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以来,数据中心计算领域出现了两大新兴力量。ARM在云端站稳了脚跟,AMD则蚕食分散位置。没错,英特尔仍是数据中心领域的绝对王者,但也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危险气息。AMD EPYC确实震撼人心,而英特尔一时没有拿出任何有份量的回应。面对这位2017年才全面回归的对手,芯片巨头显然是有些轻敌了。但在连续两代产品发布之后,AMD已经在夺取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份额,这也不禁让人回想起2005年到2006年AMD凭借Opteron系列产品拿下20%多市场份额时的景象。
如今是2021年,英特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Pat Gelsinger离开VMware重新挑起CEO重担,他领导下的芯片巨头也开始回归正轨、让我们看到新的曙光。我相信,英特尔在之前架构日活动及芯片展示中所呈现的,正是他们全面回归数据中心的决心与能力。
英特尔其实一直“门儿清”
在深入剖析英特尔架构的细节之前,我们不妨先聊点掌故。英特尔公司其实一直很清楚怎么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其中的关键,就是未来数据中心内运行的应用程序将与如今大不相同,所以负责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及负载的基础设施也必然与现在有所区别。
正如几十年前,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内全面取代了大型机,如今具备不同性能-功率设定的全新架构也在涌入数据中心。谁能把握丰富的新兴工作负载基础设施组合,谁能为企业IT提供持续不断的引导与支撑,谁就能在下一个历史阶段的市场中获胜。
效率核心
英特尔此次推出了两种全新核心架构——效率核心(E核心)与性能核心(P核心)。顾名思义,效率核心的设计重点在于可扩展性与密度,而性能核心则针对那些需要极高性能支持的工作负载。
虽然效率核心似乎只出现在英特尔的消费级(Alder Lake)产品线中,但这种核心明显拥有广泛的适用场景,例如云环境扩展以及某些边缘实例等。

英特尔的效率核心在延迟与吞吐量方面均迎来提升
性能——不止于整数运算性能
英特尔的性能核心则证明,芯片巨头正在考虑为未来的数据中心提供强劲的负载性能保障。面对跨标量、向量与空间的现实要求,这种特定微架构设计必须给出一份适用于广泛工作负载的理想答卷。

也许要回归创新的本心,我们才能理解英特尔在此次架构日上展示的一切。目前来看,新的核心设计与Sapphire Rapids应该能够让英特尔在下阶段的市场上有所建树。我也期待着芯片巨头的下一轮展示,并将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关于速度、更新及上市时间等的更多消息。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虽然ChatGPT等AI工具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但它们并非无所不知的神谕。ChatGPT擅长"令人信服的错误",经常提供有偏见、过时或完全错误的答案。在健康诊断、心理健康、紧急安全决策、个人财务规划、机密数据处理、违法行为、学术作弊、实时信息监控、赌博预测、法律文件起草和艺术创作等11个关键领域,用户应避免完全依赖ChatGPT,而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这项由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首次揭示了AI系统自我改进中的"效用-学习张力"问题:系统追求更好性能时会增加复杂度,但过高复杂度会破坏学习能力。研究建立了学习边界定理,提出双门控制机制,为AI安全自我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方案,对确保AI技术长期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软重启三里岛核反应堆的协议确认了AI革命与能源现实主义的融合。亚马逊和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共同押注核能为AI未来提供最可行的动力路径。到2030年代,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媲美大国水平。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将增长六倍。核电厂90%的容量因子使其独特适合数据中心需求。世界核协会估计,当前全球398GW核能产能必须在2050年前至少增长两倍。
这项由Reactive AI公司Adam Filipek主导的研究提出了反应式变换器(RxT),通过事件驱动架构和固定大小记忆系统,将传统聊天机器人的对话成本从平方级降为线性级,使长期对话成本降低99%以上,同时实现恒定响应速度。实验证明即使12M参数的RxT也显著优于22M传统模型,为高效对话AI开辟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