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从边缘计算到云的新连接和处理模型也在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灵活硬件解决方案与日俱增的需求。随着市场上对带宽的要求不断增加,对更快、更灵活的设备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于近期推出的英特尔Agilex® 7 FPGA R-Tile,凭借其高带宽接口和灵活的可编程逻辑,能够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目前,基于R-Tile的英特尔Agilex 7 FPGA正在量产。
近年来,FPGA 加速器在市场上的应用率稳步增长,而随着配备R-Tile的FPGA 的推出,更高性能的加速器也随之而来。FPGA 加速器可以将任务从主机CPU 卸载,释放CPU核心并减少总功耗,实现总拥有成本(TCO)的节省。如您作为最终用户、IT专家或云服务提供商,且尚未探索使用FPGA加速器,现在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时机。
英特尔Agilex® 7 FPGA产品系列已应需设计以满足市场要求,而且基于R-Tile的版本已经开始量产。
英特尔Agilex® 7 FPGA采用了异构多芯片架构,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FPGA芯片与收发器芯粒通过英特尔的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EMIB)封装技术相连。每个芯粒或区块都是一个小型集成电路芯片,包含一组明确定义的硬化功能子集。这些芯粒使得成本高效的,封装内部高密度互连异构芯片成为现实。通过采用异构多芯片架构和芯粒的设计,英特尔能够在单个设备中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这种方法消除了使用多个设备进行连接的需要,简化了系统设计和集成的复杂性,并提供了更高的可扩展性和性能。
诸多英特尔Agilex® 7 FPGA封装组合中都包含了R-Tile芯粒,旨在与高性能CPU 连接时可提供行业领先的带宽。R-Tile芯粒结合了PCIe 5.0 x16和CXL 1.1/2.0 的硬化知识产权(IP)块和软件IP代码,为网络、云计算、数据中心、科学计算等诸多领域提供了高度灵活的解决方案。如下是R-Tile支持的关键技术特性列表:
图1. 英特尔Agilex® 7 FPGA与R-Tile模块的图解
R-Tile特性(每个区块) |
描述 |
PCle 5.0 x16 Up to32GT/sper lane 1x16EP/RP 2x8EP/RP 4 x4 RP 端点(EP)Root Port(RP)PIPE直接事务层旁路/切换选项 虚拟化&确切时间选项 |
灵活的、多功能的PCIe 5.0硬化IP模块,允许您在高性能FPGA设计中创建端点、根端口、交换机或定制的PCIe接口。 Intel Agilex 7 FPGA R-Tile是唯一具备完整的50x16数据速率且符合PCI-SIG标准的设备。 |
CXL1.1/2.0x16 Up to 32 GT/s per lane 1x16 EP Supports CXL Type1 Type2 with DCOH and Type 3. |
这是FPGA行业中首款具有CXL硬化IP的设备,可以以全速率管理链接并预处理CXL数据包。软件协议IP管理CXL事务层功能。图形用户界面(GUI)允许进行以下自定义操作:
与第四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进行了广泛的验证和互操作性测试。CXL认证待定,将在Compute Express Link协会的活动中进行。 预计支持选定的CXL 2.0功能,待验证、互操作性测试和与未来CPU的合格性确认后提供支持。 |
表1. 英特尔Agilex® 7 FPGA R-Tile关键特性
符合量产要求的R-Tile版本标志着英特尔Agilex® 7 FPGA I系列设备中四种不同封装下的七种逻辑密度的器件进入量产阶段。这样一来,客户就能够在他们的新设计中充分利用英特尔Agilex® 7 FPGA提供的性能和功耗领先优势。基于英特尔10纳米工艺技术,英特尔Agilex® 7 FPGA可编程逻辑和R-Tile芯粒充分利用英特尔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先进的制造和测试能力,能够在标准交货期内提供量产解决方案。一旦英特尔Agilex® 7 FPGA M系列R-Tile的样品过渡到量产阶段,将具备更多设备密度和封装选项。
将R-Tile的功能与其他的英特尔Agilex® 7 FPGA芯粒(如最近发布的F-Tile)相结合,可以创建出适用于下一代加速器(如SmartNIC、IPU和计算存储解决方案)的灵活高性能FPGA。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eph平台通过单一解决方案提供大规模可扩展的对象、块和文件存储。IBM Storage Ceph自2023年1月起成为IBM存储产品组合和软件定义存储的一部分,可在行业标准x86服务器硬件上运行。它可以从小型工作负载开始,并可扩展到PB级工作负载。
国产算力PoC平台主要聚焦于为国产算力集群提供垂类场景评测、适配与验证服务,促进国产芯片从“可用”到“好用”,同时为互联网、AI 应用开发企业提供多种算力适配试验空间,找到适合不同场景的“芯片+软件”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