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者

行者学院 转型私董会 科技行者专题报道 网红大战科技行者

知识库

知识库 安全导航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服务器组件Intel/美光25nm工艺晶圆厂一日游

Intel/美光25nm工艺晶圆厂一日游

  •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 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至顶头条

上周末,Intel、美光合资闪存制造企业IM Flash Technologies, LLC(IMFT)宣布已经开始试制25bn工艺NAND闪存芯片。工厂结构,制造半导体产品最关键的无尘室位于第三层,加压吊顶形成由上向下的气流,设备维护工作则在二层的“SubFab”层完成。

来源:驱动之家 2010年2月5日

关键字: Intel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上周末,Intel、美光合资闪存制造企业IM Flash Technologies, LLC(IMFT)宣布已经开始试制25bn工艺NAND闪存芯片。除了纸面宣布外,他们实际上还邀请了多家媒体到IMFT位于美国犹他州Lehi的25nm工艺晶圆厂进行参观。

位于雪山脚下的IMFT工厂

  工厂结构,制造半导体产品最关键的无尘室位于第三层,加压吊顶形成由上向下的气流,设备维护工作则在二层的“SubFab”层完成。

  进入无尘室之前的“打包”过程。(由于无尘室内部的严格要求,实际上以下内部照片均来自IMFT官方)

  晶圆厂内走廊,顶端的自动运输系统(AMHS)正在以每小时13公里的速度将晶圆在各个制造环节间运输,24小时不停歇。每个运载器都搭载了一个FOUP(前端开口片盒),其中可装载最多25片300mm晶圆。

厂内地面全部打孔,保证空气从上向下流通,将落尘可能减到最小。

FOUP片盒挂接在一个制造阶段设备上,后面的那个正在被AMHS吊起。

  几乎所有制造过程均为自动完成,因此厂内大部分工人的工作就是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

  [第2页][第3页][下一页]

化学机械抛光(CMP)车间

照明受限的光刻车间

一块光刻掩膜,光刻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将这块掩膜上图案“缩印”到晶圆上。

光刻过程中的“校准”

实时缺陷监测(RDA)

FOUP片盒中的300mm晶圆

PCper记者手持一片25nm工艺300mm晶圆,总容量超过2TB。

  上一页[第1页][第3页]下一页

300mm晶圆

每片闪存颗粒die容量为8GB(每格2GB),面积167平方毫米。

Intel副总裁,NAND闪存业务总经理Tom Rampone手持25nm颗粒

尺寸对比

从左到右分别是:

  2003年130nm工艺128MB,2005年90nm工艺512MB,2007年50nm工艺1GB,2009年34nm工艺4GB以及现在的25nm工艺8GB闪存。最右侧是标准的TSOP闪存封装尺寸。

  使用25nm工艺闪存,只需要单die芯片即可造出Class 10级SD卡。Intel计划,今年将基于该闪存造出最大600GB的固态硬盘,而美光甚至计划最大推出1TB SSD。

    • 评论
    • 分享微博
    • 分享邮件
    邮件订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重磅专题
    往期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