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今天公布财报结果显示,第一季度净收入超出此前预期,但季度收入下滑幅度大于预期令投资者感到失望,导致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3%。
IBM将这归咎于亚太地区的决策延迟,从而不再重点谈及增长,而是转向关注盈利指标。此外,IBM在全年指引方面保持着每股13.90美元的水平。
IBM首席财务官James Kavanaugh表示,IBM这个季度表现“强劲”,但他也承认存在一些失误。
“该季度我们有很好的通路,而且根据客户的采购决策我们没有执行。不过我们有一个不错的开端,让我们有信心保持预期指引的水平。”IBM对Red Hat的收购有望在第二季度完成,但这部分并不包括在全年指引中。
该季度,IBM调整后季度收益为每股2.25美元,略高于此前预期的2.22美元。收入同比减少5%至181.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84.7亿美元。
IBM几乎每个主要的业务板块都在下滑或者几乎没有增长,包括认知解决方案(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全球商业服务(增长4%)、全球技术服务(下滑3%)和系统业务(下滑9%),唯一的例外是云平台业务,虽然IBM拒绝提供这部分业务的季度数据,但透露称,云业务现在年收入规模约为195亿美元,在过去12个月中增长了10%。
尽管这一增幅仍然落后于一些最大型的公有云厂商,但195亿美元的数字“与Ginni Rometty担任IBM首席执行官时云业务在IBM所有收入中所占的4%的份额相比,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Pund-I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harles King这样表示。
IBM很久以前就不再试图在公有云市场中取胜,而是把精力集中在混合云、多云以及大约80%尚未转向云的企业工作负载。King表示:“IBM拥有比许多竞争对手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度的多云产品。”
Z系列大型机产品线收入下滑38%显然给IBM的系统收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该系列产品已经接近两年的产品周期。这部分下滑一定程度上被IBM Power系统产品线连续第六个季度的增长抵消了,但IBM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更多细节。
IBM在经历了两年多连续几个季度下滑之后连续三个季度收入增长,而这次收入再次下滑,不过IBM并没有一味追求延续高增长的神话。Kavanaugh表示:“我们围绕毛利、利润和现金对业务进行管理。”
在这方面,IBM基本上是符合预期的。毛利率增长了1%,其中GBS作为IBM利润率最低的业务,其利润率增长了2.8%,税前营业利润率增长了3.2%。
Kavanaugh说:“这是多年来我们实现的最强劲的毛利率。我们的基础业务模式在关键高价值领域增长方面发挥着作用,无论是云、安全、数字还是数据/人工智能,而且我们还有强大的运营杠杆。”
IBM此前一直低估了低利润和原始设备制造商业务,而更青睐于那些更有利可图的业务。 Kavanaugh表示,IBM将加大对服务业务的投入,特别是GTS,这部分涉及90%的企业合同。
尽管季度数据不尽如人意,但IBM表示其服务通路是不错的。“IBM尚未完成交付的服务达到1120亿美元,其中超过30%是云计算相关的,对未来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
与此前公布的收益报告相比,IBM显然没有将所谓“战略紧迫性”业务或者预计将重塑IBM的高增长业务纳入财报中。Kavanaugh说,分拆出这些数据没有什么必要,因为这已经占到了IBM 2018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我们从投资者那里得到的反馈是,战略紧迫性业务的衡量标准得到了认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