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X86服务器英特尔至强平台的私有云“内外”兼修之道

英特尔至强平台的私有云“内外”兼修之道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现在业界基本达成共识——私有云无疑是企业IT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从目前企业的动作中也能看出这一变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从最早的消除信息孤岛,再到数据大集中,发展至今已经开始向应用集中与自动化交付方向迈进,这也是表明了私有云的最终目的——在基础架构的整合基础上,进一步向应用平台整合与全局资源管理的模式演进。

作者:赵效民 来源:ZDNet China【原创】 2011年4月15日

关键字: 英特尔 至强 私有云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现在业界基本达成共识——私有云无疑是企业IT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从目前企业的动作中也能看出这一变化。数据中心的建设从最早的消除信息孤岛,再到数据大集中,发展至今已经开始向应用集中与自动化交付方向迈进,这也是表明了私有云的最终目的——在基础架构的整合基础上,进一步向应用平台整合与全局资源管理的模式演进。

而一提到私有云,大多人都会想到虚拟化。现在谁也不会否认虚拟化与私有云之间的密切关系,不过似乎又有不少人因此走向另一个误区,并让自己在做私有云的规划时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事实上,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私有云的理念并不仅仅是虚拟化这么简单,如果跳出"必须是基于虚拟化"的框框,你会发现更广阔也是更合理的私有云之路。

服务器与数据中心虚拟化的好处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简单的说,虚拟化也分几个层面,至少是两个——物理服务器的简单整合以及大范围内的应用平台的虚拟整合,后者的层次更高。有人会说,将原有物理服务器进行整合,不也正是对应用的整合吗?在某种意义上讲的确如此,但是应用的整合对于系统的动态调配能力的要求更高,它并不仅限于几台服务器,而是面向整体的应用架构的,所以在做虚拟化整合时,你一定要想清楚了,是只做简单的物理服务器的削减,还是由此逐步改变企业的IT应用平台的体系结构?

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虚拟化给企业应用平台带来的影响,在以往每个服务器是个小孤岛,上面只有一个大房子,里面住着若干个居民,这些居民就是应用负载,而房子就是物理服务器提供给他们的运行空间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的岛上的房子空空如也,有的上面已经人满为患,怎么办?虚拟化的作为就是在所有的小岛上加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建立成一个统一的城市(资源池)你可以随便建房子(虚拟机)并派驻人口(应用),只要不超出这个城市的边界即可,但这个城市不同的区域的平支撑能力还是要看下面的小岛的坚固程度,这就相当于"地基",当一个区域房子太密集,已经超出其下面的"地基"的承受能力时,可以自动的把他们连同房子迁移到另一个区域,而如果一个区域很坚固(下面的岛很大),可以在那建立更高的居民楼提供更多的虚拟机,以承载更多的住户。甚至,这个平台可以环绕这个大岛来建,在岛上直接建设这个城市永久性的重要的行政、功能机构,确保城市的平稳运行。从这点来看,这座建立在这种"虚拟化平台"之上的城市也就是企业IT应用架构的一个缩影吧。

显然,在这个"城市"中,所有的住户(应用)所面对的是一个整体的平台,而不是具体的服务器,每个房间所得获得的资源的紧张程度,以及资源维护的需要情况(比如对该区域进行整修)来将决定他们是不是举家搬迁到另一个区域(即另外一台物理服务器),这有点像城市里的人口流动一样,有些人觉得某一区域不适合生活,或是拆迁,就会搬到另一个区域,虚拟机的迁移也是如此。这里,我们可以把那些较小的岛看作是中低端的服务器,而把大的、坚固的岛看成是中高端的服务器,在统一的平台下,也终将面向不同的应用与负载。

如果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基础的虚拟化平台选购至强5600这一类的服务器就足够了,双路2U服务器可算是标准的虚拟化平台。不过,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讲,虚拟化平台可能就要稍微多动点心思了。

我们上面讲过,虚拟化是迈向云的一个手段,但不是说云必须就得是虚拟化,这一切都要看应用的特性。即使是中小企业,有些关键性的应用,或是高负载的应用也可能要独占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才可以,所以我们对于虚拟化平台的构建也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应用类别会较为复杂,当考虑向虚拟化平台转移时,我们可以将应用从外到里划分成外部和"辅助"与内部的"核心"应用,前者基本上是公司内部的日常IT应用,比如公办、邮件、HR、财务等,而核心应用则是指企业的工作与生产IT环境,比如ERP、CRM、数据库等等,即我们常说的关键业务(Mission Critical)。外围应用往往数量比较多,但负载较轻,也对高可靠、可用与可维护性(RAS)的要求不高,而关键业务则负载较重,也对在线时间有着很高的要求。两者在虚拟化平台上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所以这需要企业IT人员做细致的分析。

