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厂商间的合作,将帮助双方更好地将量子计算技术整合进数据中心。
英伟达宣布与量子计算芯片厂商SEEQC建立合作,在量子计算机与GPU之间开发首个芯片到芯片的数字链接,并确保与一切量子计算范式相兼容。
两家公司表示,此项技术能够将经典计算与量子计算的优点结合起来,从而实现“量子超级计算”。
具体来讲,这意味着企业能够更好地将量子计算技术整合进数据中心,并带来具备实用性的量子驱动AI。此技术还能支持实时片上纠错,帮助解决量子计算机扩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之一。
由于SEEQC的技术是纯数字化形式,因此能够消除好几个模拟步骤,并防止量子处理中产生的大部分噪声,从而实现更快的速度和更佳可扩展性。该公司主要面向量子AI与机器学习类应用,希望能在资源日益密集的企业AI场景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SEEQC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John Levy表示,“这种全数字集成将充分利用各个系统的低延迟接口,同时尽可能保持系统上的高带宽性能。”
“我们与英伟达的合作开发成果,代表量子与经典计算领域的最佳方案组合。这两种核心技术共同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从英伟达的视角来看,将量子处理器与GPU整合起来,亦有助于推动其用于量子/经典混合计算的CUDA Quantum平台。
英伟达高性能计算(HPC)与量子计算产品总监Tim Costa总结称,“量子与GPU超级计算技术的紧密集成,对于建立实用性量子计算至关重要。将英伟达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与SEEQC的数字芯片架构相结合——即通过CUDA Quantum编程模型将二者结合起来,无疑是朝着这一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unterintuitive Corp.正式发布,旨在通过开发专为推理而非模仿设计的芯片和软件来重新定义AI。该公司提出人工推理单元(ARU)这一全新计算架构类别,以解决现代AI面临的"精度无真理、推理无记忆"双重困境。ARU采用确定性、记忆驱动的推理架构,配合全栈推理软件,承诺突破当前AI局限性,开启后GPU时代的智能计算新纪元。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全球最大云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云服务(AWS)遭遇大规模故障,影响政府机构、AI公司和金融平台等众多客户。尽管AWS称已基本恢复,但仍有用户无法连接租用服务器。故障源于关键数据库服务的数字目录故障,导致依赖该数据库的软件无法获取信息而出现连锁反应。受影响服务包括Venmo、苹果音乐、Zoom等数百个网站和应用。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