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英特尔代工大会(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开幕,英特尔分享了多代核心制程和先进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宣布了全新的生态系统项目和合作关系。此外,行业领域齐聚一堂,探讨英特尔的系统级代工模式如何促进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帮助客户推进创新。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 Tan)在开幕演讲中分享了英特尔代工的进展和未来发展重点,强调公司正在推动其代工战略进入下一阶段。英特尔代工首席技术与运营官Naga Chandrasekaran以及代工服务总经理Kevin O’Buckley也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展示了制程和先进封装的最新进展,并重点介绍了英特尔代工遍布全球的多元化制造和供应链布局,以及生态系统的支持。
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和PDF Solutions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加入了陈立武的开幕演讲,强调在服务代工客户方面的合作。来自联发科、微软和高通公司的高管也加入了O'Buckley的演讲。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表示:“英特尔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前沿制程技术、先进封装和制造的需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客户的声音,提供有助于其成功的解决方案,以赢得客户的信任。我们在英特尔全公司范围内推动以工程至上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加强与整个代工生态系统的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推进战略,提高执行力,在市场上取得长期成功。”
制程技术方面,英特尔代工已与主要客户就Intel 14A 制程工艺展开合作,发送了Intel 14A PDK(制程工艺设计工具包)的早期版本。这些客户已经表示有意基于该节点制造测试芯片。相对于Intel 18A所采用的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Intel 14A将采用PowerDirect直接触点供电技术。
同时,Intel 18A制程节点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in risk production),并将于今年内实现正式量产(volume manufacturing)。英特尔代工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为Intel 18A提供了EDA支持,参考流程和知识产权许可,让客户可以基于该节点开始产品设计。
Intel 18A制程节点的演进版本Intel 18A-P,将为更大范围的代工客户带来更卓越的性能。Intel 18A-P的早期试验晶圆(early wafers)目前已经开始生产。由于Intel 18A-P与Intel 18A的设计规则兼容,IP和EDA合作伙伴已经开始为该演进节点提供相应的支持。
Intel 18A-PT是在Intel 18A-P的性能和能效进步基础上推出的另一种Intel 18A演进版本。Intel 18A-PT可通过Foveros Direct 3D先进封装技术与顶层芯片连接,混合键合互连间距小于5微米。
此外,英特尔代工流片的首批基于16纳米制程的产品已经进入晶圆厂生产。英特尔代工也正在与主要客户洽谈与UMC合作开发的12纳米节点及其演进版本。
针对先进封装需求,英特尔代工提供系统级集成服务,使用Intel 14A和Intel 18A-P制程节点,通过Foveros Direct(3D堆叠)和EMIB(2.5D桥接)技术实现连接。英特尔还将向客户提供新的先进封装技术,包括面向未来高带宽内存需求的EMIB-T;在Foveros 3D先进封装技术方面,Foveros-R和Foveros-B也将为客户提供更多高效灵活的选择。
此外,与Amkor Technology的全新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在选择适合其需求的先进封装技术方面的灵活性。
在制造领域,英特尔亚利桑那州的 Fab 52 工厂 已成功完成 Intel 18A的流片(run the lot),标志着该厂首批晶圆(wafer)顺利试产成功,展现了英特尔在先进制程制造方面的进展。Intel 18A 节点的大规模量产(volume production)将率先在俄勒冈州的晶圆厂实现,而在亚利桑那州的制造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进入量产爬坡阶段(ramp up)。
英特尔代工的生态系统也正在日益完善。值得信赖且历经验证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为英特尔代工提供了全面的IP、EDA和设计服务解决方案组合,支持英特尔代工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英特尔代工加速联盟(Intel Foundry’s Accelerator Alliance)新增了多个项目,包括英特尔代工芯粒联盟(Intel Foundry Chiplet Alliance)和价值链联盟(Value Chain Alliance)。其中,英特尔代工芯粒联盟在成立初期的重点是定义并推动先进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将为客户提供可靠且可扩展的方式,基于可互用、安全的芯粒解决方案进行产品设计,满足特定应用和市场的需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为Word和Excel推出基于OpenAI的AI代理模式,通过简单提示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和分析数据。Word用户可享受"氛围写作"功能,利用现有文档组装报告和提案。Excel代理能分析电子表格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尽管在SpreadsheetBench基准测试中准确率仅为57.2%,低于人类平均水平71.3%,但微软强调其针对实际工作场景优化。此外,微软还发布了基于Anthropic的Office代理,显示其正逐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苹果与清华合作提出EpiCache技术,解决AI长期对话中的记忆管理难题。该方法将对话自动分割成话题片段,为每个话题建立专门记忆库,实现智能匹配和高效检索。实验显示,EpiCache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40%,内存使用减少4-6倍,响应速度提升2.4倍,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对话系统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OpenAI为美国ChatGPT用户推出"即时结账"功能,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购买Etsy和Shopify商品,无需跳转至外部网站。该功能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计划接入超过100万家Shopify商户。OpenAI还将开源其代理商务协议技术,与谷歌的代理支付协议形成竞争。这标志着电商购物模式的重大转变,AI聊天机器人可能重塑在线零售发现和支付生态系统。
清华大学与英伟达合作提出DiffusionNFT,一种革命性的AI图像生成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正负样本进行学习,避免了复杂的概率计算,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提升25倍。研究团队在多项测试中验证了其优越性,不仅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和文字渲染能力,还实现了无需分类器引导的高效训练,为AI图像生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