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数字化社会实践席卷各行各业,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无接触”“全线上”效应凸显了数字化技术的价值。在这背后,数字经济早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核心关键力量。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36.2%,对GDP增长贡献率67.7%。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预计到2023年,其占GDP比重将达51.3%。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5G、AI、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增强新一代数智经济基础设施的能力,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发改委也明确了新基建范围,强调在“新基建”中,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是重点推进的三类新型基础设施之一,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字经济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中心的算力要求比以前更大。在数字化迈进过程中,计算一定要先行,把计算做成基础设施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
当前,计算产业已然面临新的增长机遇。我们都知道数据中心、超算中心,那么智算中心是什么?得益于丰富的行业实践和敏锐的行业洞察,浪潮提出了智算中心这一前瞻性概念,智慧时代需要新型基础设施,而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的基础设施。
浪潮认为,智算中心是智慧时代最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以融合架构计算系统为平台,以数据为资源,能够以强大的计算力驱动AI模型来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断产生各种智慧计算服务,并通过网络以云服务的形式,向组织及个人进行供应,正在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智慧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
随着生产力的跃迁,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也在产生变化。例如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水利等,而工业时代是电网等,那么智慧时代的基础设施也将升级。
在浪潮看来,计算力就是生产力,计算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甚至是企业智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智慧计算改造升级了生产力三要素,最终驱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升级。
智慧计算借助算力这一全新工具将数据变成了一种新的生产资料,释放了智慧社会的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确保算力的供给。计算力在智慧时代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智慧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必然是计算力的生产中心。
当前,计算的多元化趋势非常明显,比如科学计算、关键计算和智慧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正呈指数级增长,未来将占据80%以上的计算需求,承载这种需求的就是AI算力中心,即智算中心。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速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智能化,创造新需求、新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智能时代的基础需要以交付智能为核心目标,算力此基础设施正在从传统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转型。
智算中心的三个基本条件
既然智算中心在当下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建设智算中心也就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浪潮表示,智算中心要成为新基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开放标准、集约高效和普适普惠。
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5G等新技术,开放开源正在打破产业的边界。由软件到硬件,从芯片到数据中心,开放成为IT产业的主旋律。所以,开源开放的软硬件是智算中心建设所需要的。开放计算带来了模块化、标准化,从而让智算中心能够以规模效应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采用预生产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来实现装配式的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的超大规模要求智算中心应该是集约高效的,融合架构代表着数据中心体系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浪潮认为,现在的融合架构正处于3.0阶段,也就是通过连接池化和重构技术,实现不同的计算资源的协同能力。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业务自动感知和资源自动重复,使计算的性能和效率大幅度提升。
例如采用极致化场景设计的M5系列服务器可以更好地将CPU的性能转变成客户实际应用效能的提升。浪潮M5服务器分为关键计算、通用计算、融合架构以及应用优化等四个系列,每个系列计算、存储、I/O各类资源针对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配置,可以为第二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提供同步配套的内外部I/O、存储等资源保障,使其发挥出性能等方面的优势。
此外,浪潮还基于英特尔® 傲腾™ 持久内存系列解决方案,在传统内存与存储之间真正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用户在靠近处理器的内存系统上加载规模远超以往的数据集,让数据处理更高效,让新技术应用变得更简单, 释放了强大的计算力。
融合架构改变了硬件使用方式,模块化设计和绿色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智算中心能源消耗结构,共同实现了智算中心的高能效;开放标准和集约高效带来了计算服务的低成本,让智慧计算就可以像水电一样,成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融入生产生活的全部场景。
基础设施的定位决定了智算中心要普适普惠,要服务大众,支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以及智能医疗等行业的智慧化转型。而智慧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智算中心能够提供人工智能开放服务平台,汇聚并赋能行业AI应用的开发者,加速开发各种各样的行业智慧应用,加速行业AI化、加速产业AI化。
浪潮让智算中心就绪
智算中心是对未来整个数字化社会的新基建构想,为未来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浪潮和合作伙伴要携手共建智算中心,为各行各业提供端到端的智慧服务,输送源源不断的计算力。同时,浪潮还在不断推动计算产业的发展,让智算中心IT基础设施方面向更深、更广发展,开发了硬件重构的智算中心算力系统和软件定义的智算中心操作系统。
在产品层面,在融合架构技术路线的指引下,浪潮提供多样化的开放计算产品,形成覆盖芯片、系统、平台和算法的领先产品体系,打造智算中心基石,构建从模式开放到技术开放、从产品开放到服务开放的计算体系。浪潮积极与开放计算标准组织展开合作,推广开源开放的建设理念和标准,推动开源计算生态的发展。
AI计算是智算中心核心动力,浪潮从生产、聚合、调度、释放四个维度输出AI算力,实现AI计算力的全流程、一体化的高效交付,促进人工智能应用的效率变革,进一步加速智慧新基建建设。
浪潮拥有全球最强的AI服务器以及最丰富的AI产品阵列,涉及训练、推理、边缘等全栈AI场景,还构建了领先的AI框架优化、AI开发管理和应用优化等全栈AI能力。在AI服务器方面,浪潮已经连续三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保持了智慧计算领导者的地位。
同时,在协同创新方面浪潮长期与英特尔保持了深层次的合作与沟通,包括成立联合实验室:汇集浪潮与英特尔的优秀工程与研发团队,专注于AI计算、算法和应用的联合创新,包括第二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代号为"Cascade Lake")的AI软件优化,依托x86的开放生态,提供丰富的AI解决方案,推动AI产业化与产业AI化。
AI产业化将会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据麦肯锡发布的《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模拟计算》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将使全球GDP每年增加约1.2%,带来高达13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量。
除了算力供给,浪潮也积累了大量优质的算法框架、模型和数据。为了帮助行业用户更好地进行智慧化转型,连接传统合作伙伴和新兴AI企业,浪潮提出了元脑生态计划。通过元脑生态,浪潮加快了智算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服务落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