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IDC《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跟踪研究报告,2017H2》(以下简称“超融合报告”)中,企业级云服务商青云QingCloud成功入围,并在2017年第四季度位列中国超融合市场占有率第四位。此次成功入围权威分析机构的超融合报告,是市场对QingCloud超融合系统——青立方的广泛认可。青立方超融合系统具备自主创新的全栈云计算能力,拥有经过大规模公有云生产环境验证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能够实现统一架构交付公、私、混、托等多种云计算服务模式,以及IaaS、PaaS与企业应用管理平台等完整云计算服务体系,实现全模覆盖、全域互联、开放生态,迅速成为中国超融合市场的引领者。
《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及超融合市场跟踪研究报告》是全球权威的咨询与服务机构IDC针对中国超融合及软件定义存储市场的跟踪研究,通过对超融合及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动态的持续追踪,提供市场容量及份额评估,并发布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洞察。此项研究覆盖了中国市场的主要超融合厂商,是针对中国超融合市场极具权威性的分析报告。
2015年7月,青云QingCloud发布青立方超融合系统,宣布开启超融合3.0时代。经过近3年的发展,青立方超融合系统已经成为拥有QingCloud云平台全部能力,并且成为能够伴随、促进企业用户不断成长、创新和变革的中坚力量。
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是QingCloud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基础支撑单位,有着最全面的产品能力和场景适用性。作为企业级云计算服务商,青云QingCloud运营近五年,服务于85,000家企业用户,其背后的青立方超融合系统经历了大规模公有云生产环境的长期验证,具有极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除公有云用户在青立方超融合系统上构建业务应用外,重要行业客户将核心生产部署在青立方超融合系统上,用于支撑其关键业务。截至目前,已经有数万台青立方超融合系统服务于QingCloud众多行业用户。
青立方超融合系统集成了青云QingCloud的全栈云能力,能够满足企业各类业务场景下数字化转型的需求。首先,青立方超融合系统能够实现公、私、混、托场景下统一的使用体验和运维管理。其次,基于QingCloud全模云能力,青立方超融合系统能够支撑企业“敏态”、“稳态”和“混合态”业务,具备同时承载分布式互联网创新业务与企业集中式关键业务的能力。再次,通过SD-WAN技术,能够实现一跳接入、全域互联,支持行业云、云网一体等多种业务场景。第四,青立方超融合系统能够提供从 IaaS 基础设施,到 PaaS 及企业应用管理平台的完整云计算服务体系。此外,青立方超融合系统软硬一体化的交付模式,实现软件、硬件深度调优,能够大幅提升性能和可靠性,优化存储空间和计算密度,最大程度节省成本,真正做到开箱即用,一步上云。
更为重要的是,青云QingCloud作为自主可控的云服务商,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了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构建起完整的IaaS层组件、编排层服务和应用管理及运营平台架构。自商用以来,在复杂、庞大的公有云运营实践中不
断优化和升级软件定义基础设施架构,并实现全栈云平台服务能力的高度产品化,也在大量的私有云项目中得到验证与客户的认可。
不仅如此,青云QingCloud对外开放全功能API接口,能够兼容不同厂商的硬件。目前与青立方超融合系统合作的硬件厂商,如戴尔、浪潮等,都是全球领先的服务器提供商,保障了系统交付与售后服务质量。QingCloud还凭借AppCenter的能力,以开放的姿态联合4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站式应用开发与交付的云生态。此前,QingCloud云计算超融合架构还凭借卓越的技术理念、安全稳定的技术架构和优质的服务能力,通过了可信云严格的认证体系。
在私有云领域,青立方超融合系统除了服务于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川财证券、山西农信、嘉兴银行、中邮证券、国融证券等金融用户外,还服务于广东省公路局、中石油川庆、中脉科技、文山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量化派、环球网、埃塞俄比亚大学、西藏宏绩集团、东北新闻网、南京多伦等多个行业的优质客户。
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表示,作为首家进入超融合Top排名的原生云计算服务商,青云QingCloud专注于企业级市场,致力于前瞻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QingCloud率先将由大规模公有云生产环境验证的云计算技术输出到企业用户,帮助企业提升私有云的构建和应用能力,推动基于云的业务模式的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
IBM第四季度业绩亮眼,利润超预期,2025年展望乐观。收入增长2%至175.6亿美元,每股收益3.92美元超分析师预期。Red Hat和AI业务表现出色,软件业务增长强劲。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增长超5%,自由现金流增至130亿美元。市场对IBM战略转型和盈利能力改善反应积极,盘后股价大涨近9%。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 Linux 内核网络栈的微小调整,可显著提升数据中心效率。这项改进引入了自适应轮询机制,在高流量时提高吞吐量,低流量时节省能源。该补丁已纳入 Linux 6.13 内核,有望为数据中心带来可观的性能提升和能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