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扬州——今日,英特尔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电子信息专委会、百科荣创、加速科技、拉勾网联合发起了“英特尔-百科荣创产教融合计划”。
“产教融合计划”紧密结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推进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企业的政策导向,将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人才产业基地,为地方政府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基建人才。该计划还将通过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智能电子技术产教实习基地、创新工场、联合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形式,为国内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提供硬件平台、软件开发工具、IP、项目课程、教师培训、竞赛创新及产教融合数字资源等全方位产教融合服务。
英特尔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陈伟博士表示:“下一代人才的教育与发展是英特尔始终关注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作为连续24年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最佳合作伙伴之一,英特尔坚持‘学以致用’,用科技赋能教育。此次依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电子信息专委会及百科荣创深耕教育行业近二十年的教育生态资源,并通过英特尔科技和创新生态推出的‘产教融合计划’,将汇集英特尔生态合作伙伴的力量,为国内高等院校推出以硬件与开发工具为基础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产教融合,助力教育改革和智能产业人才培养。”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边缘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正逐渐成为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塑造着新型产业体系。大数据驱动的视觉分析、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能力的迅速提高,正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设备、智慧零售、远程教育医疗等概念快速进入应用阶段。
教育部已于多年前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旨在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然而高校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仍面临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资源的本地化部署、以及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和行业赋能等巨大挑战。
对此,英特尔与行业协会、学会、百科荣创联合推出“产教融合计划”,将携手英特尔生态合作伙伴,为国内高等院校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课程、智慧教室、教师培训、学生创新与竞赛等多方面,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赋能。
一方面,产教融合计划将依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电子信息专委会搭建的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生态,以及百科荣创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与落地资源,预计将在未来3年,面向100所以上高校和超过20000名学生,推进“英特尔AI+”教育解决方案和人工智能项目课程的落地,为高校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式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此外,英特尔还将通过“校园大使计划”、“人才训练营”、“智能应用技术大赛”、“试点学校开放式”等方式,将国内外优质资源输送到校园中,为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互动、研究项目的落地、产业对接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与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分不开的。通过定期举办产教融合计划城市峰会、新技术研讨会、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千名教师培训计划”等活动,“产教融合计划”力争帮助中国广大教师建立AI基础素养,实现AI技能的突破。同时,英特尔还将通过分享名师名课、访问工程师计划、工程师进校园等活动,积极引导海外专家与国内专家联合建设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引进来和本土化。
多年来,英特尔凭借自身丰富的产品组合、软硬件兼施的全能实力,帮助合作伙伴构建端到端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智能边缘、AI、5G关键技术转折点的融合创新,把智能推向新的发展拐点。
硬件方面,英特尔于去年年底发布了第三代Movidius人工智能加速芯片,与前一代芯片相比,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了10倍;软件方面,英特尔提供了开源的英特尔OpenVINO工具包,已携手众多中国生态合作伙伴通过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及开发平台深度融合,在工业的预测维修、智慧城市的交通管理、医疗健康的辅助诊断、教育行业的智慧教室等多个场景打造出了多样化的视觉应用解决方案,充分释放出“智能边缘”的强大潜力。
英特尔联合行业协会、学会、百科荣创推出的“产教融合计划”,将为地方政府、企业、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学生提供一个产教融合、生态共享、数字资源共享、多角色多方式的互动交流平台,帮助他们掌握基于英特尔产业生态的先进技术,以科技赋能教育、以科技赋能产业,带动未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为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