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以“智联世界,共同家园”为主题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为期三天的大会以线上活动为主的形式实现了“屏对屏”的互动交流。作为上海“4+X创新融合载体”之一的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也再度参会,向全世界描绘了一幅上海人工智能的“马桥蓝图”。
总投资50亿元的“紫光芯云中心”项目签约在峰会第三天下午举行,同期一共有36个项目集中签约与发布。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代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紫光芯云中心”的三大主要项目——面向行业智能应用的云计算产业化项目、紫光AI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芯片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正式落户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一条从“芯”到“云”的产业链将在试验区形成并发挥其巨大的潜能和优势。
2019年8月31日,在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发布《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发展浦东张江、临港新片区、徐汇滨江和闵行马桥四个人工智能创新融合载体。
近一年来,聚焦“用十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的宏伟蓝图,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把产业定位的着力点放在了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业以及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上,而抓手则是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
紫光集团是中国大型综合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和领先的全产业链云网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紫光集团以移动芯片为突破口,以存储芯片制造为纵深,贯穿云计算和整个网络产业生态,打造出极具特色的“从芯到云”内生产业链条。 作为紫光集团云网板块的核心企业,紫光股份紧密把握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机遇,聚焦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和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推出了系列“智能+”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云计算基础设施产品和5G融合解决方案,2020年随着“新基建”的逐步实施,紫光股份以创新技术和领先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促进更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此次双方的合作是继2019年9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闵行区与紫光集团进行了多轮深度沟通,最终达成了这次项目签约。而此次强强联手,也是双方相互信任及共同努力的结果。
根据合作协议,建设“紫光芯云中心”主要包括三大项目:
面向行业智能应用的云计算产业化项目:
以人工智能云为载体,建设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资源池,打造上海产业AI战略高地。项目将积极推动相关人才的落地和孵化,运用其高校背景优势,吸引高校合作和人才孵化中心落地闵行,助力闵行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紫光AI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紫光AI产业基地项目将引入紫光旗下包括“芯片云”、“教育云”等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人工智能科创中心、人工智能实践中心、智能城市建设运营中心及AI云平台等人工智能示范项目。
芯片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项目:
引入紫光云建设芯片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芯片设计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升级,提升对全国芯片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力,加速芯片设计产业集聚。
下一步,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内容,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同时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打造经济新场景新动能,聚焦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网络”建设、以创新基础设施为主的“新设施”建设、以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平台”建设、以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终端”建设,以改变应万变,以聚力蓄动力,以合作谋共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