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2月02日 新闻消息: OneSphere致力于实现多云环境向统一平台控制的转变,从而解决目前多云环境的缺陷。
借助OneSphere,HPE试图将多孤岛、内部部署、混合与公共云的缺陷铺陈开来,并通过一套平台将其统一“修复”。
此前,HPE方面宣称将为用作传统化、虚拟化与容器化工作负载的构建、部署、转移与管理提供一套覆盖了内部/私有云与公共云的控制平台。
如今,OneSphere以SaaS即付即用的服务形式出现,旨在将客户的IT资产呈现为单独的虚拟化资源池,并借此实现其对DevOps、IT会计以及业界人员的技术支持。
OneSphere根生于HPE公司的OneView——一套整合了管理与自动化设施的平台,可用于本地服务器、存储与网络,而HPE方面则将这套平台进一步拓展以完成混合IT领域的整体覆盖——包括公共云与私有云。
HPE公司OneSphere概念解析
OneSphere于现代架构的基础上建立而成,采用了基于容器的服务与运行于云中的Kubernetes编排机制。
OneSphere由API驱动且能够集成到客户的环境中,而在此之中的工作负载可在内部与公有云环境之间的实现移动。
理论上,OneSphere的覆盖面越广越深,效果就越好。尽管实施细节方面可能存在少许不足,但相较其优势而言,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
OneSphere首先将于AWS平台上推出,但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之后奖Azure与谷歌云计算平台也逐步引入,并且后续在内部部署这片根据地上,OneSphere将增加其对Open Stack、Azure Stack以及其他堆栈的支持。
而用户想要将公共云添加至OneSphere,只需提供其账户凭证与成本数据,尔后开发人员即可在几分钟内使用其所添加的公有云,并根据资源使用量进行计费。
OneSphere的演示版本配备了一套SimpliVity系统——犹如VM农场——且显示其已与OneSphere完成对接。该配套系统将自动发现已存在的VM部署、模板与网络,并通过其自助服务门户完成消费。
此外,OneSphere还支持HPE方面的可组合基础设施产品——Synergy,据悉这套可组合基础设施产品拥有一套完全自动化的私有云平台部署。管理员指定硬件的地理位置,并在本地部署虚拟网关以实现本地可组合基础设施与SaaS平台之间的连接。
裸机服务器可在运行有VMware的私有云中完成整合,因此可在私有云中作为独立区域进行自助服务消费。
OneSphere具有内置的,基于角色的协作Project工作空间,此类工作空间专为三类用户设计:IT运营、企业用户与IT“消费者”。
这里的IT“消费者”即是指开发人员、数据科学家与研究人员。OneSphere管理员可以为消费者用户团队提供他们自己的多租户,自助服务门户。
HPE企业架构师Bryan Jacquot表示:“通过使用OneSphere目录,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的方式提供一套多主机其高可用的Kubernetes集群,从而在任何区域——无论是处于本地还是公共云中——运行各种规模大小的容器。”
而由于使用OneSphere而增加的私有与公有云成本可由云服务供应商、项目以及定制标签分摊,因此整体业务将更加易于管理。
此外,PointNext的咨询与消费服务套件为OneSphere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包括Flex Capacity服务,该服务可将本地IT转换为类云且能够按使用计费的消费模式。
HPE软件定义与云计算团队的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Ric Lewi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许多消费者月底可能会对其云账单上的具体数额感到惊讶。
“我们通过向消费者公开利用度与收费之间的关系从而致力于实现消费流程透明化。”
此项服务将于1月在英国、美国与爱尔兰正式推出。不过,正如昨天HPE宣布的那样,现在仍无法确定其定价。对此,Lewis表示目前参与测试的客户具体包括Dreamwork Animation、Hudson Alpha与Opteo Data。
Lewis补充称,目前市场上可替代OneSphere的产品主要包括由企业自己构建的DIY私有云,而为达到与OneSphere相似的效果,企业需要将各自的私有云实现“联合”,这不仅需要花费数月且维护费用十分昂贵。然而,其他科技公司的竞争产品“要么是选择将本地与云分开处理,要么就是完全不在内部实施管理功能。”
有趣的是,对于HPE公司而言,内部客户的规模需要足够大才能够支撑得起OneSphere的运转。这即显示该公司正在与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讨论合作意向——因此,尽管HPE方面不会界定最低的客户规模标准,但这也可能会导致其直接拒绝小规模企业客户。
现代IT面临着多云、容器化、虚拟化且预算混乱的危险处境,而HPE则将OneSphere定位为可通过一套平台将以上所有问题统一控制的方式。
HPE方面试图为CIO人员提供混合云控制,为开发人员提供管理与灵活的设施,并实现从资本投入控制到LOB整体打包。
目前已有VMware、RightScale、BMC、CloudCheckr与Navisite提供多云管理方案。那么,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区别呢?
