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在国内发布。
作为英特尔特别针对高性能计算进行了优化的处理器,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引入了多项新技术,这其中就包括特别针对内存进行优化的MRDIMM技术。
什么是MRDIMM?
MRDIMM是多路复用双列直插式内存模组,可以在单个通道上组合和传输多个数据信号,从而在无需额外物理连接的前提下提升带宽。
MRDIMM并非最近才有,而是由如今的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内存领域首席工程师George Vergis于2018年开始研发,在MRDIMM技术出现之前,行业内普遍应用的RDIMM技术虽然可以让独立存储和数据访问发生在多个阵列之间,但却无法同时进行。
既然并行资源没被使用,为什么不将它们集中起来呢?
基于这样的想法,Vergis想到可以在DRAM模组上放置一个多路复用器来使数据可以同时跨两个内存阵列进行传输。
在经过近四年的研发后,Vergis在2021年完成了MRDIMM技术的原型研发,并在今年首次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了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上。
之所以这项技术会首先被应用到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上,是因为它可以与现有的DDR5兼容,而由于引入MRDIMM又实现了8800MT/s速率,相较于DDR5的6400MT/s速率相比,提升了37%,可以与英特尔至强6性能核处理器的性能相匹配,实现了性能和收益的平衡。
由于可以同时访问两个内存阵列,MRDIMM让处理器带宽实现了翻倍,在AI推理或调优场景中,例如生成式AI带来的RAG场景,当需要大内存容量时,采用MRDIMM既拥有高性能,容量更大,同时也可以处理更加通用的场景。
因而,MRDIMM尤其对科学计算、AI等内存敏感型应用场景表现优异。
如此高的内存速率,也为基于此对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据英特尔技术专家透露,“这样的技术创新需要和我们和应用厂商紧密配合,对于内存带宽敏感型应用,我们可以利用MRDIMM提供的高带宽进行进一步的代码级别的优化和改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MRDIMM已经纳入JEDEC标准,按照目前MRDIMM的发展路线图,未来MRDIMM将会在8800MT/s的基础上再次翻倍,以更好地满足下一代处理器的卓越性能。
随着处理器核数的增加、处理能力和主频的提升,数据中心将对打破“内存墙”、突破内存容量和性能问题限制的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MRDIMM正在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处理器的一项关键技术标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