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05月03日 新闻消息: 如何打造更好的计算动力引擎,赋能智慧计算突破互联网的界限,与传统行业更深结合创新创造更大价值?这不单单是浪潮面对的课题,也是IPF2017现场2000多家ISV、SV、合作伙伴和行业客户,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实现的愿景。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给出的答案是,未来浪潮将继续围绕"计算+",坚持开放、融合两大理念,重点发展智慧计算三大支柱业务--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建立和强化计算生态。浪潮所定义的智慧计算框架是"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以大数据为认知方法,以深度学习为优化工具",简称CBD(Cloud Computing + Big Data + Deep Learning)。
开放才有生态,融合即是未来
彭震认为,"在未来智慧计算中必须开放自己,只有开放自己才会让业界不断地用你,才能让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开发各种各样真正的价值应用。"
浪潮提出的开放包含了软件开源和架构开放,一方面浪潮以黄金会员身份加入OpenStack开源云计算项目,在Sahara组件贡献排名第2并发布了基于OpenStack架构的新一代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云海OS5.0;另一方面浪潮先后加入全球三大开放计算标准组织,成为ODCC供应商会员、OCP铂金会员和OPEN19首批成员,同时将致力于提供更完善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和标准API,更好的支持上层应用开发与接入。
如果说开放是为了构建更好的生态,那么融合则体现出浪潮对未来走向的预判,应对更大计算挑战的必由之路。在浪潮看来,融合将分为模块融合、平台融合、跨技术融合和跨产业融合四层,分别指向计算、存储、网络的融合,软硬件平台的融合,IT和CT技术的融合以及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的产业融合。
IDC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融合市场复合增长率超过60%,为此,浪潮将强调全栈能力的构建,以创新引领发展:一方面加快计算平台创新,为智慧计算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开发各类平台工具和算法工具,促进应用繁荣与技术融合,最终通过技术共享、应用创新和模式变革来实现互联网乃至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聚焦智慧计算三大支柱业务
彭震表示,在开放融合的理念下,浪潮将持续以"计算+"战略为核心,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与深度学习三大业务,推动智慧计算发展。
作为智慧计算的基础平台,浪潮在云计算业务上将充分发挥计算、存储和网络硬件层和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软件层的全布局优势,向客户交付完整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目前,浪潮拥有业界最完善的服务器产品布局,可提供3大类10款成熟稳定、高性能、极限设计的通用服务器;3大类11款针对特定应用量身定制的应用优化服务器;3大类3款实现软硬件资源解耦与池化的融合架构服务器以及面向关键计算场景的2大类关键主机系列。其中融合架构的SR和IR整机柜服务器分别指向采购需求最旺盛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以及企业私有云市场,目前浪潮SR系列整机柜累计出货量超过15万节点,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另外,面向运营商市场,由浪潮、中国电信与英特尔基于IR整机柜服务器开发的运营级NFV一体化解决方案在MWC2017大会亮相,浪潮NFV方案实现了将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从基于专有架构的传统电信设备转向基于开放、通用的IT平台,同时在部署复杂度、承载能力、灵活性、可靠性以及高可用性等方面实现了良好表现。
而在存储方面,浪潮同样有完善的产品布局,拥有面向关键业务的智能存储、面向交易密集高并发业务的全固态存储和面向海量数据的软件定义存储,其中新一代智能存储G2实现了统一硬件平台和统一软件架构,实现了数据在高中低端存储间的双向兼容。网络方面,浪潮思科将彻底补全浪潮以往在这一领域的短板,未来将主要提供高品质企业网络整体产品,强调本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并致力于提供开源附加应用功能。
在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上,浪潮以OpenStack为核心,构建云计算时代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在IPF2017上,浪潮最新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云数据中心和云原生应用的云操作系统--云海OS 5.0。该产品以"FAST"为设计理念,从Functionality(功能性)、Availability(可用性)、Security(安全性)、Toolchain(工具化)等方面对OpenStack进行了全面的增强,是一款成熟、完善、易用的OpenStack产品。
在大数据业务上,浪潮同样重视软硬件产品的融合,更加强调整体方案能力。在硬件产品上,SDA50000、SDA70000和SDA70000HD三款大数据一体机分别内置了MPP分布式数据库和Hadoop框架,开箱即用,能够让用户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维更加简单。而在软件产品上,浪潮提供云海IOP和云海Insight两款平台产品,其中IOP面向专业性较强的用户,从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到应用创新逐步完成从云化大数据系统的实施和创新,而云海Insight面向私有云环境下的大数据用户,浪潮与合作伙伴共同为用户提供整体方案以及技术支持,帮助用户从数据整合开始,建成统一大数据平台,然后完成各个业务系统的整合,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实现。
深度学习业务将是浪潮在2017财年最重要的营收增长引擎,在这一业务领域,浪潮更重视"平台"的供给。为此,浪潮将着力打造多样化的硬件平台、管理调度与分析平台和深度学习框架的"平台组合",实现前端承接多源数据、后端支撑智能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普惠。目前,浪潮可提供2U2 卡、2U4卡、4U4卡和2U8卡等多种异构加速服务器,并在大会上与百度共同发布了面向更大规模数据集和深层神经网络的超大规模AI计算平台SR-AI 整机柜服务器。而在软件层面,浪潮发布的AI Station深度学习管理系统将与T-Eye训练调优工具和深度学习并行计算框架Caffe-MPI一起,共同构建融工具、管理与框架于一体的强大AI平台。
彭震认为,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机会更多在行业,包括智能交通、精准治疗、智能分析等等,只有真正将智慧计算接入到行业中,才能更好的改变人的生活。
共筑智慧计算生态
彭震认为,在开放、融合大势所趋的驱动下,技术的广度分布将不再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因此生态将是每个厂商继续前进的根基。新财年,浪潮仍将坚持生态2.0不变,推动智慧计算生态的构建,赋能合作伙伴,而基础设施与平台提供商将是浪潮在整个生态体系中的边界所在,浪潮将坚守平台定位,携手行业应用伙伴协同创新,完成"平台+应用"整合,更好的推动智慧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2017年,浪潮将继续提高支持力度,让伙伴普遍具备云计算、大数据产品技术能力,争取到2020年出现一批方案转型,具备服务器、存储、网络的全栈业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同时,与ISV深度合作,形成"紧耦合"关系,针对具体应用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并联合推广。行业深化,浪潮各产品线销售全力支持ISV,提供从产品、技术以及解决方案,共同攻坚客户。
在大会上,浪潮宣布成立"智慧计算CEO俱乐部",以加强生态伙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成为产业各领域企业高层的交流分享平台,协同各个领域厂商在智慧计算方面的创新与协作,推动智慧计算在各行业的落地。
同时,浪潮还公布了"Incloud Lab建设计划"和开放AI创新实验室,前者将作为浪潮与合作伙伴面向IT生态链的融入和新技术解决方案的联合孵化、验证行业云解决方案的落地平台,成为业界领先、面向智慧计算的IT兼容性验证平台和新技术创新平台。3年内,浪潮将投入该计划2亿美元,计划在2017年与7家合作伙伴开展涵盖5大行业、28个场景的联合方案开发;后者将由浪潮提供AI计算平台和软件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基于行业的AI应用、行业数据开发等。
除此之外,浪潮在大会上和美亚柏科、北京和利时、中地数码、北京易华录、星瑞格软件等5家软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与这些伙伴在轨道交通、公共安全、交通、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一起开发联合方案、深度开拓市场。
对于未来的发展,彭震进一步强调浪潮的目标:在2020年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