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1.IP协议的问题所在
如上所述,根据以TCP/IP协议为基础的Internet的发展历程可知,IP协议最可取的内涵与作用在于其充分的开放透明性与灵活有效的多业务增值能力。然而,在开放透明的同时,也往往更容易“充分暴露”,自然也容易受到攻击。在Internet商用化后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中,最棘手、解决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问题。
对IP协议的安全性问题,最尖锐的观点来自TINA/TIMNA。TINA/TIMNA的观点很明确,认为NGN不应该是“全IP化的网络”,而应该是一种以“中间件(Middleware)为基础的网络。TINA支持ITU-T建议Y.130的ICA(信息通信结构,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rchitecture),认为Internet及其IP网的三大缺陷是安全失控,QoS无保障及网管弱智。全IP化即使使用IPv6也不能有本质性的变化,必须从中间件层入手,才能真正取得隔离功能及解决安全问题。IP协议结构象“明信片”,源/目的地和内容三者关联,全局暴露,是其易受攻击与无法解决好安全性问题的根本所在。“IP决定一切”违背分层网设计“应用决定一切”的公认理念,造成事实上的本末倒置。有结构的进化,才能有功能的突破。“未来网技术IP不是惟一的选择”。TINA支持以ICA为基础向NGN演进。
应该说,TINA/TIMNA提出的看法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IP协议安全失控的本质所在。实际上,仔细分析PSTN,ATM及IP网络结构可更充分理解IP网易受攻击的原委。
一般情况下,安全攻击多半在终端发起。PSTN的终端本质上是傻瓜型,兼之PSTN的收费模式,若想在终端入手发起大规模攻击,成本很高,难以操作。在PSTN的用户端与网络端,UNI与NNI彼此分离,业务的提供及控制权均在运营商手中。没有运营商的参与,用户难于在终端玩新花样、播发病毒及发动攻击。就算客户想做手脚,追查亦较方便。因为PSTN对所有终端均按E.164码号规则赋予全球惟一的公开编号。此外,当PSTN提供IP网接入服务时,PSTN仅作为IP网的链路层接入,IP数据只是在PSTN上透传,故无法在PSTN接入IP之际从IP网攻击PSTN。由此可以看出,PSTN的网络与终端安全性较好,而其丧失的则是灵活有效的宽带多业务增值能力。
ATM虽然同属分组型技术,但ATM并无直接的终端业务与用户。对用户而言,只是提供一个逻辑“专网”。用户只能在自己的“专网”中运作,无能力亦无可能发送ATM网络可识别或要识别的信令与业务数据。同样,ATM的UNI与NNI是分离的,网络只是为用户提供透传功能,其信令、业务数据等对用户而言是不可见的,用户无法产生恶意数据对ATM进行攻击。相应地,ATM网络与网络间的安全性则是靠运营规则与运营商间的信任关系和协同合作予以保证。而且,由于用户只能在自己所在的网络中运作,即便能发动攻击,亦只能攻击自己网络内的有限用户,故很容易追查。因此,ATM网络虽有较好的安全性保证,但却带来了宽带多业务增值的不灵活、不方便与不经济等缺点。
IP网络如同信息的明信片传送,没有UNI与NNI的分离问题,运营商设备、协议乃至网络拓朴对用户均是开放可见的。用户端产生的IP信息,无论在用户端或在网络中均可传送。通过用户端与运营商网络交换非法的恶意路由信息,即可对运营商网络的路由器、接入服务器等设备及三层以上设备实施攻击。与此同时,位于IP网络边际的用户侧的网络与业务/应用,一般均使用TCP/UDP/IP这一基础技术。这导致用户间在IP层及应用层等各层面彼此透明可见,从而为恶意用户攻击对方网络及相应的业务/应用大开了方便之门。IP网络的终端高度智能化及多业务能力,使终端用户发动攻击变得容易,又增加了识别与防范各类花样繁多的安全攻击的难度。由于多种业务综合承载在同一网络上,难以分辩与确定用户间的信任关系,导致恶意用户很容易找准对象,发动攻击。而被攻击的用户实际上难以分清哪些是合法用户的正常访问,哪些是非法用户侵入或恶意攻击。
