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期盼看到基于Arm的“Post-K”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问世的人是幸运的——富士通宣布已经完成设计,并将于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期间开始销售该系统的商业版本。
价值9.1亿美元的Post-K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上市,届时将成为日本最强大的计算机,有望与全球前三强、以及来自美国、中国和欧洲的首批百亿亿级超级计算机展开竞争。
这些系统至少能够实现1 exaFLOPS(即每秒一百亿亿次浮点计算)或者1000 petaFLOPS。相比之下,作为当前最强的计算机,IBM Summit的峰值性能约为200 petaFLOPS。
Post-K项目是富士通和政府资助的Riken研究所之间合作的成果,围绕这台计算机的研究工作从2014年就启动了。
该系统基于ARMv8-A架构和富士通的48核A64FX处理器,这有利也有弊:Post-K最初计划是从2020年开始运营的,但由于CPU设计问题而被推迟。
该系统还采用了高速HBM2内存和已经在K超级计算机中采用的Tofu Interconnect技术。
经过多年的原型设计,富士通终于与Riken签订合同,将制造、运输和安装所有必要的硬件。因为已经完成设计,所以富士通可以将该技术商业化,并集成到自己的超级计算机中,也就是PRIMEHPC FX100系列的后续产品。
除了这个新旗舰系统之外,富士通还在考虑推出一个成本更低的入门级型号,并表示这个型号可能会由第三方制造。
Arm公司高性能计算高级总监Brent Gorda表示:“Arm与富士通和Riken的成功合作,突显了我们对高性能计算生态系统的承诺。这个里程碑标志着Post-K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很高兴看到基于Arm的富士通技术在支持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扩大部署的潜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与xAI达成合作,OCI将为企业客户托管xAI的Grok模型。此次合作使Grok 3等模型可供以数据为中心的客户群进行训练和推理,支持Nvidia和AMD加速器。OCI采用独特的AI策略,专注于企业数据需求,保持模型和工具的不可知论立场,让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专注于提供工具,而OCI确保体验的无摩擦、高性能和安全性。
华为诺亚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院校推出开源机器人编程框架Ark,通过Python优先设计和模块化架构,实现仿真与现实环境的无缝切换。该框架大幅降低机器人编程门槛,支持现代AI技术集成,为机器人学习研究提供统一平台,有望加速机器人技术普及。
量子计算何时能商用化仍是行业关注焦点。专家指出,除了逻辑量子比特和错误纠正技术,量子计算系统还面临诸多挑战:激光器缺乏相干性、稀释制冷机难以适应数据中心环境、系统可扩展性不足等硬件问题。此外,量子计算机需要达到99.999%的运行时间要求,编程易用性和与传统高性能计算的混合架构复杂性也有待解决。
网易有道研究团队开发了Confucius3-Math,这是一个专门针对中国K-12数学教育的14B参数AI模型。该模型在多项数学推理测试中表现出色,超越了许多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训练成本仅需2.6万美元,推理速度比DeepSeek-R1快15倍,能在消费级GPU上高效运行,旨在通过降低AI教育成本来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