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运营中心成立 OpenInfra基金会的开源新探索 原创

OpenInfra亚洲的成立也是预示着OpenInfra基金会对于开源的新探索,毕竟现在外部的技术环境、客户需求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开源无处不在,GPT大语言模型带火的不光是OpenAI,还有Hugging Face

从Hugging Face的快速成长,我们看到开源不止是软件的开放模式,也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思维。

2010年,OpenStack开源项目问世。2020年,OpenStack基金会更名为OpenInfra基金会。

从OpenStack到OpenInfra,我们能够看到开源世界在外部环境下剧烈变化的新探索。

OpenInfra亚洲的新使命

OpenInfra社区近几年在亚洲与欧洲地区发展迅速,社区规模显著增长,来自这两个地区的企业/组织成员在OpenInfra基金会的占比分别达到32.5%与38.8%。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开源和全球性协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有所增加。

为增强地区韧性,促进和维护开源社区及开源技术在这两大区域的发展,确保重要开源基础设施技术保持开放发展,OpenInfra基金会在开源基础设施峰会温哥华现场正式宣布在欧洲、亚洲分别设立运营中心。

亚洲运营中心成立 OpenInfra基金会的开源新探索

在此背景下,OpenInfra亚洲首届咨询委员会宣布成立。OpenInfra亚洲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蚂蚁集团、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新华三、浪潮、中兴等。

亚洲运营中心成立 OpenInfra基金会的开源新探索

OpenInfra亚洲的使命是促进OpenInfra在亚洲地区的发展,维护强大且颇具活力的区域性生态,保持开放协作,持续开发重要的开源软件技术。OpenInfra亚洲的参与者将致力于:

推动开源基础设施在当地的发展

区域性战略问题研讨

收集区域反馈,提升本土成员声量

协调当地社区事务与活动

主导区域性业务的开发及市场调研

孵化本土项目,培养下一代开源贡献者

OpenInfra亚洲区总监李昊阳在近日举行的OpenInfra Days China 2023大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疫情时代区域性协作更加重要。了。。

中国企业在OpenInfra开源社区的角色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回馈社区到技术引领。OpenInfra亚洲可以促进地区开源技术的交流和发展,开源技术能够被更广泛的地区认知、使用、部署。

李昊阳说,开源软件的好处是以协作的方式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后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基石。具有技术领先性地区的技术可以通过开源的方式,互惠到亚洲其他地区。“对于技术输出方来说,我们希望运营中心推动技术输出方实现他们在各个社区的建立以及生态的完善,从而使得他们的技术能够被保留和认可,这个是我们成立亚洲中心的初衷。”

据悉,OpenInfra Summit ASIA将于明年举行,为亚洲各个地区OpenInfra社区的彼此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OpenInfra基金会的开源之道

现代应用程序构建于自动化基础设施之上,从大型数据中心云到适用于物联网与5G行业的最小边缘节点,都有开源软件的技术加持。各行各业依托开源基础设施技术制定更优质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生产应用中的问题,为更多的人带来便利,最终使所有人都能从开源基础设施中受益。

目前,OpenInfra基金会托管的项目包括Airship、Kata Containers、OpenInfra Labs、OpenStack、StarlingX及Zuul,还与其他组织/开源社区进行合作,支持Magma、OpenDev及RUST-VMM项目的发展,持续壮大开源基础设施生态,为众多新兴用例提供更优化的解决方案,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持续集成/持续交付,容器基础设施,边缘计算,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等领域。

李昊阳表示,技术从热到冷的周期越来越短,基金会对于新项目是有选择性的,也就是与基础设施软件相关。“因为我们的生态、开发者都是基础设施软件层的贡献方,所以如果一个开源软件与基础设施相关,它放在这里一定是最适合成长的,因为它可以跟其他软件整合在一起,也有最擅长的开发者帮他构建软件。”

OpenInfra基金会不生产“开放核心”软件,致力于创造真正可用和可扩展的开源软件。真正的开源软件不局限于某些功能或特性,不受限制,也没有“企业版”。OpenInfra基金会将持续秉持四个开放准则——开源、开放式设计、开放式开发、开放式社区,朝着“万物互联,人人可享(Access to all)”的目标迈进。

李昊阳表示,构建一个真正开放的社区需要平衡三股力量:开发者、用户和生态。简单地从上游和下游的角度思考是很容易的,但社区是众多复杂有机体的集合,实际情况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须设立共同的目标并在各股力量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单独运作将会削弱社区力量,每一股力量间相互影响,必须齐心协力才能有所成就。

结语

回首OpenStack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开源项目的商业化路径。从最初众多的创新公司到现在大厂担当,每一个深处其中的企业都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

OpenInfra亚洲的成立也是预示着OpenInfra基金会对于开源的新探索,毕竟现在外部的技术环境、客户需求等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来源:至顶网计算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3

12/18

10:18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