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业务线上化提速,非接触远程服务需求激增,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速。
不过,转型并不容易:
互联网应用(IT架构如何支撑分布式应用?)
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渠道服务客户成为主流,
后端IT基础设施需要转型升级。
但是传统IT架构无法适配分布式应用,
业务的拆分很复杂(业务功能、服务解耦、应用改造)。
推倒重来,还是循序渐进?
对策:当分布式数据库遇上LinuxONE,分布式数据库对更强一致性的追求,能够轻松得到提升。LinuxONE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组合,就是一对黄金搭档。
LinuxONE在硬件层面,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底层支撑平台,从而在“相同的简单易用”基础之上,可以带给客户“与众不同的能力和体验”。
稳态IT架构(如何确保核心业务稳定运行?)
不管技术如何变化,
IT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持续性、稳定性依然还是重中之重。
金融核心关键业务,安全稳定是第一要求,7×24不宕机。
承载核心数据的硬件平台,要有极致的可靠性与隔离性。
对策:LinuxONE具有“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密度”3种超高能力以及6种黑科技确保核心业务稳定运行。
3高:
在高性能方面,LinuxONE是所有商用服务器里性能最高的,它配置了5.2GHz主频的处理器,以及总量超过11GB的4级CPU大缓存,再加上高达192个的IO插槽,从而为客户提供最强大的计算能力和IO处理的能力。
在高可靠方面,LinuxONE提供了N+1的全冗余体系架构,这里面涵盖了CPU、内存、IO、电源、风扇、控制台等,从而使得LinuxONE单机就可达到6个9的可靠性。
在高密度方面,LinuxONE除了具备强大的纵向扩展能力外,横向扩展能力也是很强的,LinuxONE单机可支持85个逻辑分区、支持8000多个虚机,以及2百多万个容器,对X86而言,可以用“以一顶百”的方式,来实现高密度的集约化部署。
6黑:
LinuxONE所配备的6种黑科技,比如LinuxONE的芯片压缩功能,支持高达260GB/s的超大规模吞吐能力,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大量存储空间、节省网络带宽、缩短数据传输时间等。LinuxONE的内存通讯技术,可以帮助联机交易端到端的响应时间减少30%,同时TPS提升超过50%!
在时钟同步方面,LinuxONE可以确保在同一设备内,所有分区和虚机、以及跨多台设备集群的精准同步,可以达到微秒级。这对于分布式数据库来说,有很大的价值,因为分布式数据库对于节点间的时间同步,往往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开源开放(如何引入开源软件实现降本增效?)
虽说购买商业软件让金融机构吃了定心丸,但是每年价格不菲的服务费,当出现问题还得救助外包人员。
而采用开源技术,丰富的生态加上低成本,实现企业级的可靠性和性能,还有IT系统的敏捷高效、精细化管理、可扩展以及可管可控。
对策:LinuxONE本质上是一台开放Linux服务器, 在软件层因为采用基于开放开源的技术堆栈,在使用体验上可以做到同样的简单易用,包括应用的开发、交付、混合多云的管理,以及服务治理管控等等。
另外,客户在Linux方面的已积累的技术力量,同样可以在LinuxONE上得到充分的复用,并不会带来额外的技能要求。
其实LinuxONE的玩法还有很多,而且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尝试了。
IBM现代化架构结合混合云,为客户创造新的基础架构价值
5大关键优势,实现“云中核心,稳敏合一的混合云平台”
想要了解更多LinuxONE的信息和最佳实践,请点击链接一探究竟!
http://www.zhiding.cn/special/IBM_2021_IT_infrastructure
咨询IBM专家:400 6692 03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推出 Copilot+ PC 标准,要求配备高性能 NPU,引发 AI PC 市场格局变化。英伟达虽在数据中心 AI 领域占主导,但在 PC 端面临挑战。文章分析了英伟达的 AI PC 策略、NPU 与 GPU 的竞争关系,以及未来 GPU 可能在 Copilot+ 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前景。
专家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2025 年可能成为 AI 泡沫破裂的关键一年。尽管 AI 仍有望在多模态模型和自动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技术瓶颈、投资回报率下降、监管趋严以及环境和伦理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 AI 热潮降温。未来 AI 发展将更注重平衡和可持续性。
研究表明,现有的公开 AI 模型在描述大屠杀历史时过于简单化,无法呈现其复杂性和细微之处。研究人员呼吁各相关机构数字化资料和专业知识,以改善 AI 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表述。他们强调需要在 AI 系统中加入更多高质量的数据,同时在审查和信息获取之间寻求平衡。
Google 推出名为 Titans 的新型 AI 架构,是 Transformer 的直接进化版。Titans 引入了神经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基于惊喜的学习系统,使 AI 更接近人类思维方式。这一突破性技术有望彻底改变 AI 范式,推动机器智能向人类认知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