VMware表示,其“跨云架构提供了一种简易方法,可在通用操作环境中的跨云与设备之间实现运行、管理、连接并保护应用程序。”
具有NSX网络功能的vRealize Suite可用于管理多套私有云与公有云。用户可在多个云上构建、运行应用程序并实现迁移。此外,vRealize Suite还能够以安全的方式实现云之间的连接并跨网管理所有的工作负载。
VMware方面表示vRealize Suite“即将能够让IT团队通过使用一套基于SaaS的管理与网络产品——VMware Cross-Cloud Service——从而实现其对任何云与应用程序或工作负载的管理。”
由于VMware公司拒绝在Azure上提供其技术支持,故而该公司的公共云覆盖范围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AWS与IBM Cloud。
然而,vRealize Suite没有配备更为完善的功能——这一点不同于OneSphere项目,或分别针对CIO、开发人员以及业务级别用户的不同设施,抑或是使用计费方法。
RightScale云投资组合管理(CPM)将不会深入整合至OneSphere 宣称可支持的SimpliVity与Synergy中,但其拥有更为广泛的公共云覆盖范围并包含了vSphere。并且,RightScale 应该可以访问配有vSphere 插件的SimpliVity系统。
CPM配有自助服务,云管理与云分析功能。并且与OneSphere 的目标群体类似,CPM的自助服务同样可用于三类人群:开发人员、应用程序团队与业务用户。
此外,CPM还有一些服务器模板或蓝图,可用于应用程序在不同云之间的迁移,而具体实现方式则是通过该模板配置与源服务器相同的目标服务器并使用脚本完成应用程序的安装与软件组件的配置。
CPM支持基于角色的访问,并遵循合规性规则。另外,CPM还能够导出使用情况与成本报告。
RightScale不具备OneSphere的Projects功能,也没有付费功能。
BMC拥有一套针对多云管理的综合性产品组合。例如提供了多云环境可见性的BMC Discovery for Multi-Cloud;降低云成本的TrueSight云成本控制;针对容量的True Sight容量优化以及可在不同云中协调工作负载的Control-M等。
实际上,相较于OneSphere而言,BMC的确针对不对方面提供了不同的产品,但其没有独立统一的平台,没有对等的项目,只有针对工作负载迁移的咨询服务。同时,没有关注三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也没有付费选项。
最后,CloudCheckr与Navisite拥有多云管理产品,且相较于混合云而言,其产品更专注于公共云并针对多云操作的不同方面提供了独立的产品。不过CloudCheckr与Navisite所提供的产品与RightScale的CPM与OneSphere并不属于同一类别,故而无法进行直接比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高通宣布收购越南 AI 研究公司 VinAI 的生成式 AI 部门,金额未披露。这标志着高通持续扩张 AI 工具领域。Vin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科学家 Hung Bui 创立,开发多种生成式 AI 技术。此次收购将增强高通在 AI 解决方案方面的能力,有望为多个行业和消费者带来创新。
GameForge AI 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游戏开发平台,可帮助用户轻松创建自己的游戏世界。本文介绍了 GameForge AI 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创建角色、场景和任务等。虽然 AI 生成速度较慢,但平台对游戏设计师、桌游爱好者和学生等用户都很有吸引力。与其他 AI 创作工具相比,GameForge AI 更注重构建复杂的叙事驱动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