们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100MB网卡在工作中会产生近200Mbps的流量(近乎是20MB带宽),千兆位网卡在实际工作中理论流量可以达到2000Mbps(折合约200MB带宽)。传统PCI 2.1标准的32位33兆PCI已经不能够满足带宽的基本需要,更不用提RAID卡等带宽占用大户的使用了,因此它在主流服务器中已经走上了逐渐没落的地带。

    64位PCI -X从进入主流服务器后,就一直发挥出它高性能,良好兼容性的本色,先是为高性能SCSI RAID卡提供了良好的工作通道,在千兆的环境下也发挥出英雄本色,以近GB的带宽承担起千兆位通信的重任,而随后的高性能RAID则促进了PCI-X的分段设置。至此,服务器的I/O基本满足了用户多方面的需求,而所谓的PCI-E,是并行化I/O接口转串行化I/O接口的过程,它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带宽增长上。

    内存技术风起云涌

    服务器的内存很贵,几乎是相同规格PC机的一倍,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为什么会贵?从SDRAM时代就这样,DDR时代仍然贵,DDR II时代同样贵,到今天的Bensley平台,甚至出现了专为服务器设计的FB内存,更贵,为什么?

    所有的内存都与生俱来地存在出现错误的潜在可能性。内存错误可以分为两大类——硬错误和软错误。硬错误是内存硬件的彻底损坏。软错误是在受到电磁干扰的情况下随机出现的,它并不意味着存储器的损坏,但是却有着更大的危险性。据统计,内存容量在4GB的服务器每年平均发生3次内存软错误。

    服务器使用特殊的ECC内存,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技术可以纠正1位错误,检测到2位错误。1996年Compaq的Advanced ECC技术可以纠正同单一内存芯片上的多位错误,也可以纠正内存条上单芯片的失效。IBM推动的Chipkill ECC技术在内存条中安置内存RAID芯片也实现了纠正单芯片内多位内存错误和单芯片失效的问题。

    其实早些年已经对内存可能会发生的错误产生了内存镜像技术、内存条阵列技术、在线内存备份等多种技术,但是随着服务器平台的逐渐统一化,这样的技术只是在某些厂商的特定机器上采用,毕竟价格过于昂贵,超过了普通用户所能接受的范围。

    从早期的SDRAM,发展到可怜的RDRAM(Rambus的RDRAM在性能方面的领先不能掩盖它严重的散热问题,再加上昂贵的价格,进入高端服务器领域困难重重),再到DDR和DDR II,最新的有FB DIMM内存。基本上实现了每更新一代,速度提升一倍的诉求。

    存储空间飞速成长

    第一代的服务器硬盘有多大?反正40MB的硬盘就足够一台服务器为几十台无盘站提供服务了,而为了给更多的用户同时提供服务,SCSI硬盘显然是最好的选择,SCSI也成为服务器身上与PC不同的重点特征。

    从SCSI开始到今天的SCSI 320 、SAS都在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上远远超出了ATA硬盘,容量也从最初的40MB发展到今天的15000转、320GB;ATA硬盘更借助自身的优势,将容量扩展到750GB。即便是体积最小的1U机架式服务器,也足够放下两块3.5英寸硬盘,容量过TB轻松可得。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