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存折排队取款的老人少了,理性参与增值业务的投资者多了,不良贷款发生率降低了,用户身份识别能力提高了”。2017年是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创新突破的一年,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建行“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全面落地。
近期,建行再度携手曙光共建“新一代”业务系统。曙光S640存储服务器成功中标建行总行开放平台及两地三中心基础设施扩容项目,订单金额超千万。日前,项目首批供货的设备即将奔赴建行各中心,值守于“新一代”业务系统。
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的建行是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经营领域涵盖了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等多种产品和服务。建行的IT建设与应用水平一直位列金融行业前列。近年来,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建行电子渠道业务量从2012 年每月21亿笔增加到2016年179亿笔,“双十一”其核心业务系统单日交易峰值保持35%以上的同比增幅。
面对爆发增长的交易数据以及大量的创新业务形态,从2013年开始,建行加速推进 “新一代”业务系统研究以及“两地三中心”战略。“新一代”业务系统是对建行当前应用系统的一次重构,支撑和引领未来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的创新运营。“两地三中心”则是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并全面承载“新一代”核心系统的运营。
四年前,建行就与曙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过往的项目合作中,曙光存储服务器承载了建行线上交易数据备份、重复数据删除等业务。重删备份业务是曙光与建行合作的契机,基于X86存储架构的备份系统开创了行业先河。该应用平台不仅提升了数据压缩和重删的性能,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
此次中标的曙光S640-G20存储服务器除了满足传统备份业务扩容需求外,同时还将参与建行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撑智慧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并分析客户行为特征,建立客户与业务模型,通过模型挖掘潜在需求。这意味着金融决策即将从“经验依赖”转向“数据依赖”。
建行“新一代”业务系统的全面落地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飞跃,“两地三中心”又大大提升了业务运营的可靠性,曙光存储服务器作为保障可靠性、智能化的硬件平台,将深入应用到更多的金融业务中,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云计算已成为全球商业的基础,但许多企业在使用云时仍存在误区。本文总结了5个常见错误:未从战略角度看待云、忽视安全、未将云与AI战略结合、未控制AI成本、被供应商锁定。避免这些错误对充分发挥云的创新潜力至关重要。企业应将云视为战略能力,注重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云与AI,控制成本,保持灵活性,以驱动增长和创新。
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CIO角色,为技术领导者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来提升其战略影响力。在东北杂货店,这一转变使未来准备责任得以在整个组织中重新分配。CIO不再是唯一负责预见未来技术需求的人,而是通过赋予业务伙伴AI能力,使展望未来成为共同努力。AI的"WOW"因素不仅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还将CIO从服务提供者转变为赋能整个业务生态系统的动力创造者。
一份新报告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行为、认知和关系。专家们认为,AI 将深刻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情感能力和自主性,可能导致认知能力衰退、社交技能下降和个人独立性减弱。同时也可能加剧社会极化,削弱共同价值观。尽管存在担忧,部分专家仍对 AI 增强人类能力持乐观态度。这份报告引发了对 AI 如何重塑人类本质的深入思考。
Tomer Cohen作为LinkedIn的首席产品官,负责管理产品、用户体验和客户运营团队。他从以色列移居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被LinkedIn的理念所吸引。Cohen加入公司后,推动了从桌面到移动平台的转型,并致力于开发社交信息流等产品。他认为LinkedIn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人与职业网络,为用户提供发展机会。在Cohen的领导下,LinkedIn从单一的求职网站发展成为日常工作工具,拥有超10亿用户。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借助AI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