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特尔分享了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INRC)的最新进展。该社区自2018年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现已拥有100多名成员。英特尔今天宣布,联想、罗技、梅赛德斯-奔驰和机器视觉传感器公司Prophesee加入INRC,共同探索神经拟态计算在商业用例上的价值。此外,得益于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测试芯片Loihi的计算能力,英特尔还概括介绍了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更多的研究成果。

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实验室总监Mike Davies 表示:“短短两年时间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其中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研究人员,神经拟态计算在计算效率、速度和智能功能方面带来数量级提升的潜力让他们深受鼓舞。我们第一次看到有越来越多证明这种潜力的场景出现。我们计划与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的合作伙伴一起,在收获的洞察基础上,让这一新生技术实现广泛和颠覆性的商业应用。”
英特尔之所以创建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是因为我们认为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有效释放神经拟态计算的全部潜力。通过与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领域的一些知名研究人员进行合作,英特尔致力于解决神经拟态计算发展中的挑战,并在未来几年内将其从研究原型发展为能够引领产业的产品。
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展示了在现实世界边缘用例中所实现的数量级提升,并且看到了在扩展工作负载之后,解决更大的计算问题所取得的早期进展。随着神经拟态计算的不断发展,英特尔和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还发现了神经拟态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潜在用例,例如:支持更高效且能够自适应的机器人技术;在大型数据库中快速搜索相似的内容;让边缘设备能够实时做出复杂规划和优化决策等。联想、罗技、梅赛德斯-奔驰和Prophesee的加入,以及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中现有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实验室,证明神经拟态技术正在稳步成熟,将从学术实验室逐步走向产业应用。
通过对英特尔神经拟态系统上的应用进行持续开发、原型设计和测试,英特尔和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成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并显示在各种工作负载中神经拟态计算都能带来性能的一致性提升。现有的研究结果——例如模仿人类嗅觉系统、将基于事件的触感引入机器人,结合英特尔研究院开放日上所介绍的新基准,勾勒出一副新的图景,即:神经拟态计算非常适合新兴的、具有商业相关性的仿生智能负载。
英特尔研究院开放日重点介绍的基准更新包括:
此外,英特尔及其合作伙伴在英特尔研究院开放日活动上还展示了两个使用最先进技术的神经拟态机器人演示。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英特尔展示了Loihi如何自适应地控制水平跟踪无人机平台,实现最高可达20千赫兹的闭环速度以及200微秒的视觉处理延迟。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这意味着效率和速度都提高了1000倍。为了解决神经拟态软件集成问题,英特尔和意大利理工学院(IIT)的研究人员在IIT的iCub机器人平台上演示了多种认知功能在Loihi上运行,其中包括基于快速、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的物体识别,对学习对象的空间感知,以及对人类互动的实时决策。
随着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的发展,英特尔将继续对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进行投资,并与成员合作以提供技术支持,探索神经拟态计算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此外,英特尔将继续从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汲取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公司即将发布的下一代神经拟态研究芯片的研发中。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这项由索非亚大学INSAIT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定理证明中普遍存在的"迎合性"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BrokenMath基准测试集,包含504道精心设计的错误数学命题,用于评估主流AI模型能否识别并纠正错误陈述。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实验室和真实使用测试显示,iPhone Air电池续航能够满足一整天的典型使用需求。在CNET进行的三小时视频流媒体压力测试中,iPhone Air仅消耗15%电量,表现与iPhone 15相当。在45分钟高强度使用测试中表现稍逊,但在实际日常使用场景下,用户反馈iPhone Air能够稳定支撑全天使用,有线充电速度也比较理想。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