鉴于IP网络及技术发展快速,在协议设计及软件开发中难以避免的缺陷与漏洞在大规模应用之前来不及测试,故难于发现并将其彻底排除,这亦给恶意攻击造成了各种可乘之机。此外,IP用户身份难以识别,导致很难跟踪及遏止攻击者。而且,IP高度智能的终端及其宽带化,加上其有利的计费模式,更有利于恶意用户方便且低成本地有效实施大规模攻击。制造这类攻击的技术难度变得愈来愈容易,从而使得这类非法入侵及恶意攻击有增无减,肆意蔓延,防不胜防,令人担忧。当然,IP协议的开放透明性所导致的安全性弊端,亦带来了其灵活有效的宽带多业务增值能力,便于互联互通及有效降低成本等明显的市场应用优势与吸引力。
目前,黑客、病毒似乎愈杀愈烈,泛滥成灾,已成为安全计算及IP网络安全运作的头等隐患。例如,2004年新病毒增加了52%。瑞星报告指出,其中有十大病毒对用户造成的破坏最大:网络天空(Worm.Netsky,占总病毒数的39.9%)、爱情后门(Worm.Lovgate,21.3%)、SCO炸弹(Worm.Novarg,7.7%)、小邮差(Worm.Mimail,1.5%)、垃圾桶(Worm.Lentin.M,0.9%)、恶鹰(Worm.BBeagle,0.8%),求职信(Worm.Klez,O.5%)、高波(Worm.Agobot.3,0.5%)、震荡波(Worm.Sasser,0.4%)及瑞波(Backdoor.Rbot,0.4%)。而且,黑客和病毒威胁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变种病毒数量翻番剧增,防不胜防。从漏洞被发现到攻击病毒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国产型木马病毒及后门程序成为主流,目标直指网民真实财产以及“网络钓鱼”(Phishing)形式的诈骗病毒活动明显增加等。显然,在这十大病毒中,有九种为蠕虫病毒。就对用户的危害性而言,蠕虫病毒依然是最为严重的。病毒变种之所以快速增长蔓延,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病毒源代码借助于网络被病毒作者公开并提供下载,甚至有些代码还包括完整的说明文档及相应工具和示例,易于普及传播,毋需特别技能,仅需修改配置文件和部分源代码便可编译生成一个新的变种病毒。这是对公开性(包括源代码公开在内)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一种直接讽刺,亦说明如何正确认识与控制一种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是何等重要。
由这些分析可充分看出IP网络安全问题的本质之所在。就象SARS情况一样,只有控制其病源,才能控制其蔓延。因此,寻找IP网络的有效安全对策,尤为紧要。
其实,IP和Internet研究的权威机构——IETF,对现有Internet及IP协议的缺陷与不足亦有足够的认识,列举出Internet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十大技术问题:身份识别技术、保护IPR技术、保护个人隐私技术、新一代Internet通信协议IPv6技术、下一代Internet结构的网格(Grid)技术、无线Internet技术、传统电话网与Internet融合的技术、更有效地在网上传输的视频技术、防止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及网络安全技术。如果无法在网络安全、个人隐私及IPR保护方面取得突破,Internet将无法成为一种真正可信的商业工具。当然,IETF相信,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如改进IP协议,改进TCP/UDP协议,缩短路由及传输时延,提高传输效率及质量,实施有效的全球大容量移动扩展,访问与漫游,提高网络安全性及改进网络管理能力等,新的IP网是能够担当起NGN重任的。而此十大技术问题中有一半以上与安全性有关,可见IP安全性的实际严重性。可以说,IP问题的最大难点是其安全性,其次是IPQoS。
2.IP发展的战略思考
(1)解决IP及NGN发展问题的总体策略思考
无论是IP(包括“后IP”创新)还是NGN的发展,不定因素与风险很多,仍应遵循“积极、稳妥、科学、求实”这一总方针行事。任何“过热”炒作,“过冷”悲观均不适当。既要尽可能避免“泡沫”的发生,又应博采众长,大胆努力创新。
