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业级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与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航”)达成合作,为川航搭建私有云平台。借助该平台,川航已经全面实现了IT实力的整体提升。川航将生产系统部署在云平台之上,实现技术推动业务发展,在提高业务灵活度的同时,提升了整体客户服务能力。
川航成立于2002年8月,她的航徽是一只海燕,象征着川航志存高远的进取心和先驱者形象。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业务和服务上,更体现在了川航的IT发展历史上。
2007年,川航在国内虚拟化刚刚兴起之时便采购了相关的设备,进行虚拟化的尝试。在经过了几年的使用和运营后,川航开始接触云计算。2015年,川航进行了云计算第一期的建设工作,采用开源的技术方案搭建了私有云平台。次年部署通过验收后,在项目支撑、设备统筹、资金利用、节能减排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职责。但很快,纯开源架构的云平台对于研发人员的需求激增,而川航又面临着业务迅速迭代的需求。一个更加易于管理、运维,能给业务带来支撑的同时又能引领业务发展的云平台需求呼之欲出。
青云QingCloud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走近了川航,并且凭借着出众的性能和高效的部署能力,获得了川航的认可,从众多候选服务商中脱颖而出。2017年,QingCloud开始为川航搭建私有云平台,满足了川航对于管理功能的需求,例如长期数据统计、资源审批、自助资源分配等。部署效率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从虚拟化阶段的1个月部署完毕到开源架构的2-3个工作日,QingCloud分钟级的部署效率,让川航极大缩减了项目上线的时间,甚至简化了项目阶段,实现了飞跃式的变革。QingCloud提供的IaaS资源、封装好的PaaS和SaaS层的服务能力,与川航“十三五”期间的规划与部署完美契合。此外,QingCloud提供的多样化存储,能够解决川航在云平台存储上面临的各类问题。
目前,川航与机务相关的十多个系统已经运行在了青云QingCloud云平台上。未来,川航会将已有的系统,诸如签派系统、质量管理、内部管理等迁移到QingCloud云平台上。预计在“十三五”规划末期,实现80%系统的云化,在“十四五”规划末期,实现系统全面覆盖及云化。2020年左右,川航希望在云平台架构上,实现IaaS、PaaS、SaaS全面打通,并依据自身实力的发展,对外输出IT能力,为行业提供优质的IT资源及整体的行业云方案。
川航信息化负责人表示:“青云QingCloud为我们带来部署实施效率的提升,资源配置灵活度和自由度的改变,包括架构层面、安全性能和业务规划能力的提升,都为川航整体IT发展带来了极大改变。川航作为国内一家特色航空公司,虽不是IT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但川航在追求 IT 极致发展的道路上从来都是有着进取心的。未来,希望川航能够与QingCloud在更多层面的上实现合作和共同发展。”
除川航外,青云QingCloud在航空业还服务于国航、昆明航空等用户,QingCloud云平台、对象存储、大数据分析和AppCenter正在为航空业的业务转型和智慧化发展提供者坚实的技术保障和网络支持。未来,QingCloud将会在航空业不断深化发展,推动行业变革,为航空旅客的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