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文章介绍微软Teams会议系统、微信软件与腾讯PCG服务三个Triton推理服务器的成功案例,让大家对Triton有初步的认知,但别误以为这个软件只适合在大型的服务类应用中使用,事实上Triton能适用于更广泛的推理环节中,并且在越复杂的应用环境中就越能展现其执行成效。
在说明Triton推理服务器的架构与功能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推理服务器所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与大部分的服务器软件所需要的基本功能类似,一个推理服务器也得接受来自不同用户端所提出的各种要求(request)然后做出回应(response),并且对系统的处理进行性能优化与稳定性管理。
但是推理计算需要面对深度学习领域的各式各样推理模型,包括图像分类、物件检测、语义分析、语音识别等不同应用类别,每种类别还有不同神经网络算法与不同框架所训练出来的模型格式等。此外,我们不能对任务进行单纯的串行队列(queue)方式处理,这会使得任务等待时间拖得很长,影响使用的体验感,因此必须对任务进行并行化处理,这里就存在非常复杂的任务管理技巧。
下面列出一个推理服务器所需要面对的技术问题:
在了解推理服务器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后,接着来看看下方的Triton系统高阶架构图,就能更清楚每个板块所负责的任务与使用的对应技术。

Triton推理服务器采用属于“主从(client-server)”架构的系统,由图中的四个板块所组成:

使用这类通讯协议有以下优点:
在服务器内的代码属于系统底层机制,主要由NVIDIA系统工程师进行维护,因此只提供性能较好的C开发接口,一般应用工程师可以忽略这部分,除非您有心深入Triton系统底层进行改写;
支持多框架的文件格式并提供自定义的扩充能力,目前已支持TensorFlow的GraphDef与SavedModel格式、ONNX、PyTorch TorchScript、TensorRT、用于基于树的RAPIDS FIL模型、OpenVINO等模型文件格式,还能使用自定义的Python/C++模型格式;
将推理模型用管道形式进行管理,将一个或多个模型的预处理或后处理进行逻辑排列,并管理模型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张量的连接,任何的推理请求都会触发这个模型管道。这部分还包含以下两个重点:
这是作为服务器软件的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将设备的计算资源充分调度,并且优化总体计算性能,主要使用以下三种技术。
Triton的后端就是执行模型的封装代码,每种支持的框架都有一个对应的后端作为支持,例如tensorrt_backend就是支持TensorRT模型推理所封装的后端、openvino_backend就是支持openvine模型推理所封装的后端,目前在Triton开源项目里已经提供大约15种后端,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开发无限扩充。
要添加一个新的后台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因此在本系列文章中并不探索,这里主要说明以下Triton服务器对各个后端的管理机制,主要是以下重点:

以上是Triton推理服务器的高级框架与主要特性的简介,如果看完本文后仍感觉有许多不太理解的部分,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整个Triton系统集成非常多最先进的技术在内,并非朝夕之间就能掌握的。
后面的内容就要进入Triton推理服务器的环境安装与调试,以及一些基础范例的执行环节,透过这些实际的操作,逐步体验Triton系统的强大。【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