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拥抱开源开放的生态型公司,英特尔以赋能全栈软件作为全球战略,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构筑开放的生态系统。比如英特尔全球有1.9万名软件工程师参与100多个开源社区的开发和建设,涵盖Linux、虚拟化、云计算、云原生等领域。
英特尔一直非常重视开发者,在2018年加入PyTorch基金会,并且作为人工智能和数据基金会的管理会高级成员。英特尔具有专职的技术维护人员,通过开发开源的框架使得英特尔的硬件平台在PyTorch整个框架下面能够获得最佳的平台性能。
面向中国市场,英特尔中国立足于本土的创新。英特尔软件和先进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系统软件部中国区总经理谢晓清表示,英特尔的原则就是坚持开放、给客户提供选择和信任,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可能。而且英特尔非常注重与中国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你。
例如英特尔oneAPI和OpenVINO跟百度PP飞桨一起合作,能够针对异构硬件提供极致的AI性能优化;在车载智能座舱方面,英特尔结合AGL(Automotive Grade Linux)、Android、Linux为中国提供智能车载方案;Windows和Android跨界OS生态融合,基于英特尔Bridge Technology以及Celadon开源项目,英特尔跟腾讯应用宝合作,打造无缝跨界的Android在PC上面的极致体验。
英特尔中国拥有全栈式的技术能力,通过开放的生态系统使得我们的技术能力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当中。2023年英特尔宣布成立英特尔中国开源技术委员会,整合英特尔研发各个业务团队,包括客户、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软件研发,助力提升国产软件的发展。
x86与安卓打造全新生态
在移动市场,安卓OS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APP数量逐年增多,生态系统日益完善,用户也已经非常熟悉使用基于安卓OS的产品。
如今,人们在生活中会使用到多种不同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有着不同的硬件架构,如x86、ARM、 RISC-V等等。不同架构上的软件体系也各不相同,不能直接通用。
谢晓清表示,英特尔一直致力于推动Android应用如何能够在x86上面无缝运行起来,包括兼容性以及用户体验、性能方面。这里面涉及两个关键技术——英特尔Celadon和英特尔Bridge Technology。
英特尔Celadon是一个基于x86架构的开源Android发行版,可用于运行安卓应用程序。该发行版经过了优化,可在各种英特尔平台运行,包括PC、服务器、IoT设备等。
英特尔Bridge Technology是英特尔推出的一种运行时后编译器技术,可让安卓应用程序在基于x86的设备上原生运行。该技术将安卓应用程序的代码转换为x86指令,并在运行时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和兼容性。
2023年开始英特尔跟腾讯合作推出Android on Windows平台技术之后,给Android开发者更多的选择。腾讯应用宝电脑版则支持在Windows电脑上运行这些移动APP,将x86系统与安卓APP进行了稳定和成熟的融合。腾讯应用宝支持原生的Windows体验,支持用户像使用x86软件一样畅玩移动APK,符合Windows用户的使用习惯。
在谢晓清看来,Windows上无缝运行Android ,给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也会有更多的商业落地的机会。整个移动生态搬到PC生态是一种生态融合,这种生态融合不仅给安卓厂商、App厂商、开发者,也给PC厂商包括整个PC生态都带来价值。“好的软件用户体验远远可以提升英特尔对于生态的吸引力,英特尔也会跟更多生态系统当中的合作伙伴包括OEM、ISV提供更多的价值,给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英特尔技术专家补充说,智能大屏、智能会议系统、教育大屏等新兴场景对于屏幕整个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分辨率、性能,这也是英特尔架构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虽然很多厂商业在自己的PC平台推出安卓商店,但是更多是局限于自己的品牌产品。英特尔与腾讯应用宝合作之后,腾讯应用宝电脑版在所有的品牌和平台都是通用的,打破了原来分隔的状态,拓展到整个生态之下的融合。
目前,腾讯应用宝电脑版已经达到千万以上的活跃用户,除了OEM预装之外绝大部分是PC用户自己下载。英特尔和腾讯正在推出OEM厂商新机合作的预装合作计划,通过这个计划在OEM厂商出厂新机里面预装应用宝产品,让买到新机的用户立刻能够体验到Android在PC上的价值,同时OEM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分成。
随着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安卓x86生态圈,可以预见的是于x86的安卓平台能提供更友好的开发环境、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以及更人性化的使用场景,促进开放创新和生态建设与完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