有关“泡沫”问题,应辩证思维,盲目“跟风”应绝对避免。至于所谓泡沫,往往与不科学、不切实际及不务实有关,应尽量根据科学求实的原则,避免“泡沫”的产生。但有些“泡沫”的产生是有其前因后果的,生成原因极为复杂。一方面,要分析其原因并充分汲取教训,尽量避免泡沫的发生。但另一方面,应尽快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创造新的现实价值和长期价值。“.Com”高科技泡沫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其实,IP及Internet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长期潜价值的令全球瞩目的伟大创新。尽管人们往往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但对IP及NGN的发展,不能因为害怕“泡沫”的可能发生而影响积极创新与推进。对此,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有一句名言,即“每个泡沫都因伟大的技术创新而引起,这些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长期价值”。笔者以为,在推进IP及NGN发展时,应从V.Smith的名言中吸取一定营养,尽量避免“泡沫”的发生。新技术、新系统及新事物的发展多多少少均遵循描述可行性与成熟性关系的所谓超级循环(HyPerCycle)曲线,亦是类似的道理。
(2)IP安全性发展战略思考
如上所述,TINA/TIMNA提出的有关IP安全失控的结构缺陷的论述是有道理的。IP包结构兼含“内容”加“地址”(源地址及目的地址),在网内传送时,来龙去脉清楚,自我暴露性强。借助地址引导,有利于黑客通过“地址过滤”技术按选定地址窃取网上信息及实施攻击。于是,提出了以“中间件”层的ICA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案。尽管其具体操作方法尚需探讨,但指明其“中间件”层的突出作用是正确的。在目前推进以IP为基础的NGN的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应用层面,对安全性,IP-QoS,智能网管等目标,均应在多维层面大量发挥各类“中间件”的重要作用。从战略观点看,在推进NGN的发展过程中,应鼓励创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提出“未来网技术IP不是惟一的选择”说法,应该说没有坏处,只有好处。目前之所以强调,在IP基础上下功夫,首先是基于其在全球大规模普及的基础与事实,并具备多业务增值的基本吸引力。更重要的是,目前尚未找到或比较一致地认同比IP协议更适合操作的其它途径。
事实上,全球为IP的安全性已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取得了不少进展与成绩。从解决安全性的源头角度考虑,一般认为终端是要害。对终端应用,其中包括OMA及NGOSS而言,已充分注意到中间件及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软总线技术,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间件”的含义与定义有一定松散性、广泛性与含混性,需进一步严格规范定义与改进协调,否则将可能严重影响实际应用的互联互通等多厂商环境下的互操作性。
信息安全有更广义的内涵,营造一个防止黄色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安全信息环境,规则/政策监管与技术措施双管齐下才能奏效。信息对策的“老三样”——“堵漏洞、筑高墙、防外攻”等属于消极防御措施,尤其当它们单独实施时,已愈来愈不能凑效。为此,一方面要想出更积极的对抗措施,包括对其源头跟踪堵截;另一方面,即使对单个用户而言,也需要防黑防毒,修复漏洞,拯救数据。这些措施应融为一体,形成综合对抗能力更强的整体安全系统,转被动/消极防御为主动/积极防御。应注意,解决安全性问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信息安全对策应根据用户不同安全类别的实际要求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果用户只需要BE类业务,则应提供简单、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
