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144层NAND计划于2020年发布……另有消费级QLC闪存驱动器正伺机待发。
虽然相关细节信息不多,但英特尔公司已经正式公布其第二代Optane技术方案,代号名为Barlow Pass,意指地势险峻的巴洛山口。此外,芯片巨头还透露正在开发144层QLC(四级单元)NAND技术。
芯片巨头同时在其位于新墨西哥州里奥兰珠市的工厂开设第二条Optane生产线,并在此前的第一条生产线上同步生产第二代晶圆。
在此次于首尔召开的英特尔内存与存储日发布会上,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产品管理高级总监Kristie Mann展示了下面这张演示图:
Barlow Pass DIMM将于2020年正式发布,一同推出的还将包括至强CPU的Cooper Lake(14纳米)与Ice Lake(10纳米)版本。此外,第二代Alder Stream Optane SSD也将在明年推出。
预计到2020年,单端口第二代Optane企业级驱动器将配备第二代控制器,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水平。
通过展示图,可以看到Optane的第三代与第四代发展路线图也已经基本设定,其中包括至强Sapphire Pass以及目前尚未定名的再下一代至强设计方案。
根据我们的估计,第一代DIMM的128GB、256GB以及512GB存储容量将在第二代版本中全面升级至256 GB、512GB以及1TB。
英特尔公司研究员Frank Hady也确认称,第二代Optane将拥有四层,这使得芯片尺寸增加了一倍。从理论上讲,这意味着英特尔也能够在各类Optane驱动器以及DIMM当中实现容量倍增的目标。
这一次英特尔仍然对技术细节有所保留,不过相信关于Barlow Pass的容量、使用寿命以及性能等指标将很快得到披露。
英特尔方面还表示,微软公司正着手更新其客户端操作系统以支持第二代Optane中的各项特性。
英特尔方面表示,96层QLC SSD将从下个季度开始向客户交付,而后他们将转而开发144层3D NAND产品,并从2020年开始正式向市场供货。这可能是将两个72层组件进行串叠,但仅仅只是猜测,我们将在得到明确答案后及时向大家汇报。
英特尔公司非易失性内存解决方案部门总经理兼高级副总裁Rob Crooke表示,英特尔正在为个人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开发Optane持久性内存,从而彻底消除对外部存储方案的需求。通过切换至直接指向Optane内存——而非外部存储介质——的指针,新型应用程序的加载速度将得到显著提升,或者说有望瞬时完成。
英特尔公司还在本次内存与存储日活动中公布了665P,一款速度超越原有660P产品的四级单元NAND闪存驱动器。
之前的660P为M.2式驱动器,采用PCIe 3.0 x4接口与NVMe v1.3接口。其支持每天0.1次全盘写入(DWPDF)并提供五年质保周期。该驱动器采用SLC写入缓存并内置256 MB DRAM。另外,它的随机读取/写入IOPS分别为22万/22万,连续读取与写入带宽则为1800 MB每秒。
以下是这款产品的实际外观:
再来看此次新发布的665P,二者看起来非常相似:
英特尔方面也展示了660P与665P两款产品在CrystalDiskMark v7基准测试中的性能差异,测试皆采用两款产品的1 TB版本。
测试结果汇总如下:
660P连续读取/写入速率——每秒1229/1333 MB
665P连续读取/写入速率——每秒1817/1888 MB
660P随机读取/写入IOPS——13137/37105
665P随机读取/写入IOPS——17279/47608
其中660P采用64层NAND,而665P采用96层结构。英特尔公司非易失性内存解决方案部门战略规划与市场营销负责人Dave Lundell指出,新一代采用的存储介质更先进,ASIC与固件也得到了提升。
665P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目前具体价格尚未公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