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青云QingCloud宣布,正式开放运营北京3区-D可用区,标志着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服务能力的再次升级。此次开放运营的北京3区-D采用QingCloud成熟稳定的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架构,能够通过专线接入QingCloud运营的智能广域网,与北京3区-B、北京3区-C高速互联互通,助力用户轻松构建同城多活/灾备业务架构,满足企业用户部署跨可用区多节点集群应用的需求。
北京3区-D是青云QingCloud第14个自营公有云可用区,也是北京3区(PEK3 Region)的第三个可用区。自2018年初,青云QingCloud开始对公有云可用区进行区域(Region)架构的升级。截至目前,北京3区与广东2区已经升级为区域(Region)架构。北京3区-D的开放运营将增强北京3区(PEK3 Region)多活架构的可靠性与高可用性,轻松实现系统架构的多可用区部署。
北京3区-D构建于符合国家A级标准设计建造的高等级数据中心,整体可用性达99.99%,配备双路市电、N+1模式柴油发电、制冷机组及冷却系统,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最有力的硬件保障。结合青云QingCloud独有的P2P机器人运维系统,能够从软件层面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故障无害。在网络层面,采用全国多线动态BGP出口网络架构,满足不同运营商接入,与全国主力运营商一跳直连,随时获得最优的网络连接质量。
通过开启多可用区部署的网络服务,北京3区(PEK3 Region)可以支持企业用户部署跨可用区多节点集群应用,如ZooKeeper、Cassandra等需要通过至少三个节点来满足应用集群高可用性需求的应用。通过北京3区(PEK3 Region)可将应用集群在三个可用区进行主从部署,轻松实现不同可用区间的高速网络互通,并自动实现网络负载均衡集群的跨可用区高可用部署,从而为业务系统实现跨区部署及负载的跨区迁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保障。
同时,青云QingCloud提供的部分PaaS应用,如RadonDB、MySQL Plus、MongoDB等,能够直接支持多可用区部署,应用集群内通过区域(Region)架构自动在三个可用区间构建高速互通网络链路,保障单可用区在出现灾难时整体服务能力的连续性及数据的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应用的可用性。
青云QingCloud运营副总裁林源表示,北京3区-D的开放运营是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北京3区(PEK3 Region)的升级,不仅满足了企业用户部署跨可用区多节点集群应用的需求,也提升了QingCloud PaaS集群应用的可用性,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应用多活架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