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发布2020-202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回顾2030年目标及进展
5月13日,英特尔发布了《2020-2021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去年5月,英特尔宣布了企业的2030年RISE战略及目标,这是自目标发布以来,对目标进展情况的首次正式回顾。
今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着重涵盖了英特尔过去一年在履责(Responsible),包容(Inclusive),可持续(Sustainable),赋能(Enabling)方面的关键进展,同时,还发布了来自英特尔公司CEO帕特·基辛格的一封信,下为全文:
我很荣幸能以CEO的身份重返英特尔。我既为即将面对的挑战深感责任重大,也为技术魔力所造就的无限机遇感到兴奋不已。
在云、5G驱动的连接、人工智能(AI),以及智能边缘四股力量的推动之下,数字技术正在加速整个世界的转型。这四股力量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地放大着自身及其合力的影响,并共同重塑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把它们称为“超级力量”。这与英特尔的宏旨以及我个人的奋斗目标不谋而合:创造改变世界的科技,造福地球上每一个人。
对我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之中,这种潜在的影响力正变得格外直观与清晰。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造成全球范围内无数生命和民生损失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加剧,以及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作为一名工程师,令我备受鼓舞的是,不论是极短时间内开发出的疫苗及全新治疗方案,还是快速部署的在线教育和学习资源,都让我看到了针对这些挑战集体响应的力量以及技术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从我最初加入英特尔直至今日,我始终为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长期领导地位感到自豪。这一关注使我们能够有效地创造长期价值,并在应对日益重要的环境、社会以及治理问题时,对我们的投资人、客户、员工及其他各利益相关方作出回应。
2020年5月,我们制定并发布了2030年RISE战略及未来10年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以加速我们在运营、供应链、整个科技产业乃至更广泛领域,整合履责、包容、可持续的实践和创新方法。这些都得益于我们的技术以及员工的热情和专长。
尽管我们为实现这些远大目标而开展的工作才刚刚迈入第一个年头,但我对今年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所详细介绍的进展和成就感到自豪。其中,最为显着的成就包括:
在我们自身的运营和供应链中,“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坚持实现水资源全部有效利用”的2030年目标取得了进展:我们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从71%增加到82%,并在2020年共节约了71亿加仑的水资源。因推动供应商进一步就其对气候和水资源的使用进行公开,我们连续第四年在CDP(碳披露项目)供应商参与度评级中获得了领先得分。
我们与业界合作,发起成立了全球包容联盟。联盟致力于在四大关键领域创建一套统一的多元与包容指标:领导层代表性,包容性语言,包容性产品开发以及服务不足社区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就绪状况。
为了产生更大的全球影响力,我们通过英特尔科技抗疫计划(PRTI),与全球超过170家客户、合作伙伴、政府、学术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230个项目中展开合作,以加快普及患者护理技术及加快科研步伐,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在线教育,并助力经济复苏。
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在2021年及未来数年再攀新高。
在英特尔的全球员工中促进多元、平等、可及性及包容性,倡导可以抗击员工及社区所面临歧视和不平等现象的公共政策及法律,并采取相应行动推进我们的2030年目标,包括将担任高管职位的女性和少数族裔的人数提升一倍,将技术岗位中的女性比例增加到40%。
加速推动整个行业的革新,与生态伙伴合作,通过负责任的矿产采购实践而显著扩大全球影响力。通过英特尔Mobileye业务、责任敏感安全(RSS)模型,以及将模型集成到标准开发的实践,来共同合作改善交通行业的安全状况。
将“英特尔科技抗疫计划”转化为英特尔RISE科技计划(IRTI),打造一个更广泛的行动平台,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这项扩展后的计划将提供一个严格的框架,通过该框架,英特尔员工可以与客户及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问题,并通过加快技术应用来应对包括健康安全、包容与可及性,以及气候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球性挑战,从而推进RISE战略并朝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我们将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技术合作,帮助他们应对世界上最大的挑战,通过突破性革新和领先的产品帮助他们推进行业转型,并实现各自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我们还将与客户、合作伙伴、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一道,支持各项智能政策,从而加快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以及兼具包容性及技能性的未来人才库。
我对英特尔以及我们将共同创建的美好未来深信不疑。员工的技术专长以及热忱每天都在对世界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这使我对实现未来十年的目标更加充满信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