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柜服务器之往事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所处的世界,从生活到工作,均带来了深远的变革。而支撑这一切变化的,最终可追溯至基础的IT架构与形态的改变 。云计算、大数据早已不绝于耳,这种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应用的集中,也造就了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中心,其规模在10年前都不可想象。与此同时,在这一进程中占据不同制高点的互联网巨头们也拥有了越来越强势的话语权,它们一方面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的形态与习惯,一方面也在引领着IT基础设施的变迁,甚至改变了传统的IT产品设计、采购与商业服务模式。这其中,开放式硬件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趋势。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巨型的互联网企业,由于其IT设备采购规模巨大,且自身应用高度自主开发的特点,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标准化 硬件架构——由硬件厂商提供的标准化设计的Box与相应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虽然各大IT厂商均成立了互联网应用的产品事业部以应对互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并开发出了一系列更高密度的产品(比如2in1、3in1、4in1等多节点服务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尤其是巨型互联网企业的需求——他们需要更特殊的设计与服务。而这些巨头们的自身业务成长与庞大的采购需求,足以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来寻找可定制化的硬件厂商进行合作,以前者提供的规格来生产自己专属的硬件基础设施,这样做的好处多多,一方面能最大限度为自己的应用优化,提高数据中心运行效率,一方面也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数据中心利用率与投资回报率(ROI)。
面向互联网与云计算设计的多节点机架服务器,对于大规模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由此,开放式硬件设计应运而生——它们主张更为彻底的重构硬件,将原本放在标准化Box里的元件全拿出来,再在更大尺寸的物理框架进行重新整合,而这个新的物理框架就是原来的机柜——原本用来装载标准化Box的大型“机箱”,这样设备也将以机柜为单位进行横向扩展(Scale-Out),这显然是符合大型互联网应用与数据中心建议需求的,也因此受到了互联网巨头们的认可与关注。逐渐的,为了让相应的设计在更大范围内标准化,以保证采购效率与成本,开放式硬件联盟出现了。在国外,以Facebook主导的OCP(Open Compute Project开放式计算项目)就是著名一例,而在国内与之对应的就是天蝎计划(Project Scorpio)。
天蝎计划是最早由百度、阿里、腾讯三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俗称BAT)发起,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相继加入,并由英特尔作为技术顾问成立的整机柜服务器解决方案项目,先后有多家国内外服务器厂商参与研发。项目组于2011年11月1日在深圳发起成立 (正好是天蝎座的日期段内,不知这个名字是不是与此相关:P)。2011年12月22日, 在杭州集聚了DELL、HP、IBM、华为、联想、浪潮、 曙光等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厂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深入的技术研讨会。2012年4月11日, 在北京IDF2012上对外发布了《天蝎项目整机柜服务器技术规格》Version 1.0版本,2014年9月,天蝎整机柜2.0版规范正式发布,同时天蝎联盟也正式更名为“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
作为天蝎计划自始至终的产品方案的实施方, 浪潮的SmartRack就是一直沿着天蝎的轨迹发展至今,最终成为了中国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整机柜服务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一旦人工智能达到通用智能(AGI)或超级智能(ASI)水平,人类将无法逆转回传统AI。AGI与人类智力相当,ASI则超越人类智慧。由于人类会对此类AI产生依赖,且AGI/ASI具备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全球禁令、内置终止开关或控制措施都难以有效阻止。AI末日论者担心existential风险,而AI加速主义者认为将解决人类问题。唯一可能的逆转机会是AGI/ASI主动选择关闭自己以拯救人类。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开源加密初创公司ZamaSAS宣布完成57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于为区块链和AI应用构建全同态加密技术以保护隐私。本轮融资由BlockchangeVentures和PanteraCapital共同领投,使公司总融资超过1.5亿美元,估值突破10亿美元。同时,Zama推出保密区块链协议公开测试网,允许开发者在以太坊上构建私密通信应用。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