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上午,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会在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召开。启动会的召开预示着创新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全面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这一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重点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环节。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北京分院院长何岩,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军及天津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等政府机构,曙光公司总裁历军等领导出席了项目启动会。
据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由中科院旗下高性能计算领域龙头企业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曙光”)牵头,联合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作为核心单位共同组建。创新中心以“集约化建设、多元化投资、共享化服务、市场化运作”为特点,致力于先进计算技术研发应用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双创空间和投融资平台和人才服务平台六大平台建设。
创新中心是集技术研发、人才、资金、成果转化、运营、服务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重点对接专业领域各级创新研发平台,立足突破先进计算领域核心技术,解决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据介绍,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计划逐步在北京、天津等重点核心区域和海外实现多区域布局,共同构建“小核心、多平台、大网络、广覆盖”的协同创新生态。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在会上介绍了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建设计划,他表示,未来在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中科曙光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优良传统,攻坚克难,注重科技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构建产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院地合作典范,促进我国先进计算领域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建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北京分院院长何岩在发言中强调,希望各方在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着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四链融合,通过创新的机制体制建设将行业上下游科技创新力量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配置创新资源,促进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信息科技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
天津市与会领导表示,天津市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全力支持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借助京津资源、区位优势,带动先进计算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网络强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卢森堡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RLDP框架首次将强化学习应用于差分隐私优化,创造性地解决了AI训练中隐私保护与模型效果的矛盾。该方法如同智能教练,能动态调整隐私保护策略,在四种语言模型上实现平均5.6%的性能提升和71%的训练时间缩短,同时增强了抗隐私攻击能力,为敏感数据的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这项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完成的研究,首次从数据压缩理论角度揭示了大型语言模型存在"弹性"现象——即使经过精心安全对齐,模型仍倾向于保持预训练时的行为分布。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提出MixGRPO技术,通过混合ODE-SDE采样策略和滑动窗口机制,将AI图像生成训练效率提升50%-71%,同时在多项人类偏好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该技术采用"从难到易"的渐进优化策略,专注于图像生成早期阶段的重点优化,并引入高阶求解器进一步加速训练过程,为AI图像生成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更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