目前,有关IP安全性对策方面的重要进展值得一提。一是信息产业部正在制订“互联网IP地址管理办法”及建立“ICP/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系统”。这对查处有害信息的快速定位、搜索非法网站及有效提高信息查询与安全性管理效率有重大意义。二是认定终端为安全重点及中间件的隔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终端芯片嵌入密码型安全子系统,对全部自主研发场合来说很容易处理,即以一个独立于每个系统的平台作为中间件,分别与系统及应用程序连接,以解决应用程序对系统层的访问及控制。当然,此时依然要解决好系统层接口的安全性问题,而这往往是个难题。三是为确保高级保密用户的安全,采取网络彻底隔离断开。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支持自动文件和应用数据的交换,这就是所谓网闸(GAP)的概念。众所周知,内/外网是采取物理隔离断开方式,人工文件可安全复制转移,这是手动实施的一种最简单原型。显然,如何实施网络断开以进行有效的文件交换,特别是各种应用数据的交换,是网闸技术的关键所在。总体来看,网闸技术包含三大要素,即网络隔离断开、模拟拷盘或单向传输工作机制及应用数据交换支持。由于网络断开即可消除黑客对网闸本身的入侵,使其无法从网闸外部主机侵入到内部主机,也不会从外网侵入内网,从而消除了基于通信连接的攻击和基于TCP/IP协议的攻击及漏洞扫描和入侵攻击。至于网闸对应用的支持,通常是通过对应用协议的剥离来获得应用数据。交换应用数据后,再对应用协议进行重建恢复。目前的网闸技术已可对大部分应用数据进行剥离与重建。当然,这些运作均要以资源消耗、高速运作及硬件补偿等为代价。三是国内两大防毒软件商——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加入思科公司所倡导的网络准入控制(NAC)计划,以研发集成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全面提高安全级别和防御威胁的能力。这是国内信息安全知名企业与国际领先技术有机合作与良性互动的新契机,将对中国信息安全事业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NAC合作计划最早由思科公司于2003年11月提出,其主旨是授权合作伙伴公开技术信息,以支持合作伙伴开发和销售支持NAC网络基础设施的第三方服务器及客户端应用。NAC计划分三步实施。第一步,在2004年中期,思科的接入路由器和中档路由器已可支持NAC计划。第二步,NAC将扩展至多种思科产品,如交换机、无线接入设备和安全设备。第三步,将PC和服务器端点与网络的安全互操作能力扩展上升为自我防御能力。显然,专业信息安全厂商与硬件设备提供商进行深层次技术合作,既是企业用户的普遍安全需求,也是整个信息安全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思科、瑞星、金山等联手打造全局防御的信息网络安全体系,既有明显的现实价值,亦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总起来说,IP安全性的进展实际上与上述ICA思想的安全保证是有所协同与汇聚的,比起防火墙等措施来已更上一层楼。因此,基于IP协议的安全计算问题应以科学求实、积极创新的原则而努力推进,决不能不求创新,甚至悲观失望。
(3)IPv6发展的冷思维
随着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GNI的启动及中国五大运营商全面加入IPv6规模部署阵营,并拟在2005年底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起到引领全球IPv6推广与应用的作用,IPv6热正在中国快速升温。诚如全球IPv6论坛主席LadifLadid所说:“中国需要IPv6,IPv6更需要中国”。由此亦不难理解,IPv6为何在国内日渐升温,有些人甚至认为NGN就是IPv6,IPv6一上,NGN的所有问题基本上就都可以解决了!这种不适当的升温不利于IPv6在中国稳妥、健康的发展,并有碍中国引领全球IPv6的推广应用、成为真正IPv6大赢家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因而,对IPv6进行理性思维,甚至冷思维,看来很有必要。
首先,应充分理解IPv6对IP协议的重大改进与战略价值。IPv6协议已约有十年历史。其在地址容量、安全性,QoS控制、地址资源管理的合理性方面均有较大幅度改进,包括对新一代全球移动业务的支持。尽管如此,亦不能说明它已十全十美,可全盘包揽、永世长存。从IPv4至IPv6的不兼容性即可看出其阶段性设计的局限性与巨大弊端。其实,应该说,地址匮乏是ICT业界对IPv6研究与建设应用的最主要驱动力,对其它一些功能不应寄以过份的期待,更不应不切实际地炒作与夸大。赋予IPv6太多的期望,将导致IPv6走向反面,甚至重蹈3G由神话向理性转变的覆辙。
