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以来,数据中心计算领域出现了两大新兴力量。ARM在云端站稳了脚跟,AMD则蚕食分散位置。没错,英特尔仍是数据中心领域的绝对王者,但也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危险气息。AMD EPYC确实震撼人心,而英特尔一时没有拿出任何有份量的回应。面对这位2017年才全面回归的对手,芯片巨头显然是有些轻敌了。但在连续两代产品发布之后,AMD已经在夺取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份额,这也不禁让人回想起2005年到2006年AMD凭借Opteron系列产品拿下20%多市场份额时的景象。
如今是2021年,英特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Pat Gelsinger离开VMware重新挑起CEO重担,他领导下的芯片巨头也开始回归正轨、让我们看到新的曙光。我相信,英特尔在之前架构日活动及芯片展示中所呈现的,正是他们全面回归数据中心的决心与能力。
英特尔其实一直“门儿清”
在深入剖析英特尔架构的细节之前,我们不妨先聊点掌故。英特尔公司其实一直很清楚怎么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其中的关键,就是未来数据中心内运行的应用程序将与如今大不相同,所以负责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及负载的基础设施也必然与现在有所区别。
正如几十年前,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内全面取代了大型机,如今具备不同性能-功率设定的全新架构也在涌入数据中心。谁能把握丰富的新兴工作负载基础设施组合,谁能为企业IT提供持续不断的引导与支撑,谁就能在下一个历史阶段的市场中获胜。
效率核心
英特尔此次推出了两种全新核心架构——效率核心(E核心)与性能核心(P核心)。顾名思义,效率核心的设计重点在于可扩展性与密度,而性能核心则针对那些需要极高性能支持的工作负载。
虽然效率核心似乎只出现在英特尔的消费级(Alder Lake)产品线中,但这种核心明显拥有广泛的适用场景,例如云环境扩展以及某些边缘实例等。

英特尔的效率核心在延迟与吞吐量方面均迎来提升
性能——不止于整数运算性能
英特尔的性能核心则证明,芯片巨头正在考虑为未来的数据中心提供强劲的负载性能保障。面对跨标量、向量与空间的现实要求,这种特定微架构设计必须给出一份适用于广泛工作负载的理想答卷。

也许要回归创新的本心,我们才能理解英特尔在此次架构日上展示的一切。目前来看,新的核心设计与Sapphire Rapids应该能够让英特尔在下阶段的市场上有所建树。我也期待着芯片巨头的下一轮展示,并将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关于速度、更新及上市时间等的更多消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