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不过“硅立方”。
近日,中科曙光新一代浸没液冷计算机“硅立方”,凭借一流设计及性能从6000多件参评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19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曙光方面表示,曙光产品多次获得红星奖、德国红点奖等国际级设计奖项,设计已成为曙光产品创新、品质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红星奖”是中国设计界顶级奖项之一,该奖于2006年设立,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联合发起,至今已评选13年,与德国“红点”、美国“IDEA奖”等设计奖齐名。
自创立以来,“红星奖”大大促进了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设计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包括ARJ21国产支线喷气式客机、新能源重型卡车、立式精密加工中心等国产产品获得过“红星奖”。
在12月11日的颁奖典礼上,“红星奖”主办方表示,“硅立方”采用浸没相变液冷技术,具有能效比高、通用性强、易运维管理、模块化设计等诸多优势。其PUE突破性降至1.04(全球数据中心PUE平均值为1.58)能效比提升超30%,并已成功大规模部署。
在人机交互设计与工艺方面,“硅立方”系统框架采用模块化合金设计提升承重能力,门体及侧板采用中真空蜂窝芯工艺双层铝合金板,在保证平整度的同时提升系统整体温控和隔噪性能;计算模块节点采用铝镁合金压铸工艺,提升了节点稳定性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转,人性化助拔锁紧结构设计,易于操作手感舒适。
设计创意上,“硅立方”计算节点呼吸指示灯符面板矩阵式排列,科技感十足,搭配门体蓝光电磁锁,映嵌曙光“星云”系列视觉艺术创作:红色星云图案与中国牡丹及敦煌飞天的造型元素相融合,在深蓝色星海中绚丽绽放,承载曙光先进计算之美。
曙光“硅立方”全面实现对科学研究、仿真模拟、人工智能等计算领域的广泛支持。通过研发“硅立方”计算机,曙光公司积累了大量面向未来的计算机技术专利,仅“液冷”核心专利已达40项。
除设计领域的“红星奖”外,凭借优异节能效率和创新计算架构模式“硅立方”相继荣获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SC19全球超级计算机大会“创新卓越奖”及首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中国大数据与智能计算领军企业”等奖项。
曙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主任牛旭介绍,近年来包括“硅立方”在内的曙光产品多次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中国好设计奖及德国红点奖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奖项,设计已成为曙光产品创新、品质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