由以下几方面对IPv6在中国的发展进行冷思维是有益的:
●安全性问题。IPv6在其协议栈中强制执行IPSec,确比IPv4时的安全性有所改善。但安全性问题很复杂,需有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可靠保障。首先,IPSec仅是一个网络层协议,负责其下层的网络安全,并不负责其上层应用,如Web,E-mail及文件传送之类的安全。对确保安全而言,IPSec决非惟一手段,还需与多种手段,诸如认证体系、加密体系、密钥分发体系等全面配合。
●QoS问题。如上所述,IPv6QoS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流标签”。但已有十年历史的IPv6至今还未制定出流标签应用的有关标准,一些基于流转发的产品仅是基于厂家特定环境的产品,并非基于流标签协议,从而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与应用。何况,IP-QoS问题与IP安全性问题类似,涉及QoS的体系结构。因此,首先要完善低层承载层面的综合有效的IP-QoS实施途径,其次要解决高层与低层间的快速控制运作,实现包括低层运作在内的业务、应用等高层层面改进IP-QoS潜在作用的高层智能路由/交换能力,使得纵向、横向各层面能有效运作,最大限度地调动网络资源,才能实现愈来愈令人满意的IP-QoS保证。
●IPv6的所谓移动通信杀手锏应用问题。确实,MIPv6对3G及3G演进等新一代移动通信应用可提供有力支撑,不过IPv6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上的有效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PDA手机,内置仅为IPv4协议栈,并不支持其移动特性,而借助GRPS,CDMA1x上网的手机使用的均为专网地址。从后向兼容演进角度看,期望IPv6成为3G的杀手锏应用决非轻而易举之事。
●IPv6的应用奇迹问题。应该说,IPv6利用其海量地址优势发挥其端到端个性化/个体化及大面积消费电子类应用确有其巨大威力与潜力,但也必须应对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依然是安全性问题。防火墙入口认证模式及保险柜式连接对象认证模式均不能令人满意,产品内嵌安全功能亦相当困难,如何有效交换密钥亦非易事。因此,探索价廉物美而有效的IPv6安全应用途径,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IPv6的实际部署问题。目前,全球已拥有2亿多IPv4用户。IPv4与IPv6的非无缝兼容特征将成为其业务快速有效演进的障碍与阻力,并意味着在时间、金钱、资源方面的巨大投入。而且,大有作为的第三方应用软件的编译亦很少在目标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上实施。因此,对IPv6的装备实施不宜持过份乐观的期望。
●中国IPv4/IPv6地址资源匮乏的严重性
如上所说,IPv6的地址数是如此巨大,约为IPv4地址量的8万兆兆平方倍。有人甚至声称它可赋予地球上每一颗沙子及每一滴水以相应的地址。即便如此,包括GNI及NGXiYiJi在内的NGN与GII是瞄准全球个人化、个性化及个体化目标的,而后两者的需求与数量将远远超越直接意义上的全球“个人”数量,哪怕是只要覆盖最重要的那些“沙子”与那些“水滴”,IPv6地址能力的真正充裕性便值得怀疑,更何况遍及每一颗沙子及每一滴水!说穿了,在IPv4地址分配上吃了大亏的中国人,最关心的是中国应该且必须及时拿到中国应该得到的IPv6或将来更长远IPvX地址资源。“兵马未发,粮草先行”,这是千古常理。发展3G/3.5G/4G之类3G演进与宽带无线,首先要解决的是全球与中国自身需求的频率/轨道/码号资源,同样发展好中国的GNI及NGXiYiJi在内的NGN必须首先解决好中国的IPvX地址资源。目前,绝不应对IPv6地址总量感到盲目乐观,而应切实思考如何解决好我国IPv4/IPv6地址资源匮乏的严重问题。
