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洛斯中国与浙江省衢州市国资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衢州市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衢州工业控股集团将向普洛斯算力中心投资25亿元,成为该业务战略股东。
依托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及覆盖计算、数据治理与AI在内的全方位云服务能力,西云数据在能源油气行业已构建覆盖地质勘探、油藏模拟、智能运维、碳资产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综合解决方案矩阵。
8月25日,盼了好久的“NVIDIA Jetson Thor”终于发售了!
NVIDIA Jetson AGX Thor 开发者套件售价为 3,499 美元, 提供高达 2,070 FP4 TFLOPS 的 AI 算力。
人工智能计算初创公司D-Matrix发布了基于3D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技术的新实现方案,承诺将推理工作负载加速"数个数量级"。该技术在Hot Chips 2025大会上亮相,展示如何让前沿模型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实现大幅提升。公司针对AI推理工作负载设计专用处理器,其Raptor架构集成高吞吐量3D DRAM,目标实现10倍内存带宽提升和10倍能效改进。
研究显示开发者仅16%时间用于编码,其余84%消耗在运营支持任务上。频繁的工具切换导致开发者每天在应用间跳转1200次,每次中断需23分钟恢复专注。Anthropic推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它能将AI编程助手直接连接到开发者日常使用的工具,在IDE内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代码编写的全流程,大幅减少上下文切换,让开发者保持专注状态。
VirtualBox 7.2正式发布,带来改进的Arm架构虚拟化功能和更好的3D加速支持。新版本修复了7.1版本中3D加速导致虚拟机崩溃的问题,特别对Linux客户机稳定性有显著提升。增加了在Arm主机上运行Windows Arm版本的支持,并在基础虚拟机监视器中集成了NVMe驱动器支持。界面采用新的垂直工具栏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8月22日,NVIDIA针对"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发布的Spectrum-XGS以太网!
英特尔(R) 至强(R) 6性能核处理器现已支持亚马逊云科技(AWS)上全新推出的亚马逊EC2 R8i和R8i-flex实例。
PCIe总线是连接x86服务器、PC和笔记本电脑核心处理器与外设的重要技术。随着CPU和GPU性能提升,PCIe标准也在不断演进,每一代带宽都会翻倍。目前PCIe 4.0和5.0已广泛应用,首批6.0外设开始推出。即将到来的PCIe 7.0将提供128GT/s传输速率,可能采用光互连技术,主要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领域。PCIe 8.0的初步开发已启动,预计传输速率将再次翻倍。
电力系统作为核心承载环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UPS(不间断电源)作为保障电力连续性与安全性的关键设备,其角色与技术形态亦需随之演进。
8 月 13 日至 16 日,以 “绿动算力 超智融合” 为主题的第 21 届 CCF 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大会(CCF HPC China 2025)在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并圆满落幕。
惠普企业(HPE)发布搭载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的新服务器,抢占AI技术需求激增市场。IDC预测,搭载GPU的服务器年增长率将达46.7%,占总市场价值近50%。2025年服务器市场预计增长39.9%至2839亿美元。英伟达向微软等大型云服务商大量供应Blackwell GPU,每周部署约7.2万块,可能影响HPE服务器交付时间。HPE在全球服务器市场占13%份额。受美国出口限制影响,国际客户可能面临额外限制。新服务器将于2025年9月2日开始全球发货。
Pine64宣布停产面向开发者的高端智能手机PinePhone Pro,转而专注RISC-V架构产品开发。该产品规格四年未升级,在2025年显得配置过低。令人意外的是,低端PinePhone将继续销售两年。公司同时推出多款RISC-V单板机,包括12.99美元的入门级Oz64和249.99美元的高端StarPro64。此外,PineNote电子墨水平板和PineTab2平板电脑也获得系统更新,支持更多Linux发行版。
对于拥有多个站点的组织,VMware成本上升威胁着远程办公室的独立运营能力。将工作负载推向云端虽能抵消许可费用,但增加了对持续连接的依赖和风险。组织应借此机会重新审视整个基础设施,寻找能够整合虚拟化、存储、网络和数据保护功能的平台。理想的替代方案应支持从核心到边缘的统一软件栈,在断网时保持站点独立运营,并为AI工作负载做好准备,同时降低硬件成本和运营复杂性。
Debian GNU/Hurd 2025是基于Mach微内核的实验性操作系统最新版本。该版本首次提供可用的x86-64版本,支持USB磁盘和CD驱动器,移植了Rust语言,具备"相当可用"的SMP支持,能够运行约72%的Debian软件包。虽然这是一个高度实验性的系统,不适合普通用户日常使用,但对操作系统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证明了微内核设计理念仍在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