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9月27日 新闻消息(文/李祥敬):随着移动互联网深度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即时通讯(IM)已成为各类应用场景中的必要功能。
网易技术委员会资深专家委员徐杭生
在网易技术委员会资深专家委员徐杭生看来,即时通讯服务其实是绝大多数企业面向用户,搭建沟通桥梁的一个刚需性配置。
因为不管是企业员工内部的沟通,或者对外部一些客户的沟通,都随时随地在发生。
“作为企业,很需要有这样一个触点——能够到达它的用户,能够帮它理解和服务用户。而即时通讯服务能够帮企业做好这个触点。”徐杭生说。
既然即时通讯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如此重要,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即时通讯服务市场正在成为厂商争夺的焦点。
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即时通讯研发面临的实际情况:技术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业务细节多、维护复杂度高。
同时,移动互联网催生了需求的多元化,即时通讯研发定制化需求高涨。
徐杭生表示,即时通讯的历史非常长,以前我们是桌面时代的沟通方式,现在互联网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比如PC时代,我们使用有保障的网络,也不用担心流量问题。现在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我们面临多种网络环境,比如4G、WiFi等,就会存在弱网连接问题。
此外,PC时代的通讯协议已经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PC时代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在线状态来决定沟通方式,但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时在线已经成为默认状态。但是移动终端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有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消息不可到达的情况。
徐杭生说,归结起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研发需过“三重门”:
第一重门:连接管理。移动弱网下的连接稳定性管理;用户复杂网络环境的服务入口网络拓扑;实时音视频等实时互动业务的双方甚至多方网络传输调度等。
第二重门:业务协议。协议的编解码设计;加密传输与密钥管理;IM本身的业务协议涉及登录、单聊、群聊、好友、聊天室、实时音视频等等业务细节,是一个庞大的业务协议设计工作。以及IM中的增量、全量场景设计处理、消息必达补偿等等细节。
第三重门:高并发高可用。这是服务端所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但在IM业务下,有很多处理放大的环节,会更早和更容易遇到高并发。例如群聊、聊天室。以及维护长连接所带来的大量请求,心跳、重连等等,会比较容易就形成一定的压力规模。
前面说过,现在即时通讯云服务市场的玩家很多,那么网易云的产异化竞争点是什么呢?
徐杭生告诉至顶网记者,稳定性和易用性是我们着重在发展的两个点。
“通过立足场景化的云服务,网易云以PaaS平台的模式服务用户。通过PaaS平台提供的SDK和API,能够让用户非常快、非常方便地把即时通讯服务集成到它的产品中,实现更高的定制性,更灵活的适配性。”徐杭生说。
网易深耕即时通讯近二十载,深刻理解行业对即时通讯研发需求的变迁和开发难点,所以在实现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具有自己独到的地方。
据徐杭生介绍,为了实现稳定性,网易云基于公有云服务模式,通过分钟级扩容、资源隔离、安全性、突发峰值应对等技术手段实现即时通讯云服务的最大可用性。
分钟级扩容——通过网易云的容器技术,可以快速在生产环境资源上创建新的运行节点和部署服务镜像,做到分钟级的扩容。
资源隔离——网易云采取资源隔离的调度,把用户按照应用的维度转移到不同的集群去,或者需要更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从连接接入层可以做更细粒度的控制,比如根据不同的协议,将其分流到到不同的集群,避免影响其他资源。
安全性——网易云通过了诸多云安全认证,比如可信云认证等。此外,通讯加密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在内部管理方面,网易云也有严格的运维条例,用户数据是被加密存储,只有用户才能获取和查看。
突发峰值应对——解决突发峰值应对的关键一环,就是技术支持团队。网易云对每个大客户的都有专业的一对一支撑团队,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团队,不仅解决技术对接问题,还包括长期的合作。
“除了技术方面的稳定性输出以外,我们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就是客户服务。我们的技术团队会参与到用户业务中,比如产品要做什么活动、上线新版本和新功能,只要涉及到通信和视频的业务,技术支持团队就会和开发者做一轮梳理,是否要扩容,是否要隔离,都提前做好预案。”徐杭生说。
除了通过公有云模式进行服务交付,网易云以定制化的私有云模式来交付即时通讯云服务。
“多元化、场景化的即时通讯研发需求日渐高涨,私有云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这正是网易云践行即时通讯技术研发便捷性和易用性的重要方向。”徐杭生介绍说。
为此,网易云推出了“重量级”和“轻量级”两个解决方案。网易云基础服务有一体化的“重量级”解决方案,将基础服务打包做私有化,基本复制了网易云线上公有云的整套基础平台,包括Docker服务、K8S调度系统、业务平台、对象存储、监控方案等整套方案打包,赋予需要一整套即时通讯解决方案的大中型企业强大的定制开发能力。
“这个服务基本上完整地复制了一套针对IM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每个组件都是网易内部自己研发的,非常可靠的、接受过考验的产品,能够适用大中型企业的需求。”徐杭生说。
同时,针对中小企业的需求,网易云也提供了“轻量级”的轻量开源化解决方案,从节省用户资源和成本角度出发,以更好的适配性,帮助中小企业基于自身的开发环境,做到一键部署、快速开发和标准化交付。
此外,网易云也提供一个混合云的交付模式。因为即时通讯云服务的公有云和私有云都是采用相同的基础平台,所以通过这两套方案,针对直播等应用场景需求,通过打通企业内部私有云和网易云公有云就能够带给用户一个比较完整的混合云体验。
网易云即时通讯云服务是基于网易云的公有云底层技术,可以说网易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升级为即时通讯云服务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行业趋势和网易内部推力的作用下,网易云信和视频云进行了战略性整合,以网易云通信与视频业务板块为新起点,帮助企业升级业务模式。
据徐杭生透露,网易有一个完整的AI团队,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方面进行探索,把探索成果应用到我们的产品中来。
“AI已经集成在很多功能上面,比如语音转文字,信息安全的反垃圾等。”徐杭生说。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网易云的其他产品中,例如全智能云客服——网易七鱼。
在教育市场,网易云携手网易波特正式发布了智能对话对话机器人(Chatbot)的教育版本——AI助教,并基于通信与视频云服务,逐步打造人工智能支撑的教育多维沟通平台。
目前,网易云通信与视频通过“万维计划”将深耕教育、电商、物流等多元化垂直行业,联合百家合作伙伴,服务千家典型用户,开拓万类应用场景。
对于未来即时通讯云市场的发展,徐杭生表示,即时通讯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刚需,这块的市场容量是非常大的,前景非常广阔。
“场景化的云服务就是我们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会把即时通讯服务作为未来企业的一个基础设施来对待,解决用户企业具体场景下的一些业务需求。网易云也会持续地在这个市场上投入进去。”徐杭生最后如是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