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服务器组件2009年:英特尔与AMD服务器市场对对碰

2009年:英特尔与AMD服务器市场对对碰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对于服务器来说,处理器当然是最重要的核心组件,它决定了服务器的更新换代与性能等级,所以观察服务器市场的变化与走向,就离不开对这一根基的关注。

作者:赵效民 来源:ZDNet【原创】 2008年12月29日

关键字: Shanghai Barcelona AMD 英特尔 交锋视点 Nehalem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4页)

对于服务器来说,处理器当然是最重要的核心组件,它决定了服务器的更新换代与性能等级,所以观察服务器市场的变化与走向,就离不开对这一根基的关注。

前不久我们对英特尔将于2009年3月上市的,基于全新架构的Nehalem-EP处理器进行了展望,认为很值得期待,但我们也没有忘记在x86服务器CPU市场中,并不是英特尔的独角戏,它顽强的竞争对手AMD仍然在这个市场中拥有着自己可观的支持者。而在2008年里,AMD推出了其第一代45nm处理器“上海”(Shanghai),虽然仍然属于第三代Opteron(晧龙)家族,但也有很多细微的变化,这无疑将使得2009年的服务器市场越发精彩。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新的一年中,英特尔与AMD将呈现出怎样的竞争态势。

AMD新军“上海”:亮点与困惑并行

在2008年的11月13日,AMD正式推出了其首款45nm Opteron处理器,但并没有以第四代Opteron自居,从中可以看出它与第三代Opteron仍然是一家人,也就预示着其在内部结构上并没有质的变化,而更多的是一种“量变”式的增强。不过,在AMD的介绍中,笔者看到了一些亮点,但也有些困惑,也让这款处理器显得有些神秘。

首先,我们知道AMD引以为荣的点对点处理器互联架构是其一大法宝,这个架构的基础就是AMD主导开发的开放式点对点总线技术HyperTransport,简称HT。从早前的第三代65nm Opteron(即Barcelona,巴塞罗那)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就已经采用了3条HT总线的设计,而在这一点在“上海”身上并没有变化,可是在一些规格上却有了不同。

“上海”Opteron的架构图,可以看出与上一代Barcelona是一样的

在Barcelona的设计中,双路的2xxx中3条HT总线中有一条负责与另外的CPU互联,另外两条负责I/O处理,8xxx的3条HT都可用于CPU的互联,每条HT总线的总位宽是32bit(每向16bit)。根据AMD的计划,将会全面推行HT 3.0标准,那么以现有的规格计算,采用1GHz时钟的HT 在32bit总位宽下的带宽正好是8GB/s,三条共24GB/s,与其宣传相符。也就是说,Barcelona用于CPU间互联的带宽为8GB/s,而在Shanghai的新特性介绍中,我们看到的数值则远高于此。

AMD给出的Shanghai新特性介绍,包括了45nm工艺带来的好处(比如更高的主频,更节能)、可支持DDR2-800(Barcelona只支持到DDR2-667)、可以更节能的智能预取、增强的快速虚拟化索引(RVI)以及更高的CPU间互联带宽,上图标注的17.6GB/s明显高于Barcelona的8GB/s

这点让笔者有些兴奋,但在其全面升级到HT 3.0之际也带来了一些困惑。

AMD上海处理器高调亮相 45纳米服务器战略展开布局

很明显,Shanghai的HT总线传输频率为4.4GT/s,相对于目前的2GTs(1GHz时钟频率)提升明显

在AMD的宣传中,Shanghai要到2009年第二季度才会全面提升至17.6GB/s的HT带宽,那么我们的疑问来了,它显然与现有的Opteron平台不兼容了,也就意味着现在的Shanghai平台不能再用于日后的Shanghai,这对于OEM厂商来说肯定要增加点麻烦。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到位,一上来就是HT3.0的规格呢?这也许就是考虑兼容的代价?

对比英特尔的Nehalem架构,我们就能看出来Opteron原先的HT优势在2009年面对前者的QPI总线(Nehalem-EP的CPU间互联与I/O带宽均为25.6GB/s)时以处于下风,这主要体现在传输频率低。当然,HT也是在进步的,在2008年7月23日,HT组织发布了最新的HT 3.1标准,从中可以看出至于在频率上与QPI已经相当了,可是Opteron何时用上这个成果就很难说了。

HT总线的历代标准总览,最新的3.1标准2008年7月出台,不知何时用在Opteron处理器上

其次,另一个让比较迷惑的一点就是仍然采用DDR2内存,这在当前大谈绿色节能的背景下,显得有些不可思议。DDR2的接班人DDR3在节能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工作电压降低了0.3V,理论能耗降低了16.7%),而且传输频率比DDR2要高出近一倍。如果说DDR3因为成本的原因不会在台式机市场过快的普及,但对于更注重能耗的移动和服务器市场,DDR3理应更受关注(当初DDR2内存也是率先在这两个市场普及的)。也许Shanghai是为了最大限度与现有市场兼容,历史上AMD也向来是稳扎稳打的,勇于挑起产业变化的是其竞争对手英特尔(如Rambus DRAM和FB-DIMM的采用,此次DDR3也走在了前面)。但我们可以注意到,在HT总线上,虽然AMD宣称Shanghai可以向下兼容,可是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效果,还是必须要有新的支持4.4GTs的HT3.0平台,那么为什么不能勇敢的采用DDR3呢?按照AMD的路线图,到2010年才会转向DDR3平台,我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AMD在技术开发能力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总之,AMD长期以来最值得骄傲的两大优势——点对点传输总线与集成内存控制器,在Shanghai这一代将不复存在,反而将要开始追赶后来居上的对手,这的确让笔者有些感叹。

因此不得不说,Shanghai的发布在笔者的眼中有些亮点和困惑。当然相对于Barcelona的进步肯定是有的,主频与内存带宽的提升无疑对性能有直接的帮助,只是如果自己进步的步伐不如手快的话,那么就要相当小心了。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