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致力于通过新的UCIe开放标准来推进半导体架构创新的未来
英特尔携手日月光半导体(ASE)、AMD、Arm、谷歌云、Meta、微软、高通、三星和台积电,旨在推行开放的晶片间互连标准,称之为UCIe(通用芯粒高速互连)。基于开放的高级接口总线(AIB)工作基础,英特尔开发了UCIe标准,并将其作为一个开放规范,捐赠给联盟的创始成员。该规范定义了封装内芯粒(Chiplet)之间的互连,以实现封装层级的开放芯粒生态系统和普遍的互连。
英特尔执行副总裁兼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事业部总经理Sandra Rivera表示:“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是将多个芯粒集成到一个封装中,以实现跨细分市场的产品创新,这也是英特尔IDM 2.0战略的重要一环。为此,至关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开放的芯粒生态系统,与关键行业合作伙伴在UCIe联盟的领导下共同努力,迈向一个共同目标,即改变行业交付新产品的方式,并持续推进摩尔定律。”
联盟的创始公司来自云服务提供商、芯片代工厂、系统原始设备制造商、芯片IP供应商和芯片设计公司,具有广泛的行业专长,联盟成为一个开放的标准组织。今年,在全新UCIe行业组织成立后,成员公司将开始研究下一代UCIe技术,包括定义芯粒的外形大小、管理、增强的安全性和其它基础协议。
UCIe创建的芯粒生态系统,是为可协同操作的芯粒制定统一标准的关键一步,最终旨在支持下一代技术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