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虚拟化/云计算后发先至?展望IBM/SoftLayer的中国之旅

后发先至?展望IBM/SoftLayer的中国之旅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中国无疑是一个公有云玩家的必争之地,但其特殊的各种规章制度,让国际厂商不得不为其定制化一套新的商业发展思路,IBM/SoftLayer也不能幸免。那么,SoftLayer何时、怎样的形式真正进入中国?SoftLayer的使命又是什么?让我们在与IBM的对话中一探究竟。

作者:赵效民 来源:ZDNetserver频道【原创】 2014年3月31日

关键字: 落地中国 George Karidis 罗睿怡 Softlayer IBM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页)

来到中国的 会是怎样一个SoftLayer?

在以往的认知中,SoftLayer是一个标准的IaaS级别的公有云服务商,只为用户提供IT基础设施级别的服务,但自从并入IBM之后,其定位显然将会发生变化,以承载IBM全方位的云计算转型的梦想。不过,这里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分工,不管未来的SoftLayer变成了什么样,其在IBM的云计算版图中,仍然是Infrastructure的定位,相应的PaaS、SaaS、BPaaS则是IBM自身附加在SoftLayer上的能力。所以对IBM内部来说,SoftLayer的角色就是基础设施(IBM因此也将其看作是自x86之后新的服务器业务),以此为基点,IBM将自己的传统企业级IT资产向SoftLayer上整合,从而对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云服务体系——用户获得的是来自于IBM的云服务,而其后端的基础设施就是SoftLayer。

现在新推出的应用中,85%已经是面向云而开发的,到2016年,1/4的应用将在云中发布,同时已经有72%的开发者已经在其产品设计中加入基于云的服务与API,所以如何将云与企业应用相连接,是云计算发展的下一个重点,如果第一波IaaS的竞争,IBM属于后起急追,那么在应用平台的较量中,IBM 则希望争得先发优势,因而依托SoftLayer的平台发布了应用平台——BlueMix

本质上,企业IT的核心在于应用,所以应用生态体系的建立对于刚刚开始的云计算之争更为重要,与之相比IaaS只是一基础的平台,能否吸引更多的用户,建立足够大的生态圈,则在于应用平台上的角逐。现在新推出的应用中,85%已经是面向云而开发的,到2016年,1/4的应用将在云中发布,同时已经有72%的开发者已经在其产品设计中加入基于云的服务与API。因此,当用户们通过IaaS了解到云的好处之后,下一个竞争重点必然会是PaaS。IBM也将重点放在了将应用与云的结合上,最新发布的BlueMix应用基础平台,将会依托于SoftLayer为开发者提供针基于云、移动、数据分析的开发环境,确保IBM在新级别的市场竞争中,不至于掉队,甚至于反超对手。同时,SoftLayer本身也将与IBM的WebSphere结合,针对典型应用推出相关的应用模板,来加速应用的部署。

那么进入中国的SoftLayer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相信它已经没有理由再以单纯的IaaS形态进入中国,当然在IBM内部的界定依然如此,不过对外的形象展示上,我们清楚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SoftLayer。进入中国的 SoftLayer应该在基本面上与美国同步,不过在具体的商业拓展方面,则会有一定的自主性。

IBM Softlayer首席运营官 George Karidis先生

IBM Softlayer首席运营官George Karidis先生,首先就在中国的SoftLayer运营团队的组织结构介绍到,“数据中心的部署及运营,通常需要一个小而精的团队保证数据中心全天后的运营。通常的做法是,不计算销售和市场营销团队以外会有15-18位的运营人员负责数据中心。我们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也是雇佣20-25位人员进行数据中心的部署及运维,我相信这个数字在中国大陆应该也是类似的,这其中不包括IBM其他与云相关业务的员工人数。”

而对于中国SoftLayer团队的自主性,他表示,在很多地区,SoftLayer的确会由于某个市场或某个地区的需求,来驱动某项新的策略,但是它一旦成型不会是专属于一个地区或市场的,SoftLayer将会把它推广到全球范围内。比如,鉴于中国大型主机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度,IBM前不久在中国成立了全球第一个System z云与Linux卓越中心,那么也许在未来中国区的SoftLayer可能就是第一个提供System z主机云服务的地区,但在此之后,则会向全球的SoftLayer数据中心普及。

“这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一项秉承的原则,也是我们创新战略当中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战略,”George Karidis总结到,“我们看到市场上有特定的需求,就此推出服务,并且拓展到全球范围内。”同时他就述System z的举例表示,System z肯定会进驻SoftLayer——“我们认为在长期的角度来看,System z的确会进入Softlayer的数据中心,我们在中国市场见到了特有的需求,我们将会把它作为工作的重点。在此后更进一步的作为一项附加值,向IBM的客户更广泛的交付。”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