IPv4地址分配极不合理,其分布极不均衡。美国3亿人口,1.65亿互联网用户,拥有75个A类地址,占全球IP地址的70%。中国13亿人口,互联网用户数约达9000万户,估计到2007年将达3亿户,却仅拥有4100万IPv4地址,相当于不到3个A类地址,仅相当于美国IPv4地址数的1/38。拿足了地址者留着不用,而急需地址者又一筹莫展,可见地址分配达到了何等惊人的不公平、不合理地步,地址的管理是何等地令人遗憾与可悲。在这一点上,中国目前及未来几年内很可能依然大吃苦头。因为全球IPv6论坛于2004年3月公布的预测资料表明,对IP地址需求最多的15个国家即需附加298个A类地址,超过目前剩余IPv4地址库地址量的3倍。其中,仅中国一国即需附加105个A类地址,约占其1/3强。依然在先到先占和按需分配原则指导下的IPv6地址资源争夺大战的序幕已经拉开,而中国在此第一回合中已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截止到2004年6月,我国分配到的IPv6地址块仅为11块,占全部已分地址块(606块)的1.8%,且均为/32类别的缺省型,未得到任何更大的IPv6地址块,捷足先登的一些国家仍占大头。例如,至2003年底,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等五个国家所分配到的IPv6地址占全球总数的48%。在亚太地区,我国分到的IPv6地址仅占11%,约为韩国的1/2.5、日本的1/6,比中国的台湾省(14%)还少。何况在新一轮IPv6地址争夺战中,美国国防部DoD不仅针对今后两年的需求在积极申请获取/16类别的巨大IPv6地址块,甚至已对其10年以内地址需求作出了规划申请。因此,在缺乏IP地址前提下,奢谈什么“中国需要IPv6,IPv6更需要中国”以及希望“中国引领全球IPv6推广应用,成为真正IPv6大赢家”之类口号实在没有意义。尽快从NGN-I,NGXiYiZi及NGN发展总目标入手,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教育科研、商务政务、国防军事、企业家庭、网格运行、个体物流,制造运营等,全面考虑,联手规划,申请获得应有的IPv6地址已成我国当务之急。在IPv6地址的新一轮资源争夺大战中,力争取得好战绩,才是确保IPv6及NGN务实发展所需资源的前提。同时,应积极响应ITU-T对IPv6地址分配的有益战略观点,摒弃“杞人忧天、犯不上着急,IPv6地址取之不尽,眼下没有必要去争抢”之类的短视想法,力促从分配机制上进行改革,使IPv6地址的分配不致重蹈IPv4地址分配的覆辙,使之向更合理、更健康的分配轨道发展。事实上,IPv6地址分配工作本身,确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从上述第一轮分配结果可以看出,先入为主、先到先满足的原则对后来者有失公允。发达国家和一些占风气之先的国家抢占地址的现象依然普遍,现在的游戏规则实质上沿用了IPv4的套路,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上建立一种权威的公平合理的IPv6地址分配管理机制是国际社会努力的目标,也是当务之急。
五、结束语
应该承认,IP协议及Internet是人类全球通信的最伟大创举之一,它创造了无可估量的长期价值。同时,鉴于TCP/IP协议及Internet的发展历史与背景,随着其商用化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安全性,IP-QoS,智能网管、可赢利商业模式等必须切实重视,并科学务实、博采众长、积极创新、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予以解决,包括战略上引入更优秀的结构理念与系统解决方案在内。本文以IP安全性为重点,对IP协议的重要现实作用、存在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战略思考,期望IP/NGN获得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可持续成功发展。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现场直击|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直击5G创新地带,就在2021MWC上海
5G已至 转型当时——服务提供商如何把握转型的绝佳时机
寻找自己的Flag
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Cloud)- 科技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