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公司上个星期天在台北举行的Computex活动中推出了业界期待已久的12核Ryzen 9 3900X微处理器芯片,叫板英特尔公司。
芯片制造商AMD认为新芯片可以轻松地抗衡英特尔最佳产品的功能,甚至更好,而价格则不到英特尔产品价格的一半。
AMD的Ryzen 9 3900X CPU采用基于该公司新的7纳米Zen 2制造工艺,这意味着可以在芯片上塞进更多的晶体管,进而实现比英特尔最新12核芯片更多的计算功能,英特尔12核芯片芯片采用14纳米制造工艺。 AMD称Ryzen 9 3900X CPU的加速时钟(Boost clock)频率为4.6千兆赫,基本时钟频率为3.8 GHz,含70兆字节的缓存,售价仅为499美元,远低于竞争对手英特尔12核i9-9920X的1,189美元。
“基本时钟”指芯片运行的绝对最小频率,而“加速时钟”则是芯片在合适的温度下 “加速”运行时的最大频率。
AMD公司还表示,AMD的新芯片不仅在价格上击败了英特尔,而且在性能方面也击败了英特尔。AMD声称新芯片在Cinebench R20基准测试里单线程任务性能比英特尔的芯片好14%,而在多线程工作负载性能好6%。
AMD首席执行官Lisa Su在周日晚上的主题演讲中表示,“要成为技术领导者就必须下大注。”
Ryzen 9 3900X的热能设计额定功率(TDP)为105瓦,而英特尔酷睿i9-9920X的TDP则为165瓦。换句话说,Ryzen 9 3900X要比英特尔同类芯片的运行温度低得多。
此外,AMD还推出了功能较弱的八核Ryzen 7 3700X,Ryzen 7 3700X的加速时钟频率为4.4 GHz,基准时钟频率为3.6 GHz。Ryzen 7 3700X产生的热量仅65瓦。相比之下,英特尔的i7-9700K八核芯片的功耗则为95瓦。
性能的增强得益于Ryzen芯片中央处理器的卓越效率,与上一代基于AMD Zen 1架构的芯片比,Ryzen每个时钟指令的效率增加了15%。Su在她的主题演讲中表示,Ryzen 7 3700X在单线程任务中的性能比英特尔的Core i7-9700K好 1%,多线程任务性能则好28%。Ryzen 7 3700X也比英特尔芯片便宜些,售价仅为329美元,而英特尔同类产品的价格则为385美元。
此外,AMD还提供一款稍好一点的芯片,界于Ryzen 9 3900X和Ryzen 7 3700X之间,名为Ryzen 7 3800X。Ryzen 7 3800X的TDP升至105瓦,但加速时钟亦被推高至4.5 GHz,基准时钟升至3.9 GHz。
Constellation Research Inc.分析师Holger Mueller表示,“AMD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参与者,不仅仅限于传统台面机方面。AMD推动了七纳米技术小型化的竞赛,显示了AMD作为供应商可能将获利于自己的技术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数据中心计算机方面。
他补充表示,“AMD有可能以极具吸引力的单位价格进入这些新市场。让我们对AMD在未来几个季度的扩张情况拭目以待。”
Su特别热衷地谈到Ryzen 7 3800X的游戏性能,她指出Ryzen 7 3800X将“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等游戏的帧率提高了34%。而Ryzen 7 3800X也将诸如“守望者”等其他游戏的帧率提供了21%及将“Dota 2”的帧率提高了15%。
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总裁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表示,“新的Ryzen台式机每瓦性价比看起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我期待在E3里能够看到更多的性能数据和最终评测基准。”
AMD还宣布了(但未讨论)其他两款新的Ryzen芯片,包括六核、12线程Ryzen 5 3600X和六核、12线程Ryzen 5 3600。
AMD表示,全部五款新处理器将于7月7日上市开卖。
AMD除了展示新芯片还展示了新的Navi显卡Radeon RX 5000系列,其中的RX 5700是该系列里最强大的Navi显卡。 Navi图形芯片的目标是与Nvidia公司的GeForce RTX 2070竞争。在一项基准测试中,AMD的Navi不仅击败了Nvidia的产品,而且一致帧速率达到每秒100帧。
AMD Navi显卡采用的也是7纳米工艺,AMD Navi显卡将用于索尼的下一代PlayStation 5控制台。 AMD表示,7纳米架构意味着Navi系列可提供更快的时钟速度,而且不会增加功耗。这些显卡将于7月上市。
(所有图片由AMD提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如何使用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作为倾听者,帮助用户表达内心想法。许多主流AI如ChatGPT、Claude等被设计成用户的"最佳伙伴",或试图提供心理健康建议,但有时用户只想要一个尊重的倾听者。文章提供了有效的提示词技巧,指导AI保持中性、尊重的态度,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非给出建议或判断。同时提醒用户注意隐私保护和AI的局限性。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人工通用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外星智能形态。传统AI基于人类智能模式构建,但AGI和ASI一旦存在,可能会选择创造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型智能。这种外星人工智能既可能带来突破性进展,如找到癌症治愈方法,也可能存在未知风险。目前尚不确定这种新智能形态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以及我们是否应该追求这一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突破。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