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作者: 惠普亚太及日本地区数据中心服务与培训部总监EE Chye Chuan
在整个亚洲,现在很多数据中心都是按照“一种规格满足所有需求”的思路创建的。通常,这也意味着在数据中心的前期建设以及持续运行中会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面对预算吃紧而又需要数据中心对业务提供有力支持的局面,亚洲的首席信息官和设备管理人员应该把目光投向新一代数据中心设计。那些采取高冗余设计创建数据中心这种传统方式的人或许会错过大幅控制成本的机遇。因为这样的数据中心用高冗余设计面向所有的系统和应用程序,而不区分这些系统和程序是否关键以及是否会因为它们的意外停止而带来业务风险。
一个设备需要融合多个运行环境,而每个运行环境都与业务重点、特定的技术系统和程序的关键性相一致。多层级数据中心通常能使资本成本减少15%到25%。这种结构的数据中心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所需的支持资源更少、运行效率更高,减少了总体拥有成本(TCO)。
国际数据中心标准(the Uptime Institute)确立了一套识别不同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设计拓扑结构的四层级系统。第一层级的可用性最低,只有99.671%。第四层级的可用性最高,达到99.995%。到目前为止,设备的管理人员和设计师们面临的尴尬却是,大多数数据中心都是多种技术环境混合在一起。拥有不同的关键性和针对不同业务重点的系统和程序都安置在这些技术环境中。
例如,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必须全天候运转,因此就需要一个第四层级的技术环境。这个环境由多个活跃的电源、散热分布路径及冗余部件组成,并具有容错功能。相反,共用同一个设备的应用程序,如支票处理或资金转移,在突然停工时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这样的程序使用较低层级的冗余运行水平就可以。
但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是单片集成设计,各种技术系统和应用程序集中在一起,而且都是在同一个冗余层级上运行。大多数关键程序进程都要求高冗余水平,并进而将这种高冗余水平扩展到了整个数据中心。单层级设计不能把关键业务程序与次关键业务程序区分开。这样一来,整个基础设备都不得不满负荷持续运转,这会造成不必要的冗余,也免不了会降低能效、抬升成本。
数据中心的下一步就是实现多层级混合设计,也就是一个数据中心可提供多个运行环境。通过这种方法,惠普可以使数据中心包含多个不同性能的层级,以满足特定的技术和业务要求。例如,下图的这个模型就可以用来设计一种数据中心,这种数据中心既可以模拟第二层级数据中心又可以模拟第四4层级数据中心的工作。这可以把设备的合适资源分配到每个指定的小槽内(见下图)。每个小槽会对槽内特定技术系统或程序的可用性条件进行匹配。这个层级由结构化的业务重点分析进程决定。比如,关键业务程序就只会被配置到用于高正常运行时间第四层级运行模型的小槽内。
图:惠普数据中心多层级混合设计模型
不同层级的应用程序被安排在指定的、提供所需运行水平的槽内。
按照合适的尺寸设计每个小槽的冗余基础设施可以大幅度节约资本支出和运行成本。前期数据中心的建造成本会减少15%到25%。多层级数据中心还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电源与散热系统里的标准化模块也可以根据小槽的不同冗余水平进行改装。如果数据中心的较小区域里存在系统和设备停止运转的情况,这一套系统也可以减少业务持续性的风险。
多层级设计帮助公司在预算吃紧时仍能实现技术需求,这满足了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也能满足未来不断发展的业务和运行要求。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