不少企业都认为2U的双路机架服务器或是刀片服务器是虚拟化平台的首选,这基本正确,但还不能当作成为绝对的真理,事实上还是那句话,关键看应用的效果与整体的资源利用率的情况。如果是整合大量的低负载应用,那么双路服务器的确是理想的选择,而如果是高负载的应用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物理双路服务器上进行部署,给这个应用以最大的系统资源,另一个方法则是在更高端的4路或是8路的服务器上建立虚拟化平台,将多个关键业务的应用迁移到这个资源池中,如果这样做的性能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那么就是最后一种手段了——不做虚拟化,直接在高端服务器上做关键业务应用的部署。然而,在至强7500出来之前,这种想法其实也让不少人矛盾,因为现在的至强5600的虚拟化性能已经超过了以往的多路处理器,但是在RAS方面又有所不如,其实即使以前是面向高端应用的高端x86处理器也没有多少底气与传统小型机比拼RAS。所以只有同样源于Nehalem架构的至强7500出现后,才打破这种"交集"与"纠结",它是当前虚拟化性能最好的x86服务器,也是最可靠的x86服务器(不是"之一",在RAS特性方面,至强7500在x86领域可谓鹤立鸡群),从而也让其与至强5600一级的双路平台彼此的分工更为明确。

x86平台的虚拟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从CPU、I/O到网络,都出现了虚拟化加速技术,便利虚拟化开销所造成的性能下降越来越小,而x86平台能提供的系统资源则越来越多。比如内存容量,以单条DIMM 8GB计算,至强5600平台可达144GB,而对于4路至强7500平台,可达256GB,8路时可达512GB,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而内存的扩展能力,再加上RAS特性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两者的虚拟化平台的侧重点。一些厂商的测试表明,4路的256GB至强7500服务器已经能很好的支持16个配置为16GB内存+4个虚拟机CPU的SQL虚拟机,并且可以灵活的变更为4个内存为64GB的SQL虚拟机,这种灵活性与可伸缩性也是虚拟化平台的典型好处。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并不一样,到底性能能否满足你的要求,最好还是找系统供应商进行具体的测试验证。

英特尔至强平台的私有云“内外”兼修之道

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企业IT架构,不管是什么样的虚拟化平台,还是非虚拟化的平台(可以是双路的也可以是4路的,以应用需求与成本核算来进行最终的选型),关键在于要置于一个统一的平台管理与沟通环境下,让资源池与资源池之间,相关应用之间都有良好的交流渠道,而针对不同应用与平台特点的"负载均衡优化"应该是建立以虚拟化为主的IT平台架构的一个主导思想,这也将是更为理想、更为可用、更为成熟的私有云平台

另一方面,高端服务器也可能在某些领域反其道而行,进入中低端服务器的领地,比如桌面虚拟化,前端桌面的虚拟化必然要对后台的应用虚拟化与桌面交付提出新的需求,而一台4路至强7500服务器所支撑的虚拟桌面数量至少是至强5600的两倍,并且可以负载更重量级的应用虚拟机,这样就又给IT主管人员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全部用至强5600做桌面虚拟化的后台,还是与至强7500进行高低搭配,做更好的负载均衡呢?

总之,我们现在可以简单的总结以下几点,谨供参考:

1、虚拟化是迈向未来私有云的一个重要手段,但虚拟化不代表私有云,私有云也不见得非得建立在虚拟化的基础上,一切以应用的角度来考量。

2、虚拟化平台应从全局考虑,通过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与机制,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以虚拟化为主的企业IT架构,原则就是但凡虚拟化性能能满足的,就可以做,而且做得越早越好,这样有利于后面的运维管理。虚拟机迁移、容灾、动态资源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对于IT运维来说,不可忽视。

3、如果必须要用物理服务器来承载的应用,也没必要非得向虚拟化靠,为了虚拟化而虚拟化反而违背了虚拟化的初衷。

4、虚拟化平台并不是一成不变和千篇一律的,我们需要针对应用的特点、平台的特点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做到即不浪费,也不低效。

5、大部分的虚拟化应用平台可以由至强5600来承担,它是企业周边应用的理想承载平台,而至强7500则是企业关键业务虚拟化平台的首选,但是要不要做虚拟化,最好还是做相应的测试评估。

6、在某些情况下,至强7500也可以成为周边应用良好的虚拟化整合载体,但这也需要具体的分析,尤其是那些对内存需求更高的应用,7500的整合能力和效果往往比至强5600更好(比如当出现CPU资源还够用,可内存已经不够分配的时候)。

7、总之,越是大型的企业,越有必要全局的来分析设备的选型,来通过合理的负载搭配组建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IT虚拟化平台,而至强5600与至强7500的初始采购成本的比较只是其中一项,就像我们去考虑整体的ROI与TCO一样,初始成本并不是最重要的!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