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声称,其演示的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元件密度。
英特尔正为其未来芯片寻找新的开发路线,包括3D堆叠晶体管以实现更高密度、扩展背面供电以及使用氮化稼来实现更高的传输功率等。
总部位于圣克拉拉的芯片巨头将在本周于旧金山召开的第69届IEEE国际电子器件年会(IEDM)上,公布关于未来芯片开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将对相关消息做一番前瞻分析。
英特尔曾在今年6月详细介绍过其PowerVia技术,此项技术将为晶体管供电的线路转移至芯片背面(即所谓背面供电),从而释放出更多空间以容纳传输信号的互连线路。此项技术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在采用Intel 20A工艺节点的芯片上首次亮相,随后下沉至Intel 18A节点。
如今,英特尔又开始着手研究如何进一步对背面供电进行功能扩展。英特尔技术研究院研究员Mauro Kobrinsky表示,其中一项新功能为背面通信,即首次实现芯片两侧晶体管之间的连接。
Kobrinsky宣称,“现在我们可以直接为器件供电,而无需使用PowerVias在器件周边布线,从而降低电路中的电容。凭借更低的电容,切换速度将有所提升,也让我们能够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高的性能。”
PowerVia还让英特尔提出的另一项技术——即器件堆叠——成为可能。但Kobrinsky同时表示,由于电源和信号仍然需要被传递至顶部和底部器件层,因此需要为整个互连体系建立一套复杂的拓扑结构。根据他的说明,PowerVia已经实现了技术可行性,而且在配合垂直互连之后将进一步节约芯片空间。
器件堆叠本身以所谓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FET)技术为基础,这是一种可通过3D堆叠n型及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实现晶体管扩展的潜在迭代方向。英特尔表示,CFET有望成为继RibbonFET(全栅晶体管设计)之后的下一代器件密度提升方案。
英特尔使用该技术构建出一个逆变器(一种非常简单的电路),其中两个晶体管不再并排放置在硅晶圆之上,而是相互垂直堆叠。一旦能够横向扩展,将可实现更高的器件密度。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Marko Radosvljevic表示,这是一项目前尚未实装的新颖技术,因为堆叠器件的互连仍然是个难题。但根据他的介绍,PowerVia有望攻克难关、让这种新的布局结构成为可能。
Radosavljevic解释道,“我们使用PowerVia将顶部器件连接至晶圆背面,并使用直连背触点连接底部器件。由于这些器件间彼此堆叠,因此无法直接将底部器件与晶圆顶部相连,所以我们才必须按照前面这种方式进行排布。”
堆叠器件示意图
他还补充称,“我们对于此项研究的前景感到兴奋,认为其可能将显著提高器件密度。”
根据英特尔的介绍,这款逆变器将在本周的IEDM上首次对外展示。
英特尔IEDM的第三个主题就是在芯片中使用氮化稼(GaN)以提高供电效率,具体来讲就是将GaN晶体管与硅晶体管集成在同一晶圆之上。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Han Wui表示,GaN器件的增益几乎可以达到功率放大器中LDMOS等硅器件的20倍。
(更准确地讲,他的意思是其效能系数比硅器件高出近20倍。)
在IEDM大会上,Wui还将展示英特尔公布的DrGaN——这是一种供电开关,将CMOS驱动电路与GaN晶体管相结合以实现供电,且二者可以集成在同一芯片之上。
英特尔表示,通过将GaN和硅晶体管相集成,新工艺有望满足未来市场对于计算功率密度和能效水平的实际需求。
在IEDM上展示的所有技术均由英特尔组件研究小组负责开发。英特尔芯片中尺度制程开发(Chip Mesoscale Process Development)部门负责人Paul Fischer表示,该小组的任务就是确保为公司内的芯片设计师们提供更多技术选择。
“本质来讲,我们的目标就是确保技术开发团队在设计未来制程技术时,能够有一系列方案可供选择。”
随着英特尔尝试使用晶圆(切割后被称为晶片)背板作为信号通道,合乎逻辑的下一步方向自然就是在这里放置更多组件,例如采用双面印刷电路板。所以我们不禁好奇,英特尔有没有在这方面做出探索?
Fischer表示,英特尔一直在研究各种技术,因此“将组件和功能放置在芯片背面、或者将附加功能放置在信号端的想法,肯定都是值得探索的思路。我们将继续研究诸如此类的各种概念。”
他还解释道,最终是否采用将取决于系统的协同优化效果,即通过严格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和EDA处理流程,验证其性能水平是否具备成本合理性。
作为新闻发布会之后的补充,英特尔还表示计划在本届IEDM大会上展示全球首个全栅极2D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TMD)晶体管。TMD半导体有望成为强有力的备选方案,替代物理栅极长度低于10纳米的现有硅晶体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