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海云捷迅凭借自身在开源云技术、FPGA(泛人工智能)领域自主研发积累,完成RISC-V在FPGA(自主研发)上成功部署。于2021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会员单位,参与并支持RISC-V生态建设。
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英文缩写为CRVA,以下简称“联盟”)旨在召集从事RISC-V指令集、架构、芯片、软件、整机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组成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联盟将围绕RISC-V指令集,以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以促进开源开放生态发展为目标,以重点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整合各方资源,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力图推动协同创新攻关,促进RISC-V相关技术和产品应用推广,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进RISC-V生态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从而使我国尽快摆脱核心芯片设计、知识产权、工艺技术等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作为近年来开源芯片技术的突出代表,RISC-V开放指令集体系结构已受到国内外各领域的广泛关注。RISC-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设计原则的开放指令集架构(ISA),经历十余载发展,随着具有开源优势、更佳效能功耗比、可靠安全功能, RISC-V发展到逐渐被认为是能够与X86、ARM形成三足鼎立格局的指令集架构。自2018年,RISC-V已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企业正在借助RISC-V的开源潜力推动中国高端芯片产业的发展。
海云捷迅基于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从2017年开始将“云计算+AI+FPGA”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同时,海云捷迅与上百所国内高校开展高层面、多维度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师资培训、FPGA+人工智能人才培养、AI+FPGA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合作、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基金项目合作等,全面助力高校FPGA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支撑平台的建设,加速FPGA产业发展及技术的落地。
RISC-V处理器和FPGA的生态环境非常匹配,RISC-V的出现恰好给FPGA新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包括SoC FPGA发展、实现软硬件都可编程以及拓宽FPGA应用领域,其必将会在SoC FPGA生态里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以及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海云捷迅不懈攻关,于2021年实现了RISC-V处理器在FPGA上的成功部署,并正确控制其外设功能,踏出了在“RISC-V+FPGA”发展道路上的第一步。此后,海云捷迅还将持续发力RISC-V技术研发应用以及人才培养工作。
这次成功加入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的会员单位,非常感谢行业对海云捷迅综合能力的肯定。对于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而言,海云捷迅的加入再次集聚了RISC-V创新力量,丰富了中国RISC-V 发展的路线图。同时,还可以推动海云捷迅与联盟会员间的协同发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海云捷迅加入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后,将与联盟成员一起,共同助推RISC-V产业生态的建设,推动中国智能产业发展,提升中国企业在RISC-V 指令集创新、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且抓住RISC-V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共性技术协作开发机制、知识产权合作机制等长效机制,在新的技术变革中实现产业的全面提升。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